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过年我住的城市终于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想到以往因为不习惯年三十晚上冷清清没年味,父亲总是带我们去祖父家或外公家吃团圆饭的经历,我真心感谢市政府的这一纸解禁令!它减却了我岁末年关的奔波之苦,使我既能安心温习功课,又能在年节里过过燃放烟花爆竹的瘾。我和父亲在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他讨厌我的“毛刀头”和烂洞牛仔裤,我同样看不惯他的板刷头和从不松开的衬衫领子。唯独在燃放烟花爆竹上,我们的意见空前一致。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龙吟:又是旧历新年将至,《文化中国》将和大家说一说我们古人过新年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从以上王安石的诗句可以看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春节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每逢过年,人们总是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辞旧迎新、岁岁平安的祥和心情。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历史悠久时至今日,燃放烟花爆竹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从民俗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爆竹最初是被用于巫术中的,即巫师利用竹节燃烧发出的响声惊吓和驱逐恶鬼。到宋朝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以后,我国出现了“用卷纸裹火药,燃之发声”的“起火”、“爆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爆竹本身依附的巫术意味逐渐减弱,但其信仰的成分却保存了下来,燃放烟花爆竹成了迎神和辞旧迎新的工具和手段,成了民众喜庆心理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子时,也就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迎接财神和新的一年的到来,以图吉利和喜庆。所以…  相似文献   

4.
神州闹春园     
神州闹春园才送瑞雪纷纷,又迎春光融融。在爆竹与烟火中,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春节再度来临。1991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明令市区禁放爆竹。1993年,首都北京亦步入禁放之列。迄今为止,已有上海、广州等30个大中城市执行城区禁放令。没有烟花,没...  相似文献   

5.
春节的时候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人们也习惯了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然而在北京,燃放烟花爆竹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不仅因为它污染环境、制造垃圾,还因为每年都有人忽视安全,结果被炸伤身体,甚至永远失去了光明。所以在春节前夕,宣传燃放爆竹的危害,让安全的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就成为一项必不  相似文献   

6.
春节又到了,除了传统的贴春联、挂大红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全家人团圆看春晚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过个文化年,读书过大年,算是最有意义的了。在书香里品年味,那种浓浓年的滋味弥漫在心间,实乃人间悦心乐事。  相似文献   

7.
空气鞭炮     
肖成亮 《科学启蒙》2011,(11):16-16
我曾看过一则新闻:2011年2月2日零点到2011年2月3日上午8点,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据调查,燃放烟花爆竹不当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而且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空气质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蛇年春节有点特别,少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和绚丽绽放的烟花,多了一份宁静与清新。我在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而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有一点点的失落感。如何让燃放烟花爆竹这个古老民俗在现代社会得以良性传承呢?对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噼里啪啦、乒乒乓乓,春节一到,带响的或刺花的烟化爆竹就响遍城乡,让爱热闹的孩子快活不已。可是在这一派喜气洋洋的背后,却有着一些难以预料的隐患,家长们不得不防! 由于天性,孩子们特别喜欢那种爆竹炸响、烟花腾空的感觉,常常不自觉地靠近正在燃放的烟花爆竹,或是背着大人偷偷地自己放。因此,每年春节都会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伤孩子手、眼的事故,甚至有时还会因燃放地点不当而引发火灾。结果,原本一个好端端的节日被搅得一团糟。所以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小心谨慎。家长购买烟花爆竹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现在又增加了现代娱乐休闲等内容。节日期间,与家人团聚、去国内外风景地旅行、参加各种民间民俗文艺活动、看春晚、写春联、扭秧歌、舞龙灯、逛庙会、观花市、赏元宵灯会、燃放烟花爆竹、看电视电影、听音乐会、观赏戏剧,或在家安静读书修养身心……  相似文献   

11.
过年的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燃放烟花爆竹了。但是,你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时该如何注意安全呢?你看到了吗?烟花在空中灿烂过后就是无尽的沉寂,如果你不注意安全,你就会寂寞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无法享受节日的快乐不说,也许严重的还会有无尽的痛苦呢! 1.燃放前,你要先仔细地阅读燃放说明,然后按照正确燃放方法,远离人群之后,才可以燃放。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节我们家不燃放烟花爆竹了。”“为啥?”“因为,我与蓝天有约!”“蓝天是谁?”……今天,像这样的对话我与小区的小朋友重复了5次,与爸爸、妈妈同事的小孩重复了3次。与亲戚家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重复了5次,与要好的同学重复了4次!  相似文献   

13.
开学啦!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上了开学第一课——"没有爆竹的欢乐中国年"分享会。寒假之前,队员们通过宣读"倡议书",引导每一位少先队员积极行动起来,向家人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亲戚朋友,积极参与到"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行动中,告别不良节日习俗,用绿色行  相似文献   

14.
数年一味道     
<正>我家不是有仪式感的家庭,几乎大节小日都不会过,连过年都“清汤寡水”:中午去姥姥家吃饭,傍晚去奶奶家,等回家听着电视机里沈腾的小品把对联贴上,再放一串鞭炮,年就算过了。姥姥姥爷相继去世后,一到年关整座城市都被喇叭里那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3D环绕,一年只打开一次的电视机也被我爸断了缴费,可仅剩的零星事物,仍让我提前半月就开始无比期待过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烟花爆竹发源地,燃放烟花爆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烟花爆竹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具有更强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对烟花爆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烟花爆竹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致富奔小康、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6.
邹缪 《新高考》2013,(4):5-5
2013年2月24日元宵节下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并建议少放烟花爆竹,但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不绝于耳,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事实上,从2013年年初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已频遭雾霾天气影响,而在春节至元宵期间市民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导致一些地方空气污染程度加重,是否应该燃放烟花成为节日期间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中国年,要买新衣服、给压岁钱、贴春联、看春晚、放鞭炮、吃汤圆……但是,我今年过的中国年,没有放鞭炮了!记得前几年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家周围到处都在放鞭炮。人们对鞭炮又爱又怕,特别是除夕夜,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吓得我关紧门窗,捂住耳朵,躲进小被窝。大年初一的早上,还能闻到空气中有火药的味道。现在过春节,我们小区、街道边,到处张贴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城市里不准放鞭炮了。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安安静静地看了春晚,躺到床上安安心心地一觉睡到大天亮,也没有看到小伙伴们被鞭炮炸伤了,更没有听到忙碌的消防车警报声了,我们家周围的空气也清新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过年时,小朋友们都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目的气氛,13岁的小宝也非常喜欢放鞭炮。这年春节,小宝看到大哥哥们放鞭炮,就拿着奶奶给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烟花爆竹专卖店购买了两盒“震天雷”爆竹。之后,小宝和小伙伴来到村子后面的树林里燃放。几个小伙伴你一个我一个地玩得很尽兴。这时小宝又点燃了一个“震天雷”。当小宝正要把“震天雷”尽量扔得远一些时,突然一声响,没来得及扔出去的“震天雷”在小宝的手中爆炸,小宝的右手流出了鲜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烟花爆竹发源地,燃放烟花爆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烟花爆竹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具有更强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对烟花爆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烟花爆竹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致富奔小康、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在烟花爆竹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20.
<正>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传统烟花爆竹的燃放变得越来越少,而AR烟花、灯光秀、无人机表演等新科技,无论在效果呈现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更具优势。同学们还记得吗,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