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麹氏高昌时期的赋役制度,史文缺略,难知其详。赖有吐鲁番出土的一批文书,留下了当时高昌征纳租、调、力役的不少具体资料。学术界已有同志据以推寻考核,初步理出了端绪(卢开万《试论麯氏高昌时期的赋役制度》,载武汉大学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郑学檬《十六国至麯氏王朝时期高昌使用银钱的情况研究》,载厦门大学《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但“麹氏  相似文献   

2.
近检读有关史籍和《吐鲁番出土文书》(以下简称《文书》)、吐鲁番出土墓志墓表资料以及有关史家学术论文,发现曲氏高昌王国令尹、府与公等问题,值得一议。这对研究立国于吐鲁番地区,时间近140年的高昌王国历史不无好处。因这两个问题互不关连,意见极不成熟,不成长篇,故名杂谈。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文书问世以来,吐鲁番历史的研究获得学界高度重视。有关高昌的历史研究成为长期的一个研究热点,深入与系统的研究都有极大进步。文章专就高昌的一种高级职务进行讨论,这就是绾曹郎中。绾曹郎中是麴氏高昌国(502—640)的一个重要官员,但是传世史籍对此一律缺载,仅有《新唐书·高昌传》提过这个名词而已。文章结合吐鲁番出土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作探讨。关于绾曹郎中的两种定位——宰相还是副相问题上,文章倾向后者,并有所论证。对于担任此职的人物进行了梳理并对于这个制度的来源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县高昌故城附近,有大量古墓,埋葬着从东晋至唐朝初期,即公元4至8世纪,在当地(先后建制为高昌郡、高昌国、西州)生活过的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考古工作者们,从这些古墓中发掘出了不少用纸书写的汉文资料。其中有一类文书,记载死者随葬衣物的名称和数量,被《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称为随葬衣物疏,分别收载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至第六册,合计共有51件。据侯灿先生查考,加上前人所得的7件,传世的吐鲁番古墓随葬衣物流共为58件①。当代若干中外学者对这些衣物流进行研究,已发表不少论文。本人承蒙侯灿先生惠示其手抄…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无半古城考钟兴麒无半城,为高昌王国时期无半县的治所。吐鲁番出土文书TAM89《检校失奴事符》中有“无半县”。《太平广记》卷81云:“蒲桃,林者皮薄味美,无半者皮厚味苦。”有关无半县城具体方位,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略有记述:玄癸由高昌国都城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夏田契、破用账等官私文书的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从土地产能角度来考察麴氏高昌国常田、薄田、部田的划分细则,薄田折算问题以及文书中出现的上价、中价、下价土地的分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昌主客长史阴尚口造寺碑》,是1904年德国第二次探险团的冯·勒柯克氏在吐鲁番探险时于高昌故城中掘得,再运往柏林德国人类学博物馆的。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战火。此碑出土后鲜为人知,八十多年来据笔者所见,只有三人作过简略考释和介绍:一为日本内滕湖南先生,他的考介刊于1929年弘文堂出版的《读史丛录》一书“近获的二三件史料”一文中;一为我国  相似文献   

