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那么课堂上老师还要不要“以讲为主”?在新形势下,“以讲为主”似乎不合时宜.被不少人认为是“满堂灌”,是“填鸭”!而分组、交流、讨论,似乎成了新课堂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杨骞 《教育家》2004,(3):59-61
在我们的思想中,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对学校来说,似乎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学校似乎当然是一个学习型的机构。但事实上绝非如此,现实中的学校还不具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学校应该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方式来管理,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一、课文前后共用了两次“似乎”,它们含义一样吗? “似乎”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山上砂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第二次是写作者进入孔隙“……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选字典的释义“好象”带入原句虽读得通,但不能准确表达词的内含。若将删去“似乎”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即可展现同中之异。第一个“似乎”含有“记不太清”、“仿佛”的意  相似文献   

4.
“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自古以来被奉为劝学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观。似乎只有苦学才是解决教育的唯一出路。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传统的教育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从各地的实践来看,这种学习方式似乎已经深入人心,而与之相对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却倍受冷遇,不少教师将“接受式”等同于“满堂灌”和“注入式”。然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作为小学生而言,因为…  相似文献   

6.
《学习之友》2011,(4):54-55
一种“弱势”思考方式似乎正在中国社会蔓延。日前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知识分子和白领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45,1%的受访党政干部也把自己归入“弱势”的行列。有人戏称,中国正进入一个“全民弱势时代”。  相似文献   

7.
探究的意义     
探究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就语义而言“研究”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究”则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从语感来说,“研究”一词似乎多了几分  相似文献   

8.
百变时尚     
何谓“时尚”?“时”者,紧随时间者也;“尚”者,众人推崇者也。如此数来,可算“时尚”者似乎不在少数先说生活方式。坐拥香车美眷,多处  相似文献   

9.
教亦多术     
“教亦多术”语出《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其实, “教亦多术”应该是个教育常识,遗憾的是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这样的常识似乎都缺乏足够尊重.《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注重因材施教”,而“教亦多术”可能是“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口耳相传”被认为是原始社会的教育方式,似乎已作定论。然而,通过对来自有关方面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结论至少是不全面的。本文拟就此论点进行一番探讨,以就教于教育史学界的同仁们。一“口耳相传”的主要依据是:原始社会还没有文字和书本,但已有口头语言,既然如此,教育手段就非“口头语言”莫属了。这个推论在逻辑上似乎有理,实际上却失之臆断,缺乏具体分析。同文字的出现一样,语言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  相似文献   

11.
面对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环境下的“数字一代”,他们的成长和教育似乎与人们熟悉的方式越来越远。几个世纪前,人们就开始批评“象牙塔”中的教育违背自然,而今天孩子们几乎从小就在观看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各种屏幕的过程中长大,对数字信息技术类产品的应用似乎有着“天生的”、令成人们匪夷所思的灵感或技能技巧,被称作“观屏一代”。于是,困惑继续扩大,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研究者们对阿Q这一形象作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解说,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方式。但在“假洋鬼子”的问题上研究者们的意见似乎是一致的,都认为“假洋鬼子”本该是一个加以批判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需要沟通交融,却电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  相似文献   

14.
曹林 《山东教育》2009,(12):63-63
“以分数论英雄”的高校录取方式似乎天经地仪,如今国内有高校出现“高分退档”的现象,引来不少质疑之声。  相似文献   

15.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16.
让“悦”和“读”相伴,化阅读为“悦读”,似乎是当前很得人心的一种读书观念。“悦读”本身当然没什么不好,但可惜的是,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对“悦读”的本意产生了误解——“悦读”应有两层意思:一是“因读而悦”,二是“因悦而读”。这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但  相似文献   

17.
造句,是学生内化运用语言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学生进行“篇”的作文训练的一种“部件”练习。在这“部件”练习与整篇的作文练习之间,似乎还缺少了一级运用性训练的阶梯,窃以为就是“造段”。笔者这里所说的“造段”,其含义与我们平常说的“片断训练”、“写段训练”...  相似文献   

18.
或许每个父母都会面对这样的困惑:现代育儿理论告诉我们不能打孩子,但“打”似乎仍旧是最简单最奏效的教育方式。我们究竟该不该打孩子?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家在完成“三一律”、重解“卡塔西斯”和创立悲喜混杂剧体诗等方面,对于西方传统 戏剧原则作出了突破和修正,此举从表面看似乎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一代文艺复兴思 想家乃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身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赵云峰 《贵州教育》2010,(10):37-37,41
说到数学教学中的“讲解”,似乎有点“土”,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引人注意的是“自主”“合作”“探究”这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以为,任何教学方式的运用都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一味追求“自主”“合作”“探究”而全盘抛弃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是不科学的。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讲解方式,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