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大师吕叔湘曾指出:细读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人们通过语文的学习,理解文章的意图,从而获得有益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此同时,从中体现着美的感受,陶冶情操,就能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品味和领悟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生命力、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细读可以使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愉悦地畅游,倾听那佳文的美妙声音,欣赏着语言微妙的艺术。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品味文章语言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之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其中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恰当地营造“愤悱”状态,又恰当的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各地都在积极地探索各学科教学方法,语文学科也不甘落后,也在大胆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吴广静 《学语文》2013,(6):30-30
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要住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揣摩和品位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外壳,是情感的载体,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与思考,对文本语言的正确理解、感悟是读懂文章最基础最关键的起步。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语文存在的家。"所以说,品味语言,应是一堂语文课的核心内容,品味语言需要心智的投入,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通过揣摩、辨析、感悟、欣赏语言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本中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去品味语言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在品读中享受语言 品读的功能主要是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文本。只有当学生动情地品读时,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蕴和精妙。  相似文献   

7.
林涛 《现代语文》2009,(10):105-105
1949年,叶圣陶先生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建议把旧有的"国语"和"国文"一律更名为"语文",从此开始了"语文"一词广为使用的新时代。叶圣陶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这一学习活动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但当前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品味能力缺乏、课堂参与缺席、对文章的整体关联缺失,使得品味语言的效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处理不当。针对品味语言学习活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力求品味角度多元化,增强课堂语文味;品味活动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度;品味视野多维化,提升素养整体性,以期提高学生"品味式"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朱红 《学语文》2010,(2):8-10
作文是学生语义素养的综合体现.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巾之重。然而也正足因为它的综合性.使得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也更为艰巨。笔者看来,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得有三方面的要素:细腻的心灵。深刻的思维以及有效的表达,它们分别指向鲜活的素材,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语言。华东师大的荣维东先生提出: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刘勰也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可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极其重要。那么,什么是品味语言呢?所谓品味,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人们历来认为,  相似文献   

11.
陆文海 《广西教育》2014,(9):94+98-94,98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品味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敲、揣摩、品味,是领会作者情感、体会人物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也是在阅读品味课上。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呢?这就要品味语言,试试"四字真经"。一、准点切入——将全文调动,教活文本我认为,要将文本讲好,首先要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要这一点选对了,就不会将课文讲得乱七八糟。怎样"准点切入"呢?引用方智范专家的话"要目中有人,目中有文",即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具体情况来定。例如:《烟台的海》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可以选在文章的结尾:"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才能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避免架空分析和灌的嫌疑,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更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优美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言,所以品味语言和领悟语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品味到语言本身的魅力相当重要。一篇好的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因此,我们品文章要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子、段落开始品,运用各种方法,从各种角度多方面地去品。本文将具体分析相关方法,希望能为初中语文在这一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而是要引领学生仔细品味语言,品味文本,感受字里行间文字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发挥想象,领悟语言魅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魅力的综合方法,希望能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品味经典文本语言,可提高学生语言敏感、美感与词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生命内涵与意义,人生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咬文嚼字、联系文本思路品味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并使学生学会感受其声.品味其形,品味文本的反复呼应之妙。  相似文献   

19.
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需要以学生的真切理解为前提。教师尝试通过故意丢字、有意对比、刻意转换这三种品词析句的方式,引领学生去自主探究,深刻品味,在有情有趣的氛围中轻松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积淀传统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20.
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是关键。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上要通过创设情境、抓住言隙及追问敲打等策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使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