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黄少杰 《教师》2021,(12):103-104
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把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建设的着眼点.学校要紧紧围绕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开展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化整体建设,并更好地注重核心素养课程化建设的整体性、学科性、导师性,促进学校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生根,完成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基于此,文章对如何推进中小学核心素养课程化构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建立融合课程的一个渠道是创建融合性校本特色课程。兴文县香山民族中学展开学校文化主题统领的特色课程建构,即在“融生”文化主题统领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融合创生了书院课程、民族课程、劳美课程、研学课程等四大融合性特色课程。每类特色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书院课程指向书院文化培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民族课程重在以民族文化铸造精神之魂;劳美课程重在融合启智;研学课程重在知行合一润泽心灵。这些课程既有多种资源的融合,也有五育元素与价值的融合生长。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生长"过程,是学校特色发展和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明晰特色课程建设意义和基本原则,规范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对特色课程建设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上位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及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渐进策略、系统策略、传承策略和创新策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伴随综合实践基地的建成与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其课程建设的重要取向。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基地特色课程建设,在采用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实施三级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还应准确把握特色课程建设的内涵,充分认识特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开启特色课程建设之旅。综合实践基地特色课程建设的路径是:评估和发掘可用资源,加强教师学习和革新课程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7.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探索实施了融合核心素养理念、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课程,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指明了新方向。近年来,海安县海安镇孙庄小学盘活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革命资源,以红色文化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发接力革命传统的文化课程、传承革命精神的活动课程,同时积极探索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评价改革,有效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特色化表达。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对小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开发了以衡水内画非遗特色的地方课程,现从非遗特色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实施效果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对小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开发了以衡水内画非遗特色的地方课程,现从非遗特色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实施效果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根据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附海初中核心文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点三层四维"金字塔型的课程结构,以学校核心文化的三个价值目标"感恩""包容""进取"为三个纬度,把学校课程梳理为感恩课程、包容课程、进取课程三个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升他们的人文底蕴,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和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教学,努力探索自本课堂教学策略,着力探索具有附中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的课堂教学呈现了较全面的多学科尝试、专业化的教师合作、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等诸多特色,为未来加强并提升师生对跨学科实践的理解和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顶层设计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形成集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开发模式;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课程群,促进课程向深度学习转变,将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生涯规划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构建课程资源建设体系,形成课程实施、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出的育人理念与方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阐述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要素进行梳理,构建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维度体系。从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课程育人价值挖掘、主题学习方案实施视角,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必须从继承和发扬当地优秀文化开始。赣南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深入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建了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联动式课程教学体系,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文化育人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部分,课程文化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和主要途径.核心素养理念作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与学校课程观、学校课程设置的建设息息相关,更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核心素养理念之下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应该采取更加高效的对策.文章对四种对策进行介绍,以期实现特色性学校课程文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的《新西兰课程》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与学习领域并列的新维度列入学校课程,强调依托各学习领域发展具体素养和核心素养.自实施以来,新西兰课程变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课程变革本身的复杂性、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教师适应变革所需的时间和对课程实施的信心不足以及缺少更为精细、持续的指导等因素,使课程实施面临极大挑战,国家教育成就结业考试已经成为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016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核心素养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一名健康的幼儿,既是身体健康的幼儿,又是“愉快”“主动”“充满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更贴近幼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特色化办学是当今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山东省临沂沂堂中学突出办学特色,在"行方智圆,守正日新"的核心理念指引下,构建了完整的方正教育体系,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了学校的高品质发展.文章以山东省临沂沂堂中学为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方正教育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科技革命和教育改革背景下,作为延伸课程的上海市黄浦区特色课程面临着向核心素养目标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基础,区域内中小学将特色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在地化教育、项目化学习、问题化学习等创新教育模式进行了充分融合与积极创生,并以KDP三维框架(知识的概念性理解、系统性复杂问题解决方法、真实表现)促进了特色课程从课程创新(学生喜欢的课程)到教学法创新(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再到教育模式创新(在地项目化学习、跨学科问题化学习)的嬗变,最终成功实现了朝向核心素养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特色课程不仅凸显了学校育人特色,也作为“教育创新实验室”,引领学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