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初中学校曾搞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人手一张IC电话卡,然后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上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学生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却是每人一肚子的感慨。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2.
统筹兼顾 非洲草原上有种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常叮在马腿上吸血,不管野马怎样狂奔、暴跳,就是拿这个“小家伙”没办法,不少野马被活活地折腾而死。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使野马毙命,野马的死因是它自己的暴怒和狂奔所致。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暴跳如雷,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自食苦果,谓之“野马结局”。  相似文献   

3.
一、青蛙效应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的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借鉴一些原理加强管理,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青蛙效应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  相似文献   

6.
7.
中学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产生巨变的特殊时期,也可以说是“心理断乳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学生不会再像小学生那样把父母和教师看作至高无上的权威,更不会再像过去那样顺从和听话。这种“逆反心理”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带来了很多困难。有的家长一下就懵了,不知如何处理孩子的叛逆行为。班主任也会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孩子以前什么都说,现在回到家就把门一关,话也变少了”。也有的家长情绪急躁,认为这么小的孩子现在就管不了,以后还了得,于是会采取简单粗暴和压制的方式。所以班主任还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做错了一道题,家长或者教师会实施惩罚,如要求罚抄10遍。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造成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和汲取,而忽视了身体锻炼,还有部分大学生至今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清,有些把体育运动看作是一份苦差事,有些甚至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白费力气”等。为此,笔者通过几组动物和人的实验,告如他们,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望能给大学生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  相似文献   

10.
胡宝陔 《教师》2011,(13):111-112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相似文献   

11.
<正>一、对症下药,使孩子自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总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甚至有时候老师批评了他们,他们还是一脸的无辜,对于他们这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况,我认为可以用对症下药的办法,以毒攻毒,清除病根。记得有一年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每次老师把读的任务布置下去,他总是磨磨蹭蹭,这里翻翻,那里看看,即使是读着,也是装模作样,及时提醒或批评他,也无济于事。观察了一段时间,我找他到办公室里谈话。他说:老师,我也好好学着呢,可就是学不好,我的脑子笨,记不住东西。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召一线教师角色转换的同时,也要求教研员角色转换,迫切要求教研员成为主体意识和探求精神的“研究者”。为此,笔者深入基层,兼课实验,亲身体验新课程,感触颇深,收益匪浅,既尝到了课改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课改  相似文献   

13.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间,我们多次到教学一线去倾听教师对课改的体会,大家一致反映:课改讲的理论太多,而要把这些理论贯彻到实际教学中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大家强烈呼吁教师要转变角色,教研员、课改研究员也要转变角色,不仅要成为理论研究者、课改的参与者、指导者,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去,课改呼唤专家、教研员走进学校。下面编发的这篇文章,是一名教研员转变角色,亲自执教所引发出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两大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在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动物的行为都是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但在人为控制或实验情况下,一些动物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变化,给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或多或少的启示。1毛毛虫实验———创新与生存法国昆  相似文献   

16.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  相似文献   

17.
苏海平 《师道》2009,(4):17-19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有人恰当地将班级管理比喻成一锅汤。班级管理的过程也就成了熬汤的过程,汤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班主任这位厨师该添加什么料呢?爱心、真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人们常说“南北一锅汤”,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很多人认为班级管理无非就是那么回事,怎么弄也是殊途同归。可不知,北方人喜好“滚汤”,福建等闽南地区喜欢“炖汤”,  相似文献   

18.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此意义上,班级也就是学生们的社区,社会心理效应同样在起作用,作为社区首席管理者的班主任,掌握相关的社会心理效应知识,对于优化班级管理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无意于社会心理效应的学理探讨,而旨在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诠释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希望能给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事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9.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之后,我逐渐明白,班主任工作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探索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班风营造:“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班级好…  相似文献   

20.
作为班主任,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班级,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是我们的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队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优秀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