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二年,我们曾经讨论过“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这个话题。意在如何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能具备全面正确认知媒介、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媒介、能够科学管理媒介的素养。还要求各级广播电视媒体主动向领导干部做一些现代媒介知识的推介工作,让他们以合格的“媒介使用者”和“媒介管理者”的姿态更加重视运用、  相似文献   

2.
“身体”问题是对“现代化—现代性”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反思之后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论域.事实上人类在近现代媒介技术产生之前,主要以身体为媒介实现人与自身及周边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在媒介技术形态异常丰富的现代社会,图像、影像传播再次突显了人类身体及身体语言、身体媒介的重要性,身体媒介的原初性也应在媒介传播研究中被强调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现代媒介构成足以渗透和影响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媒介环境”的今天,媒介素养不仅成为广大普通受众了解大众  相似文献   

4.
媒介是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救性”特征和“人性化”趋向是媒介自身进化的两大根本属性,这也就决定了人类文化出版在经历了最初原生态的“按需出版”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商业出版”之后,必然回归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更高级形态的“按需出版”.这是因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媒介形态如何变换,文化出版的根本使命必然是:利用最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按需出版”既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显然也是现代出版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路径催生的技术化媒介名词。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进步,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电视新闻,愈发依赖个体化的技术延展以显示本我的意义存在。基于此,如何认识并驾驭技术包围的“媒介控”,重塑电视这一优势媒介的新闻传播价值,成为新闻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这需要客观辨识技术环境的变化以及建立以“客户端”、“屏外人”、“故事性”等为表征的符合现代受众“接受习惯”的传播思维。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化”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判断乃至行动,都会受到媒介的影响。“客观现实-媒介现实- 受众的心理现实”是传播学的核心命题,也就是说, 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媒介现实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7.
吴婷 《新闻知识》2006,(3):77-78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衍生于“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是7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批判性研究的产物。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早期学者们从政治、经济等制度语境下进行研究;至上个世纪90年代,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用文化的话语分析“媒介帝国主义”,他否定了现代  相似文献   

8.
当下,各种书报刊对“媒介”“媒体”“传媒”“大众传媒”这些词语的使用, 并未对其内涵和外延作出仔细甄别,因此就有了“网络是第四媒体”之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对“媒介”、“媒体”、“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界定 广义的“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它可以是我们面对面交流时声波传动所依载的空气,可以是风媒植物传粉时承载花粉的风,也可以是岩壁上雕刻的花纹、龟骨上刻划的记号。传播学著作中广义的“煤介”,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  相似文献   

9.
何道宽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译介人,刘海龙、胡翼青是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学科领航人。本研究基于对三位学者的访谈,从媒介环境学的译介、学科流变及对未来的学科想象三方面考察该学派在中国的学科边界问题。该访谈实质上是对媒介环境学在后现代思潮下的边界“内爆”,及对传播学学科“规训”的一种回望及省思。正所谓不破不立,文章在借鉴诸多媒介研究领航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汉语世界的媒介环境学研究应打破传统的将媒介作为环境的单一研究视野,发展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观、“媒介即是膜”“媒介即中介”等多种面向的学术脉络,最终使该学派从“走进”传播学迈向“走出”传播学,进入更加广阔的跨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国内外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至上世纪末期,我国传媒业掀起了以组建集团和媒介购并为主要方式的战略整合热潮,通过一系列改革,各媒介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并且“企业化”管理思路日渐明晰,基本上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运行。但近几年来,各媒介企业又在“做大”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整合,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实现“做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伟国 《新闻界》2005,(1):28-29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一)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始于1997年。当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1期上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该文追溯了“媒介教育”这个概念在西方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了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文中“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即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现代媒介将新闻事实经过自己的“再构建,,后才传达给受众,并主导意见市场。受众接触的是‘‘媒介环境”中新闻事实的信息而不是事实本身。这使媒介对新闻事实的议题建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纽约时报》对“神舟”五号的报道过程分析媒介的议题建构。  相似文献   

13.
对于“媒介”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机械中转站,就不仅低估了“媒介”的文化力量,也抽掉了支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根脊梁。简单的解释显然不能帮助我们清晰认识“媒介”的组织构成,也不能帮助我们深入透视其文化属性和社会意义,我们需要对“媒介”进行更细致而客观的观察,需要更有力度和深度的剖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俊博士编著的《媒介新闻评论学》才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媒介”是符号的策划、生产、流通等一系列运作过程,那么“新闻评论”就是符号的再生产再加工的过程。“新闻”本身是以各…  相似文献   

14.
马敏杰 《新闻世界》2008,(10):21-22
经过长达7年的准备与宣传,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在长迭16天的比赛中,各国运动健儿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画卷。作为媒介研究人员,在观赏精彩比赛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代奥运会已经不单纯是体育场内的赛事,而是被传媒界塑造成为全球皆知的“媒介事件”。本文就对奥运报道的相关因素进行剖析,从而为大家展示现代奥运会的“媒介事件”本质。  相似文献   

15.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16.
刘洁 《现代传播》2006,(3):153-155
中国媒介产业多年来按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资源,媒介产业布局形成了“井”字结构、平行结构和倾斜式结构。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有数个媒介产业增长极,但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没有起到对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应采取“同中求异”的差别化战略和“异中求同”的重点突破战略,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媒介产业区域联合,打通扩散通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中国媒介产业布局结构1·“井”字结构:行政区划条块分割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媒介产业布局,条块分割严重,形成“四纵”、“四横”组成的产业“井…  相似文献   

17.
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在相关专业领域使用媒介时,它就变成专业词汇了,也就是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媒介自诞生之日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法律体系和制度的关照。法律本身存在的客观理性对任何社会形态都形成必要的张力。而关注法律的建立健全早已成为民主社会、国家的惯常思维。当把这一责任赋予现代媒介时,公众所期望的不只是“听到响声”,而更愿意“看到动静”。  相似文献   

19.
黄永康 《青年记者》2022,(18):77-78
传统媒体向现代融媒体积极转变,城市由“管理”向“治理”全面转型,新的媒介日益具备服务提供者、关系建构者、社会整合者的功能,在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学(或新闻学)的两个术语。所谓术语,就是各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俗称“行话”。每一个术语都有确切的含义。“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