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生本、师生、生生对话的层层深入,促进师生、生生理解文本,在对话中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读写结合的策略达到深度高效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共享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拉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构建生生之间的对话平台,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渠道.把握师生之间的对话主题,让语文课在对话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师生、生生互动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虽有对话,但往往是师生对话。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对话外,教师还要精心创设对话交流氛围,适时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生生对话?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蔡晓晴 《教师》2008,(17):53-54
对话是师生、生生互动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虽有对话,但往往是师生对话。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对话外,教师还要精心创设对话交流氛围,适时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生生对话?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间多元化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师可抓住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的精彩生成,合理展开对话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话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强调教学文本的对话性与生成性,这是一个师生本三元主体多重对话交流的过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师生本三主间性的对话机制涵括以下几种文本对话形式:师生与文本主体间性的对话(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和师生与生生主体间性的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对话文本。在对话教学过程中,通过激活师生的期待图式结构、掌握一定的对话策略,可望达到师生本三者的视域融合,最终形成新的对话生成文本,从而扩大原教学文本的内涵,拓展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很大程度依赖于课堂对话。而师生和生生之间在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得以尽情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拉近学生之间的思维程度,使所有学生在同一思维平台上进行沟通,从而达到认识上的共享和共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为目的,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其中的“对话”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自我对话、师生与环境对话、师生与社会对话,它们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师生间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使师生形成一个真正和谐的“共同体”。因此说“,平等对话”将成为新时期学校班级管理的灵魂。一、平等对话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在班级中,为了将管理落实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交流,必须是心灵的平等对话。1.沟通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对话。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可见,教师信任学生是…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作为新课程理念被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对话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发现,但在很多阅读教学中这种对话不是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前,教师未提对话目的;生生对话环节中,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师生对话中,或教师一路追问,学生被问禁言,或是师生互问,学生问得简单,教师答得随便,远离对话的实  相似文献   

12.
“教学即对话”,教学过程是以师本先期对话为前提,以师生对话为指导,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人机”对话等为主要途径,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的过程,而其中的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相撞与激活、知识的相融与吸收、能力的相提与共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的重要教学对话,在此之中,教师应做哪些指导性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13.
文本是"对话"的核心,生本对话是多重对话的首要方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与文本、编者的阅读对话在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在后;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  相似文献   

14.
李宪勇  李香娥 《文教资料》2008,(27):107-108
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回应,其基本形式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与学衔接互动过程,其中的师生、生生对话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拉近师生、生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还能使得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点,然后针对性点拨,使得学生能够创新思维增进理解,达成语文学科素养培养之目的。本论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话展开研究,提出了"平等对话、技巧对话、家校对话"观点,希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大力倡导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在互动对话中生成发展。这昭示着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昭示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17.
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造就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平等对话是关键,对话文本是基点,生生对话是亮点,师生对话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19.
陈惠芳 《江苏教育》2013,(17):28-3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对话、互动的过程。有效的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可以让数学课堂真正丰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倪敏 《学语文》2012,(5):12-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动下,语文教师更加专注于课堂,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对话、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