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峦 《小学语文》2008,(7):34-36
2007年12月举办的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有一项比较大的改革,即由四地教师同教一课书——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著名童话《去年的树》。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通过四地教师对同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教学,能更清楚地了解各自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各自训练什么、怎么训练,以便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我们还有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2.
面对同一版本教材,同一篇课文,同样陌生的学生,两位语言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教师上出了两堂风格迥异的英语课。近日,建平中学英语教师王文涛和“英孚教育”语言培训机构的Ian Lee,在光明中学“借班”上课,同台切磋教学技艺,从而拉开了“中外教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比较研究”活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3.
“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引子】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已久被语文教坛所诟病,教学方法的形式化追求也已成为课堂通病。我们都知道教学要基于学情、本乎文体、关注目标等道理,但涉及一篇具体课文,怎样确定内容、选择教法才算是基于学情呢?为了探讨问题,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室和宁波泰河中学共同策划了“小、初、高同课异构”活动,华山小学王梁贤老师、泰河中学张倩老师、明港高级中学吕紫绡老师分别展示了课例(因篇幅关系,课例略)。策划时考虑到三个因素:首先是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比同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差别更明显,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同课异构”,更能考察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相关性。其次是教师。不同学段的教师,平时教育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5.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借助同课异构研究,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同一篇课文的两种不同教法进行比较,并从文本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简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思考:以文本细读促领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散文阅读需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借助同课异构研究,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同一篇课文的两种不同教法进行比较,并从文本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简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思考:以文本细读促领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散文阅读需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同课异构",不同老师、不同的风格,构成了不同风景线。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探讨出他们上课的异同,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对上课老师有促进作用,还对所有的听课老师很有启发。下面以我校《老王》教研活动为例:苏教版必修三《老王》这篇课文,我们语文组安排王老师和张老师进行上课。  相似文献   

8.
同课"异"构更应重视同课"同"构。而这"同"指的是教学目标的相同。所有教师教学统编教材中的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应该是相同的(可以根据学情有所变化,但主要目标应该相同)。要教符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特点的语文课,要采用"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要用"基于情境任务解决的学习活动设计"来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同一篇选文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教学内容往往大相径庭。为什么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教出迥异的教学内容呢?这些教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课文中同一课时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授课。观课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领略"异构"带给人们的视觉、听觉盛宴。同课异构给教者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一、"同解"教学教材不少老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领域里,“同课异构”正在作为一个热词而进入我们的视界:大型的观摩教学,有“同课异构”的安排;校本的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探讨;报刊上也日益多见对同一课文乃至同一环节的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如果说,“千课一面”曾经是小语界的发展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那么,“同课异构”正是课堂教学走向创新研究的一道现代风景。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几乎包含语文的所有元素,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知识,且散落在课文的每一个角落,隐藏在选文之中。如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取舍、重构,萃取符合语文学科和学段特点的知识,挖掘出课程的核心价值,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师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亟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泉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首届创新教学比赛”活动。这次活动,组委会事先从三个学段中各选出三篇课文,分别装入不同学段的三个信封之中,参赛前一天再由每位选手自主选择一个学段随机抽取一篇课文编写教案,借班上课。  相似文献   

14.
裘丽 《学子》2012,(3):39-40
一、“同课异构”的课堂诊脉 区里中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的时候,我在同一天里听到7位老师执教同一篇二年级下的教材《爱迪生救妈妈》。他们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综合这些优质课的特点,我感受到在平常的课堂预设中,以下几个环节的设计或者说小技巧最能让课堂彰显出不一样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一、以表达本位来教,如何解读这篇课文?1.从表达本位角度解读课文中的语文表达本位不等于只教表达,更不是拿阅读课来教写作,而是以特殊的思维方式来教语文,即以为什么的思维来看课文是什么。《圆明园的毁灭》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专题为民族精神和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26日,江苏省清河中学举行了面向全省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淮阴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省宝应中学等学校应邀参加。聚焦课堂艺术,精彩纷呈。语文组的选题是高二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马步升的《绝地之音》,这是一篇解读难度较高的文化散文,难点在于作者能够从"绝  相似文献   

17.
两岸四地老师同教一篇课文,是这次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一个创新点。交流就有这样的好处:你一个思路一个设计,我一个思路一种设计,我们一交流,就会有两个思路两个设计,甚至多个思路和设计。这次让我点评,我首先是学习,是欣赏,然后是思考。课到底好在哪里,它带给我们什么启发?下面谈谈我对两岸四地四个教例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18.
一篇语文课文的教法有很多。教师如何实现把课文的内容转化到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如何处理教材?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如何去评判一堂课是不是在"教语文"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课例中去分析。  相似文献   

19.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浙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稍稍一比较,就会发现,同一篇课文所处的年级跳跃性极大。而细读课改后的人教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现行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的安排不仅让学生体验与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担当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本体作用。现行教材中,共收录寓言15篇,其中作为课文的8篇寓言分布在第一学段3篇,第二学段5篇,加之语文园地中收录的7篇寓言故事,编排上更侧重于第二学段,主要是因为寓言故事往往篇幅不长,且故事性、趣味性、言语性更适合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学习。寓言教学,需要立足语用,关注核心目标,凭借"学寓言的言"这一核心学习活动,在习言中得意。笔者通过校本教研的几堂课来谈谈语用视野下的寓言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