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素质要求,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在这方面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从认知和内化两个方面,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不同侧面实施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我国创新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其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化学学习兴趣培养过程的思考和对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方法的讨论,谈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英语教育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尝试从以测促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多项匹配题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在介绍英语测试多项匹配题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4个典型匹配任务为例,从测量目标、任务特征、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指出多项匹配题在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美娟 《丽水学院学报》2010,32(1):99-101,110
普通话学习是一项技能性训练,学习者能否在认知和行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将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任务,重视研究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并能自觉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同时注意调控非智力因素,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对学习者思维水平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study of 12 graduat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ruggles to adapt to new multicultural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s. The focus is on how they dealt with diversity while struggling to succeed academically and how, although experiencing numerous disorienting dilemmas, students did not critically reflect on their meaning-mak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7.
李宁  王宁 《江苏高教》2020,(1):94-101
伴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变革的加速到来,当代社会与经济复杂度日益加深。社会对于个体能力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升级,特别是创新能力备受关注。大学教育作为为社会营造创新氛围,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社会化历程,其理念和方法的选择尤显重要。文章尝试从社会语义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解读出发,基于社会认知、系统统合以及心智发展的视角,就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构建的逻辑机理展开理论探讨,进而结合实践从教师的角色与任务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参与等层面,对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创新能力构建的实现途径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授是大学学术水平的主要决定,是大学力量与声誉的象征。大学教授大致有“专家型”、“学型”、“大师型”三种类型。现代的大学教授应具备: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在学术前沿领域开拓进取;以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健康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确立的学术自由与终身教授制成为美国学术界的公认法则。它维护了大学教师集团的利益,也促成了美国社会对学术自由的重视和追求,提升了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本文从政治民主文化的角度对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进行解读,认为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创建和发展根植于美国特有的政治民主文化,利益集团的成熟以及美国法律制度是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功效得以发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莉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4):68-69,1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与汉族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全文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出发,探讨了培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竞争能力的意义和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性教改策略,它强调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价值,强调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追求.同时,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basic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ublic's image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compared to other professional groups.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by telephone to a random sample of 150 residents of a southern metropolitan area. Respondents were asked to evaluate seven professions on : (1) social standing (prestige), (2) honesty and ethical standards, (3) importance to society and nation, and (4) interesting and challenging occupation. Overall ratings indicate that university professors were rat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doctors, dentists, pharmacists, and clergy, the same as lawyers, and higher than bankers. Cross tabulations of respondents by income, age, education, and sex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ings of university professor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that this relatively low opinion of professors is a view shared by all subgroups of respondents.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探讨大学中教授精神分析与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人员必须深思的两个命题:(1)精神分析是一系列随着临床经验演化的知识,而非一套固定僵化的临床技术。(2)基于以上命题,精神分析知识的传递模式必然迥异于大学中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传递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贯通性,它既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其基础与养成教育规律探索的结果.要根本解决高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制约性因素,就是要优化与融通制度文化,推进大学生制度化建设;要重新审视与革新大学理念,培育大学人文精神,调适与整合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校淘汰机制在促进大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最为普遍和严峻的课题.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弱化了学生的苦读意识,部分学生奋斗目标模糊、缺乏专业兴趣以及高校间缺乏顺畅的退出机制.因而高校采取淘汰机制对大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可以起到激发作用.在借鉴欧美大学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应从观念上明白建立淘汰机制的必要性,要有自由竞争的理念,要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习动因分析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的学习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显而易见,对培养质量也起到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目标,主体意识薄弱.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和激发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状态,促使外在的资源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内化为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协作精神及培养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正确理解大学生协作精神的涵义及内容,分析它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阐释了志愿服务具有的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等伦理特征。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道德认识水平,丰富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责任,发展道德智慧,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更好地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理解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坚持量力性原则,注意利他性动机与利己性动机的结合,因势利导,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调动求知需求、创设适宜情境 ,提高参与程度、采用计算机等新技术、提供应用数学的机会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论述了改善数学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Adventure Learning: Transformative hybrid online education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Adventure learning (AL) is a hybrid distance education approach tha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real‐world issues through authentic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is article defines this online distance education approach, outlines an AL framework, and showcases an AL archetype. In AL environments, classroom teachers are not positioned in the role of teacher/facilitator/designer in the online learning spaces. AL online spaces are collaborative spaces where students, teachers, subject experts, and AL team member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these are community spaces where traditional hierarchical classroom roles are blurred. Students' roles transform due to the flexibility and design of the 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s they move from student to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providing for new way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