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树和动物崇拜是白马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在白马人精神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极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生存环境加剧了白马人对山、树和动物等生存资源的依赖,而正是这一依赖孕育了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意识。虽然,在白马人的山、树和动物崇拜的具体实践中从未提及"环境意识"这一概念,但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客观上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白马人”?这是一个为许多人所忽视,然而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当说是认识“白马人”民俗文化的前提,也是开展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的理论依据。“白马人”就是一个自周秦以来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即白马语、共同地域即西汉水流域至白水江流域甘川居住地、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音乐、舞蹈、宗教崇拜、丧葬、婚俗等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特别而又稳定的共同体。“白马人”已经具备现代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点。对“白马人”概念进行考察、辨析,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白马人”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白马人”就是一个自周秦以来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即白马语、共同地域即西汉水至白水江流域甘川居住地、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音乐、舞蹈、宗教崇拜、丧葬、婚俗等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特别而又稳定的共同体。“白马人”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点。对与“白马人”相异的诸多概念进行考察、辨析,有利于廓清与“白马人”概念相关的一些意义外延,提高人们对“白马人”概念的认识程度。在此基础上,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中一些认识问题也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彝语支民族与古代氐羌人有渊源关系。在上古汉文文献记载中其文化明显表现出崇拜火,这种崇拜火的文化现象后来在彝语支民族中反映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火葬、火把节、火禁忌等都是彝语支民族的尚火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5.
作为彝族文化中重要的两种自然崇拜现象,水与火对彝族的日常生活、观念信仰产生着重要作用。文章试通过对彝族文献和习俗中的水火崇拜现象的哲学解析,揭示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彝族辩证统一的阴阳观念。  相似文献   

6.
畲民对火有一种特殊的敬畏与崇拜之情,这种意识渗透于畲民的思维模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之中。畲民现实生活中对火的依赖,使其对火产生了崇拜情结。畲民的火崇拜情结在传统祭祀、巫术、民间文学中巩固升华。  相似文献   

7.
朱茂昌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7):26-29,76
彝族是一个山地民族。千百年来的山地农业劳动实践和深山生活使彝族深深地认识到火对生活的重要性和火对生活的危害性。在这样深刻认识和互动中形成了彝族对火的崇拜和对火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有关“白马人”重大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突破:从根本上解答了其族缘、族属等方面的主要疑问,基本完成了对其宗教崇拜、信仰特征、语言、歌舞形式的调查研究.通过对“白马人”社会状况、社会变化以及民族文化、民族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有力证实了其独特性和独立性,增进了人们对该民族更深刻的认识;但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应当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灶神信仰普遍存在于中国各民族的生活当中,灶神信仰与先民对火的崇拜密不可分,由最初对火的超自然崇拜发展到现在的俗性崇拜。土家族也信奉灶神,其形象多为灶神公公和灶神婆婆。土家族主要在年节中祭祀灶神,分为送灶神上天和接灶神下凡间。土家族的灶神信仰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0.
做客彝家     
彝族是一个很神秘的民族。这个崇拜虎、崇拜火、崇拜太阳图腾的民族让我深感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彝乡,走进了彝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傩祭祀仪式遗存,祭祀以驱鬼逐役、酬神纳吉为目的,围绕逐家串户跳池哥昼傩舞的方式进行,具有浓郁的原始特性和民族特色。作为祭祀仪式表征符号的池哥昼傩舞,古朴、原始,以其丰富的表演形态和风格全方位地透析出无文字民族独有的聚合信仰、娱人娱神、以舞叙事、重温历史等多重文化特性,是研究白马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2.
高峰彝族火把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化符号,它以祭祖祭天、祭火送火,驱邪撵鬼为核心,以大刀舞、傩仪祭祀、狂欢歌舞等表现形式烘托节日气氛,是高峰彝族人民对天、地、神、火等原始崇拜的具象行为的世代传承。笔者于2011年7月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高峰乡大、小花箐村火把节祭火仪式中的大刀舞进行了调查,试图将大刀舞放在民族学视野中,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白马人系古代氐人的后裔,陇南白马人主要聚居区在甘肃文县铁楼乡的白马河流域,其现存傩舞戏形式丰富多样,重要种类“池哥昼”、“麻昼”和“甘昼”等展示了其文化的典型性、原始性和稀有性.最具代表性的傩舞戏“池哥昼”人物内涵源于父系氏族公社初期炎帝时代的刑天,与商周时期的雕题风俗有关.在春秋时期或略早形成氐羌三眼神土伯、二郎神崇拜的同时,融合殷周傩仪四目神(黄金四目)造就出傩舞戏形式并随之演进,延及明清至今,但傩舞戏扮相和表演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从彝族对火的崇拜以及火纹样在服饰上的应用来阐述相关的火镰纹、太阳纹及铜鼓纹的类型,在火图纹的类型、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上探讨了彝族服饰火纹样的民族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文化视角观照,白马湖作家群的崛起,既是一种与"五四"启蒙语境有关的文学现象,更是一种区域文化原型影响下的文化现象。浙东文化与白马湖作家群创作风格之生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浙东文化的"刚性"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为人生"立场的形成,浙东文化"经世致用"的特性对白马湖作家群"平民启蒙主义"理念的生成,浙东文化的另一面"超脱空灵"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浙东文化"开拓创新"的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的散文创作"创新"的特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