8.
以十六国至高昌王国时期的出土书为重点,兼及吐鲁番同时期古墓葬出土的丝织物,探讨了十六国以来高昌丝织业大发展的原因。对其特殊的时代机遇作了揭示,对作为丝织业发展基础的广大蚕桑织造户的状况及其与官府的关系作了研究。同时对高昌本地制作波斯锦等“胡锦”外销产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文书     
一吐鲁番文书的定义和时代背景吐鲁番文书,指的是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古代汉文写纸,时代大致从四世纪后半叶至八世纪后半叶,即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唐代中期。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所以也有人称吐鲁番文书为“高昌文书”。根据我国文献记载,最早定居在这里的是“车师人”。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政府以郑吉为西域都护,在高昌置戊己校尉,驻吏卒屯戍。东晋咸和二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17,(第4)
正(一)人名与书名问题《敦煌研究》第25页“宫治照”(宫治昭)(1);第65、69页“陶毂”(陶榖);第98页“《吐鲁番出土文书》(二)”(“二”当作“贰”,《吐鲁番出土文书》有两种,一种是录文本,32开,编号一至十册;一种是图文本,8开,编号壹至肆册)。(二)引用文献的时间问题《敦煌研究》第20页“公元131年西秦灭亡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人名与书名问题《敦煌研究》第25页“宫治照”(宫治昭)(1);第65、69页“陶毂”(陶榖);第98页“《吐鲁番出土文书》(二)”(“二”当作“贰”,《吐鲁番出土文书》有两种,一种是录文本,32开,编号一至十册;一种是图文本,8开,编号壹至肆册)。(二)引用文献的时间问题《敦煌研究》第20页“公元131年西秦灭亡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文书所反映的高昌物价与货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高昌地区(吐鲁番盆地一带)位处西域的北道冲要,中国和西方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正从此处经过。六至八世纪中叶,麴氏王国与唐朝政府统治当地期间,那里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逐渐成为西北边疆的一个军事、政治和商业中心。解放后,吐鲁番县陆续出土了大量晋至唐代文书,可以供我们研究上述阶段当地货币经济的有关情况;下面先对几种主要商品的价格加以辨析,请各位师友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3.
北凉缘禾年号,在史籍文献上不见记载,而在考古资料中不断出现。1981年《新疆社会科学》创刊号上刊载侯灿同志《北凉缘禾年号考》一文,对已出现在考古资料中的缘禾年号,结合有关史籍记载,综合各家说法作了比较全面的考述,值得重视。侯文从姓氏,政权建号,石刻和文书所属地望等方面,认定“缘禾”为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所有;又从干支排列顺序,认为“缘禾”为沮渠氏北凉第二个王沮渠牧犍使用;同时,更进一步从北魏与北凉在一定时期内的宗主与藩属关系,指出了北凉“缘禾”年号与北魏太武帝的“延和”同音相似的关系。这些意见,对研究十六国、北朝时期历史是有益的。近读1983年《文物》第一期吐鲁番文  相似文献   

14.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魏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三秦和五凉等小王朝所统治。这些王朝的统治者们大多提倡和信奉佛教,麦积山、炳灵寺、莫高窟及其他河西诸石窟寺相继于前秦,后秦,西秦和北凉时期开创。公元386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建立了北魏王朝。北魏王朝统治的一个多世纪中,北方的佛教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至魏孝文帝时,“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两千余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本文三处引  相似文献   

15.
北凉石塔分期试论殷光明我国目前已知北凉石塔共有14座,发现于属北凉时期的河西走廊及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地区二座:宋庆石塔和吐鲁番小塔。德人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于1902—1905年之间,在高昌故城发现,其中宋庆塔出土于“可汗宫殿”的一个寺庙废墟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吐鲁番博物馆藏《贞元六年造窟功德记》为中心,首先重新拟定碑名、录文并分别不同时期的题刻次第;其次,结合碑记与现存石窟寺遗址情况,探讨高昌地面佛寺与石窟寺在功能层面的关联。最后,将柏孜克里克前回鹘时代的洞窟遗迹与相关碑记、文书提供的窟院线索整合分析,尝试探讨唐西州时期宁戎窟寺的寺院营造与布局情况。  相似文献   

17.
侯灿先生的《高昌楼兰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是近年来丝绸之路研究国际性热潮中由我国学者完成的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该书收录了侯灿先生最近几年研究高昌、楼兰地区的一部分论文,它既反映了作者所走过的治学道路,也足以代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汉晋时期高昌、楼兰研究的最高水平。限于篇幅,仅就《论集》中研究比较深入的几个论题及观点作一简要介绍,看是否言之过当。1,关于《麴氏高昌王国官制研究》。麴氏高昌王国的官制,《梁书》、《周书》的《高昌传》及《北史·西域传》均有简略记述,但讹脱漏误较多。中外学者根据吐鲁番出土的  相似文献   

18.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第 1至第 10册中多次出现 ,是十六国、高昌、唐代中期以前吐鲁番地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主要用作食物及马料等。从晋到唐中期 ,其种植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 ,并由人所食用的一种粮食逐渐为牲畜饲料 ,这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及社会局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出土租佃与买卖葡萄园券契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园的租佃与买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产物。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11件以葡萄园券契命名的葡萄园租佃与买卖文书。这些券契对于研究高昌国和唐初西州时期葡萄园租佃与买卖情况,乃至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问题,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新出土“北凉缘禾二年(433)高昌郡高宁县赵货母子冥讼文书”中用语涵义及内容予以考释,并围绕文书所见六朝时人丧葬礼俗及宗教信仰,结合有关道教文献对其文化背景加以探讨。客观说,这份冥讼文书实际上是在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共同影响下的一种产物,据其内容则反映出道教初传河西地区的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