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问题不在多,而在精。好的问题并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思维的提示,一段感情的线索,一篇长文的核心,是窥全豹之一斑,是缩千里之尺幅,是兴波澜之尺水。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当然要占有材料,材料翔实当然可以使你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我们又容易把课堂弄得热热闹闹而缺少思维品位。课堂应该是一个思维场,而不是剧场和娱乐场。一切的愉快和欢乐都应该是思考的快乐,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智,在教材和书籍这个智慧平台上驰骋。提问是有层次的。问题不在多,而在精。这里的“精”应该这样理解。好的问题并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思维的提示。一段感情的线索。一篇长的核心,是窥豹之一斑,是缩千里之尺幅,是兴波澜之尺水。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当然要占有材料。材料翔实当然可以使你的课堂丰满充沛。  相似文献   

3.
精心备课是教好学生的主要依据,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你上课激情四射,学生学习轻松自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备课也要摒弃传统的方法和模式,走新型探索之路。我校是一所山区较大的初中,分年级备课、教研组备课和个人备课都经历过,看起来以学科组备课还是好些,有“三优”:  相似文献   

4.
《教师备课手册》在学生心目中,可以说是一本权威著作。教师有,有的学生也有;老师用,学生当然也可以用。有一次,课上我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石拱桥》文后习题:“课文题目改为‘中国古代的古拱桥’是否合适?为什么?”这时一个同学匆忙翻找课本下“藏”着的《备课手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习了江苏教育第七期的一篇短论——必须解决备课的几个问题之後,同志们在业务学习会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起初,有的同志说:“一节课有四十五分钟,不备课没得话说”。也有的说:“不备课在上课时就要乱谈一通,或者是照本宣读,先生讲得没有劲,学生听得也乏味。”还有的说:“课是要备的,不然你就没法给儿童作笔记——生字解释:甚至有不认识的字,或者算术难题,学生发问,恐怕还要挂黑板”.同志们都以各人不同的切身体验来理解备课的意义:但是,这些看法都是不够全面的.这除暴露了他过去自由主义的教学态度以外,同时也说明着今天仍然是抱着任务观点的来认识备课问题。上面几种不同的说法,好像是为消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而备课,是为在课堂教学中谈得津津有味而备课;是为给儿童作练习笔记、找几个生字解释、解决算术难题、免得挂黑板而备课。当然我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的一天上午,当我在办公室备课时,一位黑黑瘦瘦、神情委靡、不修边幅、身上有点异味的女生走了进来,对着我说:“唐老师,能跟你聊聊吗?”“当然可以!”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拉她坐在沙发上。  相似文献   

7.
李小毛 《成才之路》2014,(25):21-21
正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最重要的环节。你要对你的教学对象有一个充分了解,也就是说,你了解得越充分,你的备课质量和效果才越好。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当然,备课除了备学生以外,教材信息、教学环境信息等等都对备课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备好课就得对上课时将要遇到的所有信息,有一个充分而客观的认识和把握。一、备课前,要备学生的信息备学生的信息,首先是备教学对象。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备课”,实际上指的是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往往是“一课一教案”,即教师基于一节课进行“单篇备课”。“单篇备课”不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结构体系,割裂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另外,一些教师缺乏对备课的整体性把握,当学生出现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改善或解决。单元备课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参观,一位老师问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他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0.
<正>“审辨”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中庸》不仅提出了“审辨”这个概念,还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流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了提高备课质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备课时也完全可以参照此流程进行思考,从而提升教师备课的质量。下面,我就以《拿来主义》一课的教学为例,看教师如何参照这个流程,用审辨式备课,给语文教学以思维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用一分力量备课,两分力量上课,你就用三分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分力量备课,两分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分力量批改作业。”这是著名教授苏步青的话。这里所说的“备课”不是我们传统认识里狭义的写教案,而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笔者认为,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质量的高...  相似文献   

12.
张琦 《四川教育》2001,(11):35-35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做个有心人,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学中的童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备课时“挖”童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孩子学会多少个单词,记住多少组句型,而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切实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的需要为需要。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 的过程,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把传统的备课时“备”知识,变为备课时“备”学生,尽可能地挖掘一些充满童趣的材料。备课中“挖” 童趣时应…  相似文献   

13.
陈梅 《现代语文》2010,(2):58-58
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太多的不如人意,问题是多方面的,备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具体表现在:文本解读不到位,仪凭占有的有限材料就匆忙下笔,写出教案:教学目标制定、达标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存在偏颇;教学方法一经确定,印拘泥于预设而不注重生成。……既然主要问题出在备课力。面,解决问题当然就要从备课抓起。怎么抓呢?笔者认为天键就是先要念好“读”“定”“变”这“三字经”。  相似文献   

14.
随手翻翻一大摞备课本,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教师的备课都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会”或“掌握”什么知识之类,稍有涉及“能力”或“思想教育”之类。再观其教学过程设计并由此而实地观摩课堂实施,便是教师意图将其备课时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传输给学生,而那“稍有涉及”的东西常常只是备课时贴上的标签而大都未予以落实。恕笔者妄言,此类备课是极为低档的备课,此般教师是蹩脚的教师,在其“专业成长”之  相似文献   

15.
小学英语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小学英语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当然,除了教师本身要充分研究教材和认真备课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思考、去运用英语。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下面。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备课,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同上课质量直接相关。如何备课,不仅是态度与方法问题,也存在备课观念的不同。其中以“面向书本”的备课观与“面向学生”的备课观最为突出。一提到备课,最不易引起争议的教条,可算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不用说,其中所谓“水”是知识的比喻。这个“杯水隐喻”作为朴素的真理,在一本又一本“教育学”中被引用,又作为一代又一代老教师的心得传给一代又一代新教师。如今已经成为教育谚语。这其中的喻义是:教师在备课中尽可能充分地占有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知识传给学生,而…  相似文献   

17.
几点心得     
在全诗的教学中,尤其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接受与探究、话题与对话的关系。“预设”,备课前的准备,包括内容的熟悉、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等等,实际上就是教学前的充分酝酿。我提出过“教学前的备课”、“教学中的备课”、“教学后的备课”的备课理念。这是因为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为教学过程做准备的备课,当然也是伴随教学过程的“全过程”了。“预设”,即教学前的备课。比如,定下的教学目标是,要让今天的初中学生,感动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已经难于“感动”,能否用文学作品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而“生成”的过程,就是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一、备课抓“角度”老一辈的老师说:备课是备教材、备学生各方法。但我总认为说得太笼统了,没有揭示出备课的实质。从我的教学体会中感受到备课是对教材的重新“处理”。打个比方,《三国演义》是部历史小说,把它改编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剧,就有一个对小说重新处理的过程,决不能把小说《三国演义》死搬硬套地搬上荧屏。备课也是把教材“处理”(改编)成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过程。当然把《三国演义)改编成电视剧,既要忠于原作,又要考虑到观众的“口味”,对教材“处理”也不能脱离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也要考虑到受教育者那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沈薇 《成才之路》2013,(16):75-75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帮学生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又卓有成效,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去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课前备好课不管你是一个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通读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当然,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史峰 《教书育人》2005,(8):18-18
一位丹麦警察正在街上巡游,忽然发现对面有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警察习惯性地打开测速表,发现自行车跑的是汽车的速度。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将自行车拦下,车上跳下一个满头大汗的学生:“先生,我要迟到了。”警察说:“先生,你超速了。”“要罚款吗?”学生问。警察说:“当然,你是那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学生如实告诉他,警察将交罚款的时间和地址告诉了学生,然后说:“你可以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