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考察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有着强烈的“述志”倾向。概言之,这种“述志”倾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就他传理论而言,林语堂极为强调“个人笔调”。同时,他还倡导他传文创作应多采用“轶事”,使用“描写”手法,且应入“幽默”进“他传”。其二,就他传之创作缘起而言,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主要是基于一种喜爱,又或者说是一种自娱自乐。其三,就他传传主之形象塑造而言,林语堂笔下的他传传主们大都符合他对“理想个人”的设想——“充满性灵有趣的个人”。  相似文献   

2.
愤童     
“愤青”的“愤”指愤世嫉俗,叫他走东他走西,叫他打狗他撵鸡,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青”,是青年,多指70年代落地的,80年代的就叫“愤少”,俺们90年代的就叫“愤童”了。我们班的“愤童”并不干瘦,说起话来并没有把唾沫喷到人脸上,也不会在作文里大骂:“红嘴唇的娼妇!”但是……他是愤怒着的。“愤童”是童星星,他肥到痴肥的境界,体育课上,每每看到他摇摇摆摆地出现在卷起的尘土最后面时,我们总要对他的卖力“演出”指指点点。我夸他:“你可真是艰苦朴素,连裤子都是自己家做的。”他翻了翻眼睛,似乎没听见,走了。我恍然…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4.
佚名 《老年教育》2006,(10):20-20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不恭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有个小孩叫全全,却有个外号叫“半半”。有一天,“半半”吃饭了,但只吃一半。吃了的一半对碗里的一半说:“球场上见。”话没说完,“半半”到了球场上,但他只踢了半场,踢了的半场对另半场说:“书桌上见。”话刚说完,“半半”开始写作业,但他只写了一半。写好的一半对剩下的一半说:“厨房里见。”一转眼,“半半”又到了厨房里,原来,剩在碗里的那一半饭在喊他吃饭哩。吃完了这一半饭,他开始洗手,但他只洗一半。洗完的一半对另一半说:“动物园见。”这回,剩下的那一半可不同意了,在他身后哗啦哗啦地喊:“喂!水龙头没关呢!…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校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其对学校的管理之中。新理念下的校长,其角色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他不仅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而且是“学科专家”“教师的朋友与知己”等等。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校长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回首又见他     
“他从来都是用纱布蒙着脸的。”“是吗?”“他告诉我说因为他从小就染上一种怪病,脸上长满了水壳疮。”“那你为什么还和他在一起?”“那时候小嘛,大家相识也是一种缘。何况他露出的眼睛好大好漂亮,他说这种疮是有20%的可能性医好的。”“那他为什么不去医?”“嗯……他穷,家里没有钱,所以他根本没什么朋友。但我从来不嫌弃他,也许是因为对他同情,也许是因为他的眼睛……”“然后呢?”“然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我们虽然当时很幼稚,但是谁也离不开谁。直到有一天,我妈妈开始干涉我们,说什么‘男生女生之间交往不应该太多,…  相似文献   

8.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3,(36):54-55,58
薛法根对某些“时尚”的教育口号保持着一种本能的警惕,比如对“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句话,他就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匠”者有“绝活”,有“匠心”。他说:“没有一点‘匠’的技艺、‘匠’的心思,却是难以做一个好教师的。”  相似文献   

9.
从坚守启蒙到倡导“新国学”,王富仁先生的学术追求形成了他特有的“变”与“不变”。变化的是他对十余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发展种种问题的新的思考,是他对各种挑战的回应,而不变的则是他对“五四”启蒙文化传统对现代知识分子历史使命的体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他呀,上课东张西望,下了课不好好做作业,真是讨厌!”“他,思维慢,一道题教了六七遍也不会,谁教到他谁倒霉!”“他,不去惹事就好了!”……假如让我们谈谈对班中“差生”的印象,我想90%的教师都会这样说。也许,这位“差生”还有优点。那也只是跟在“不过”后面的“尾词”:“不过,他劳动还是蛮积极的。”以前,我也曾如此评价“差生”,可黄让我彻底改变了。  相似文献   

