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今高校课堂里,学生无法实现主动学习的问题,以"杜威从做中学"和"终身学习"为教育理论基础,基于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简称BYOD)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并付诸教学实践。基于BYOD的教学模武呈现出趣味性、情境性、非正规性的特点,它不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倡导了BYOD所带来的无时空限制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了宏观情境下知识的获取与再造。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适用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本文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的铺垫;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的助推;合作互动——自主学习的关键"三个方面阐述了自主学习,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大有实行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能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BYOD的小学语文学习,学生自带平板进教室,冲破了语文学习时问与空间上的桎梏,让语文学习从"有限"走向了"无限",从"难评"走向了"易测",让语文课堂从"枯燥"变为"灵动",比传统的语文学习更加深远,更加有效,更加灵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40):97-98
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小学数学教学也进行了很多改革,在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十分关注。因此,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任课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以及数学学习过程中。文章主要围绕着"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BYOD(自带式设备)也逐渐走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为例,探索基于BYOD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法"由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提出,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学习研究活动。本文分析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并阐述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重点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和教学系统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模式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新课改理念全面实施以后,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孕育而生——"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微课属于一种在线教学,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小学生精力,从根本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首先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基本特点,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从五个部分探究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设计,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向大家介绍新型的教学方法——"综合与实践",第二部分则主要讲述"综合与实践"教学法对小学数学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和教师提高对于该教学法的重视程度,第三部分主要探究该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基于"综合与实践"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五部分则是结束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概述本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自带设备(BYOD)学习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入口。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系统包含三个方面: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内容和智慧学习活动。这三者相互交融,形成了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系统的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98):103-105
数学小学是基础性学科之一,相对于语文等其他学科,数学更偏向于理性化和抽象化,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逐步地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突出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以学习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增强学习过程的体验感,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此背景,文章将探讨"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并提出"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作为我国当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必须配合各科教师良好的课程体系才能够得以实现,而数学又是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此基础之上,将着重围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打好基础是关键,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道路。数学又是小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刚刚具备认知能力的小学生而言,学好数学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其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数学学习和教学难度大,这就需要有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提出的对话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新型的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研究其对策以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基于"自能学习"的优点和重要性,就教师和课堂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自能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其中,"境"仅是一种条件或一种手段,"情"才是"境"的追求目标。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情境教学的应用往往流于低效甚至无效,处于尴尬之境。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各个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发展的差异与学习方式的不同,本研究认为小学数学高效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可以划分为"疑"境——"急"情、"动"境——"做"情、"思"境——"用"情、"括"境——"移"情等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克服偏见与随意,构建模块化的数学教育类课程,是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是践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并走向卓越的重要支撑.以MKT理论为基本架构,面向小学数学教学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以5门高等数学、小学数学研究、数学史为基本课程,构建了面向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课程模块,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学习论为基本课程,构建了面向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课程模块,进而针对两类知识的融通,构建了数学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形成与诠释由9门课程与3类教育实践构成的三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课程标准中的"四基",为提高试题质量,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把握设计试题的两大方向——既要关注知识的过程性和理解性,又要关注知识的难度和灵活度,让试题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可以使得学生积极学习,怎样可以让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轻松掌握,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长时间的教学积累,笔者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提升,"新知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要点回归"这些环节可以有效地保证数学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学研究,对于其中的"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比较认可的,而且需要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拥有了个人的数字化移动终端。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即自带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允许学生使用自己的技术设备来进行课堂学习,这无疑能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通过自主编制调查问卷(包括BYOD准备情况、BYOD应用情况以及BYOD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华南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的实地调查发现:研究生利用BYOD开展学习的整体准备情况欠佳,虽然在研究生学习中已经开始在应用BYOD,但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同时,不同性别的学生对BYOD准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年级的不同与BYOD的应用情况明显相关,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之间对BYOD所面临的问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强调"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中心,将其融入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构建"大问题"框架,进而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和帮助.教师要从深度学习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分析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实施创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优化小学数学单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教育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以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交互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这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必然要求。交互工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从利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以及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