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本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早期的诗歌,就将“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现在的“音乐散文”,也是借助这一形式来诠释人生、倾诉心声。可以说,音乐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适时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是树立学生正确、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具体、丰富、直观的历史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我校优质课评议过程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妙用教材的错误”引起了非议。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恰当使用多媒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带来的许多变化,使它得到许多老师的“宠爱”,特别是成为上公开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在使用多媒体时,若没有注意摆正多媒体的位置,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创意说明:一篇好的散文,是一首诗、一幅画,具有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所以教学本文不但要重视文学因素.还要重视语言因素。从语言人手分析,感知外在景观和作者内在的精神,引导学生进入景物的意态、情韵的审美欣赏。本设计旨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赏析课文的精彩语句,教给学生如何欣赏散文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优美的散,值得欣赏的地方很多,这里只说说对它的主旨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直接问学生本的主旨是什么,很多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无从思考。如果提示学生,请结合《桃花源记》和题目来思考这个问题,聪明的学生马上会想到《桃花源记》的主旨。桃花源是陶渊明虚  相似文献   

9.
王学华 《语文知识》2003,(11):36-37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意境深邃,语言优美,耐人寻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刻意追求绘画美,使自然界的景观色调和谐,动静结合,形神兼备,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首先,注重画面的构图美。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注意画面的布局,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他先用一个远焦镜头,将自己居住的小屋  相似文献   

10.
11.
郑逸农先生的“非指示性”教学课例《我的空中楼阁》(下简称《楼阁》)及崔国久先生的“非预设性”教学课例《过万重山漫想》(下简称《漫想》),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课例具有新的理念、思路和策略,在“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这一方向性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资借鉴的经验。笔者在揣摩课例之际,联系到工作中接触到的课堂教学,思考起一个看似“陈旧过时”的话题———目标教学。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理解的理论背景下,语文教学是否还需要目标?这是任何人都不会作出否定回答但又确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清代王蕴章在《燃蜡余韵》中记载,林蕴林在山东济宁写了一首诗:“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人依此画了一幅扇面,蕴林见了后说:“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此语甚妙。  相似文献   

16.
17.
我很喜欢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莘莘学子,她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会激发你教学的热情,她们坦城纯真的心灵会让你乐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于是,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激发出自身的情感潜势,陶冶性情,获得真才实学成了我始终坚持的方向。忆起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颇多教学感悟也随之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8.
1.创设情景,激发情感,破疑解。比如,《海滨仲夏夜》中,作者描绘了海滨宁静、优闲的生活场景,但不少学生并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想像不到、也体会不到大海那种宁静优雅的场面,对大海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深的感受。多媒体的应用克服了时空的限制,它能够通过画面把大海的形象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画面的展示加深了学生们对大海的情感,激发了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作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隐逸文化一直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荡变幻的古代社会里,一部分士人出于对流俗丑恶的极端憎恶,对自身人格的守望,对理想境界的执著追求,返身而入林泉,枕石漱流,将他们的痛苦、悲伤和忧患深埋心底。  相似文献   

20.
近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的命题,作者本人似未清晰的界定,现当代理论家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众说纷纭。在现代语境下,"隔"与"不隔"是否依然有其生命力?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这都是值得高呼"现代转化"的当下中国学人思考的问题。在对各个理论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后,对"隔"与"不隔"作出综合的界定,并根据现代理论语境,尤其是在接受美学背景下做简要的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