11.
凡事都要寻根究底,虽不免有“胶柱效瑟”之迂,但对侦察破案、搞科研做学问来说不可不如此Q“寻根究底”是一种思维方法,它的特点在于穷追不舍,根据现象求本质,最后弄个水落石出。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为例,他一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始终运用了“寻根究底”这种思维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发育迟缓,四、五岁时还不会说多,人称他是“低能儿”。上小学时他的绰号叶“‘老实头’”,因此成绩老上不去。中学成绩依然不佳,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生性孤僻,智力迟钝。。,”尽管如此,他的数学成绩却是出类拔草。他没能考取大学,然而他对这些…  相似文献   

12.
浩然先生于2008年2月20日去世了,直到他昏迷为止,他也不承认“文革”是“浩劫”。他认为“又没有烧杀抢掠的战争,怎么能说是‘浩劫’呢?”其实,他给浩劫定义的“烧杀抢掠”,在“文革”中都严重地存在。武斗的枪炮已经在全国都打响了,他囿于对“文革”的好感而视而不见罢了!  相似文献   

13.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但是,他的“确然性”追求却存在着将哲学的“确然性”与科学的“确然性”简单等同的方向性错误。  相似文献   

14.
[“给”与“拿”]杰克有一位爱钱如命的朋友,有进无出,从不给人一点东西。一天,他同朋友们在河边走着,突然滑进河里了。朋友们都跑过去救他,其中有一个人跪在地上,伸出手并大声喊道:“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可是吝啬鬼宁愿给水淹得两眼发白,就是不肯将手伸出来。这时,杰克走过来喊道:“拿着我的手,我拉你上来。”吝啬鬼一听,马上就伸出手,杰克与众人立即将他拉出了水面。“你们不了解我这位朋友。”事后,杰克对众人说,“当你对他‘给’时,他无动于衷,如果你对他说‘拿’时,他就来劲了。”(“给”与“拿”一出一进…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的个性、家长制及其形成原因朱洪陈独秀是一个“对一得一失都喜怒形诸颜色”的人,他的朋友、同志、敌人对他的个性均洞若观火,以至朋友畏他、疏远他,但不记恨他;同志气他、开除他,但不断其后路;敌人抓他、关他,但不杀他。陈独秀个性总括起来是“倔”、“偏”...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一生是爱恨交织的一生。他痛心于国人的“瞒和骗”,批判他们麻木地追求“圆满”;但同时,他深爱着我们这个民族,他不愿看到国人悲苦的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灰暗。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有时使用“曲笔”去添加“圆满”。鲁迅对待“圆满”的矛盾心态,形成了他部分小说与杂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慧童巧对联     
解(xiè)缙(jìn)九岁时,有一天午后,他跟父亲到江边去游泳。他父亲随手把脱下的衣服挂在一棵老树的枝桠上,顺口出了一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要他对下联。解缙看看一望无际的江面,想了一想,高兴地对(责任编辑:赖庆安)(插图:李琳)江面,想了一想,高兴地对父亲说:“下联有了!”于是他面对江水,高声朗诵了起来:“万里长江作浴盆。”你看,“万里”对“千年”,“长江”对“老树”,“作浴盆”对“当衣架”,多么有气派,又多么工整,好一副对联!董(qǐ)小时候,有一次,他跟父亲的朋友乘船,这位老伯伯特意出…  相似文献   

18.
变向家长送“棍子”为送“温暖”赵敬惠“报告”,随着话音一个女生来到办公室哭着对我说,她不小心撞了杨兆亮一下,结果被他拳打脚踢。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径直来到教室找他“算账”。教室里没人,他早跑了,还让同桌为他请“病假”。我更生气了,做错了事还要逃学,这...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给魏书生换一种说洁在语文教学领域,魏书生已经被看作是个“奇人”。他的“奇”体现在哪里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看,在于“巧谋”。其一,在人生隙缝中,他练就了“游刃有余”的本领。他特别强调他所善于处理的“关系”:①和社会的关系。他对社会采取了...  相似文献   

20.
“言”与“行”,是孔子对人们立身处世中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的指导性原则和主张。关于言,他认为,要“慎于言”,“言必有中”,“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足言语得当的前提,说话要讲究文采,反对花言巧语。关于行,他主张“敏于行”,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行的目的是推行和实践他所提出的观念、原则和道德伦理规范。“言”与“行”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但更强调和重视“行”,表现了他实践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