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茵  杨丽珠 《教育科学》2005,21(6):54-56
本研究以幼儿探究活动为载体,分别在小班的观察探究活动、中班的游戏探究活动、大班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活动形式和内容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观察探究、游戏探究、学习探究活动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小班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2.
幼儿时期都有一种纯真的好奇心 ,幼教工作者应从鼓励和允许幼儿提问、允许幼儿的“越轨”行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的好奇心变为兴趣等方面去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好奇心很强,他们对新鲜的感兴的事物喜欢刨根问底,尤其是他们开始积极注自然界的变化。一次晨间活动时,孩子们现了操场上的小水塘里有些白白亮亮的东,他们便用手去摸,用脚去踩,那到底是什么?晨间谈话时,我们了解到孩子们都非常想道有关冬天结冰的问题。于是,我们就根据子们的这个兴趣点,生成一系列区域活动,有关对冰的特性认识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引幼儿大胆探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冰,了解冰的特性及与们生活之间的关系。2.通过收集、制作活动,激发幼儿探索冰兴趣。3.鼓励幼儿…  相似文献   

4.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在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王含 《考试周刊》2012,(28):180-180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班的课题研究计划,我在科学活动中开展了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尝试,体会如下:一、观察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1)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恰如蒙台梭利说过:“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的程度。”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生活本身就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多契机。因此在日常…  相似文献   

7.
王涛 《青年教师》2006,(9):28-29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幼儿每天都要进行游戏。幼儿天性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都试图去摸一摸、碰一碰,去尝试一番。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不断充实,他们越来越渴望认识周围的环境,渴望做大人们所做的事情。这种充满稚气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随着幼儿智力的迅速发展,而表现得越来越强烈,于是游戏就成为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整体美育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兰州市实验幼儿园魏筱玉爱美是幼儿的天性和特点,幼儿对美的敏感性很强,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爱听优美动听的故事。思维具体形象,想象力极为丰富,情感体验强烈,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他们往往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凭着那颗天...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 随着中班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生活更加熟悉,也更加关注,好奇心促使他们愿意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去发现。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带领幼儿观察了幼儿园附近的马路。其中,马路边的路灯成了幼儿的一个重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好奇心作为幼儿性格特点和刨造性人格的特征,其本身的认知性与情感性的结合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具有动机力量的因素。本研究通过自编的《幼儿好奇心发展教师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4394名3~5岁的幼儿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好奇心主要由敏感、观察、兴趣、探索、提问、解决问题、幻想与专注等8个因素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一、在兴趣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具体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他们极易被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幼儿的观察多是由好奇心驱使,比如颜色的鲜艳、形状的奇特、动作的灵敏,这些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孩子会被这种兴趣所吸引,不自觉地去观察。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在于启蒙,重点是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善观察、好提问和爱思考的习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如何达到常识教育的目的,传授给幼儿更多的科学启蒙知识,我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科学活动对幼儿好奇心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 2 6 3名幼儿为被试 ,采用教育实验法 ,分别用科学观察、科学制作、科学实验为载体对幼儿好奇心发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科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好奇心水平 ;不同年龄班应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不同年龄班幼儿好奇心发展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然而身居高楼的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只是片面和间断的.  相似文献   

15.
故事背景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原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凡是新鲜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于是他们就会去观察、去探索……故事描述片段一:兴趣萌芽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这天终于停了,早上,小强捧着一个塑料盒走进教室一,远远望去里面并没有什么。小伙伴们都感到很好奇,纷纷走到小强身边,小强小心翼翼地把塑料盒放在桌子上,随后就笑嘻嘻地说:“大家快看,这是蜗牛,刚捉到的。”  相似文献   

16.
陈艳玲 《广西教育》2004,(4A):41-41
在教育实践中,我认为调动幼儿主动探索,引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是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着眼点。培根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同样,幼儿对科技的兴趣也始于对科技的好奇,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将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探索动机,它将推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科技。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引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物体膨胀     
设计意图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好奇心较强,常常会问一些如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爆米花是由什么变的?等等问题。针对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设计这一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膨胀的现象,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2.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所看到的现象,体验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1.课前组织幼儿把黄豆放在水中浸泡,在冰箱内放置瓶装水、鸡蛋和饮料。2.准备电炒锅、微波炉、黄豆、虾片、玉米若干、瘪的乒乓球、木耳、茶叶、透明容器等。活动过程1.用变魔术的…  相似文献   

18.
培根曾说过:“知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快乐,而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同样的,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也始于好奇心,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将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探索动机,它将推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发现。我认为调动幼儿主动探索,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玩中学科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幼儿总是以浓厚的兴趣去接触事物,了解事物,寻求答案.玩耍为幼儿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大大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放 《早期教育》2001,(21):32-32
一、内容的选择要生活化。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兴趣出发选择内容,造成教师费了力,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小班幼儿活动范围、知识经验相对中大班幼儿要窄和贫乏,但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内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师选择内容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儿童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