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苗 《山东教育》2012,(7):49-50
《科学(三-六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记录)。"由此不难看出,"科学记录"在小学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研究记录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的确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在编写时也十分重视学生在探索科学时,把观察到的内容仔细地记录在本子(科学文件夹)上,可以用文字、表格、图画、符号等多种形式表达,为后续的分析总结规律提供切实有力的依据。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实验记录表是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后的数据等方面记录的记录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也有许多与此相关的内容,如:"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标、模型等)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等。由此可见,实验记录表在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充活动时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画或文字表达;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相似文献   

5.
史秀英 《考试周刊》2012,(40):184-18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多次提到与记录有关的内容,如:"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记录)。"等。在科学课中,实验记录是常见的一种科学探究方法与必要环节,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明确实验记录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及其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实验记录是养成良好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根据当前实验记录存在的普遍问题,从经历观察活动作为切入口,侧重研究培养学生实验记录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记录就是需要将观察的角度、影响因素、条件控制、变化现象、模式及实验唯一性数据等全部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于日后理性地、系统地、规律性地、总结性地各类分析所用。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科学记录的教学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如"4.2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记录)";"5.2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5.5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记录)等。可见科学记录既是孩子们科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进行观察记录、统计记录、测量记录、访谈记录等十多种记录活动,并要求“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记录)”,“能借助一定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等。可见,综合实践记录既是孩子们综合实践学习的内容,也是实践探究的重要方法。综合实践记录始终伴随在孩子们整个实践探究之中。那么,综合实践记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进行呢? 一、现象扫描  相似文献   

9.
"研究记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书面呈现,显示着学生亲历科学过程所留下的印迹。教师对学生"研究记录"的认真解读,不仅是对学生为了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善于教给学生恰当的记录方法,既是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实验是以学生亲身经历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实验一般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 ,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笔者对科学课 3~ 6年级科学实验的具体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 ,并对实验活动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见表 )具体内容标准实验活动建议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区分什么是假设 ,什么是事实。在动手实验之前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之前 ,先让学生假设沉浮与什么有关 ,然后对几种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并作实验记录。杠杆…  相似文献   

11.
探究活动中的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反映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记录,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想轨迹。因此,教师要深入、科学地设计记录单,及时记录、客观真实记录,将记录与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记录,享受记录,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分析《我们在呼吸》一课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认识呼吸,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愉悦,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趣。设计本课时,我力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相似文献   

13.
“科学记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书面呈现,显示着学生亲历科学过程所留下的印迹。教师对学生“记录”的认真解读,不仅是对学生为了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善于教给学生恰当的记录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并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论证-评估矫正"等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2.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媒体工具,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就是我们的生命。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也不强,因而探究的能力也弱,对教师有极大的依赖。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我觉得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6.
活动类型科学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内容测量不同地面的温度,探究绿化对气温的影响。知识链接在科学(自然)课学习了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方法、数学课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后,可开展此活动。活动时间选择夏季或秋季天气晴朗的一天中午(11∶00—15∶30)。设计理念1.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经历科学探究及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3.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科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记录”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书面呈现,显示着学生亲历科学活动过程所留下的印迹。教师对学生“记录”的认真解读,不仅是对学生为了完成探究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善于教给学生恰当的记录方法,既是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析 《我们在呼吸》一课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认识呼吸,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愉悦,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趣。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领悟科学本质等。使得科学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使得科学更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开放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指导学生做好科学记录,既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方面,又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体现。记录中积累,记录中收获,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学生就会在探究成长中产生无限可能。科学记录不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过程记录,也是他们的成长记录。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能够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