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锡伯族民间故事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古代锡伯人的社会生活、信仰习俗和文学想象力以及民族心理特质。锡伯族民间故事同其他兄弟民族民间故事,有着许多联系和相似。在语言运用上,因为使用锡伯语,所以保留着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四千余军民西迁至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此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各地的锡伯族人民都要举行活动纪念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锡伯族人民世代纪念的西迁精神逐渐渗透到锡伯族民间故事中,使得西迁历史以及西迁精神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广为流传。锡伯族民间故事当中,也体现出西迁精神世代相传所产生的文化积淀,即团结向上精神,体现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汤梅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3):206-208
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间故事是传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土家族的民间故事是土家族人文化心理的一面镜子.分析土家族民间故事,我们可以发掘土家族人的善恶有报、重土轻商、乐观豁达、崇拜生殖力、信仰鬼神和万物有灵等方面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试从喀什民间故事中挖掘维吾尔民族文化中对于金钱、王位、女性及理想人格的态度,以此探讨维吾尔文化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陇南白马人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踪迹的遗留,它以其鲜活、质朴的生命气息承递着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其间隐含着极具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内蕴。这些民间故事,生动展示了陇南白马人丰富的风俗信息遗存,客观展现了当地历史风云和人民生活斗争的真实图景,并艺术地再现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民间历史文化的宝库,是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塑造了许多孝文化的形象,这些形象具体表现为父子关系中的孝子形象,友邻关系中的孝礼形象,师生关系中的孝义形象以及官民关系中的孝忠形象等。这些形象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在构建闽南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虽然通过闽南民间故事所传达出来的这种孝文化具有等级性和保守性等负面影响,但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回南和谐社会方面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伍家沟民间故事的文化内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伍家沟民同故事有丰富的化蕴涵,故事中有丰富的远古风俗信息遗存,表现了地域化,蕴涵有方志化成分,渗透了丰富的道教化,艺术地再现了农民的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动物现象千姿百态,在政治宗教、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节庆、婚俗、饮食、姓氏、风尚礼仪等方面在东西方文化中既有文化共性,又有文化差异。通过剖析动物现象这一侧面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当前将民间故事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普遍,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在教育实施中未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民间故事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路径,提出了扩大选材范围、注重文本创作、注重多种教学手段融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粟应人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29-132
现代新词语源于现代文化变迁,同时又像一面镜子,反映文化变迁,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其产生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厦某些文化的流行等有密切的关系。新词语不仅反映流行文化的客观存在及文化走向,而且丰富了汉语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可否认,部分新词语尚待规范,一些新词语也会时现代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中的关中方言负载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关中方言话语主题的核心即农耕文明,其话语组合展示了汉民族质朴凝重的农耕生活的风俗画卷;它不仅负载了正在流播的风俗文化,而且积淀了大量已消亡的风俗文化。方言的词汇系统蕴涵了关中人民的语言智慧、对群体艰辛生活的记忆与体悟;关中人独特的思想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关中地区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皆渗透于方言的深层结构中。  相似文献   

12.
“衡水湖”是河北衡水地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文化现象,其中“衡水湖”民间故事是具有吸引力和丰富潜力的文化资源,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广泛收集和整理有关“衡水湖”民间故事的大量文本,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和统计分析,进一步地从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社会历史、民俗风情几个层面来探究“衡水湖”民间故事的文化价值,揭示“衡水湖”民间故事不仅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对提升“衡水湖”成为河北省标志性文化产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输出是中国重树大国形象的战略要素,翻译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形式。广西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和思想文化特色,其译介有助于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主要采取有利于他文化传播的异化翻译策略,选择能体现民族文化精华的部分进行译介,并应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14.
民间故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部分。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一方面是在于通过搜集、整理,以达到“保护”的目的;一方面也是要通过对探源、发微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它的意义与价值,并尽力使之能够继续“传承发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因此,这“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双重目的性,就包涵着“历史视角”与“现代视角”的矛盾。文章所探讨的是对这种矛盾的处理,应该严格遵守的保护原则与在传承发展工作中必要的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15.
民间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聊斋志异》从民俗的角度对城隍神、伏魔大帝、花神、文运神等民间神信仰进行了描写,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观念。民间神信仰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传承文化,始终在变迁中适应着人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与法律同属人类精神生活,只是不同侧面,但关系密切;客家民间故事是民间法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客家民间故事的研究有助于当代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如何发展锡伯民俗风情旅游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充分了解察布查尔锡伯民俗风情旅游的资源优势,探询锡伯民俗风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加大对锡伯族经典文化的宣传力度,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即把锡伯民俗风情特色旅游业当作察布查尔县的支柱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力以赴做大做强,打造锡伯民俗风情旅游文化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双赢,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调研能够为决策层提供一些发展旅游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阜阳地处淮河流域,属于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过渡地带,受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绚丽多姿,民歌便是其中一朵"带露的鲜花"。本文将阜阳民歌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从保护与传承视角出发,紧紧围绕艺术特色、价值意义及历史传承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积极探讨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提出建立保护机制、完善管理体系,保存生存空间、保护文化生态,依托地方高校、挖掘传承途径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故事村的伍家沟村和耿村在生活故事上有很多文化内涵类似的地方,如它们对智慧的推崇,对家庭和睦、和谐、和美的提倡、倡导良好的人际交往道德等。但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所受文化浸染的不同,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在文化内涵上也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伍家沟村民间生活故事崇善,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尚义。  相似文献   

20.
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生成并流传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其种类丰富多彩。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以徐州民间故事中的神话故事和精怪传说为解读文本,探求徐州民间故事丰富性中的统一性——民间观念的趋向。由此折射出民间故事生成、传播和常胜不衰的大众心理机制,彰显出徐州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