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是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年。在首次实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招生单位能够从国家战略和大局的高度,认真执行招生计划。招生录取工作,充分考虑考生成绩,注重国家大局的需要,做到保证学生入学质量,为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骨干人才迈出了重要而关键的第一步。精心组织是做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保障。2005年 ̄2006年,在全国6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完成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近65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20余人,这项惠及广大少数民族和民…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三种具体政策类型。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可以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解析,其现实依据包括西部和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西部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存量少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方法: 研究生招生的年度计划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衔下达.教育部制定招生政策、办法并进行宏观政策指导,各级高教行政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分级管理,具体组织实施.按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来源不同招生类别分为三种:国家财政拨款的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单位出培养经费的委托培养研究生和招生单位自筹经费的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兼读研究生两种.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研究生毕业分配情况看,主要流向是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自愿去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为数不多。以中央民族学院为例,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到1989年底,已培养出176名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班),其中在北京市属单位和国家机关就业的达13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7%。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了实现按需招生、按需培养、按需分配的目标,国家教委在研究生招生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85年开始招收委托培养生  相似文献   

5.
武汉大学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500人,各培养单位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计划和考试情况将作适当调整。入学形式有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统考和联考。实行弹性学制,学制2-3年。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计划(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培养能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以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已经顺利地实施了8年,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贡献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单位、委托单位、地方与国家多方受益,多赢效应已经形成。但在考生入口、培养过程、毕业生出口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与培养单位可采取相应措施,使"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民族发展之路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教育部消息,11月,我国200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全面开始,2002年全国将继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将加大招生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适当加快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0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对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工(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不再限制;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外语科  相似文献   

8.
信息     
教育部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对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从2004年起,考生报考时不再出示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报名登记表中不再要求考生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产生问题由其双方依法自行处理;体检标准由统一指令性要求改为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并明确要求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教育部对参加统一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与非应届毕业生制定同样的进入复试最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特点是:招生单位在科目设置、命题和考试组织上拥有较高的自主权;考试内容与研究生学习阶段的要求紧密相联。据此,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得出的启示是:考试自主权可适当由各招生单位把握;考试内容应加强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密切度,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正确的的办学方向,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广西柳州民族高中创建于1980年,67.5%的学生来自壮、苗、瑶、侗、仫佬等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作为民族地区的一所重点中学,我校在建校伊始就树立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想。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确保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学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特殊的招生政策,即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农业人口,面向贫困山区,把招生指标分配到县。对空白乡、受援乡的考生适当降分录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乡村寨,学校更是重点关照、重点扶助,使不少边远…  相似文献   

11.
从政策学视角看,"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长期坚持的一项总政策.它的形成经历了政策问题建构、政策规划和政策合法化三个过程.尽管在执行它的过程中出现过曲折,但它仍是我们党从具体国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以党的政策为载体成功解决了建国初期遇到的社会问题的光辉典范.从政策学视角对它进行读解,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制定政策时,务必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大众教育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组成部分。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大众化使命既要充分重视大众主体的生存状况和需求方向,树立智力多元的人才观,坚持教育的多样性和学习制度的弹性化,努力推进“双证”的互补与融通,更要通过投资改革、收费政策、招生政策等体现教育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发展的积累性和延续性决定了中国文化要走向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不能割断民族历史;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又是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这决定了固守或复归传统文化同样无法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只能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正处于自我否定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以现代化的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坚持“双百”方针,着眼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生长与融合。当代新儒家认为传统文化本原圆满,外用不足,主张“返本开新”,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强劲,高学历人才成倍增长,这些高学历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却缺乏实践操作技能。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国家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异常之高,与此同时,国家加点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2017年,李克强总理强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中国化”的实践,找到适合我国高等艺术类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人才素质,因此也关系民族未来的重要工作,高校教育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提高认识,要明确其首要任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要建设高水平的政工队伍,要优化育人环境,要创造新的载体,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要研究新形式下的新课题,只有做好以上这些工作,才能更深入、更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环境中,面对机遇与挑战,怎样寻求发展,使之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我国文化而言,只有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维护文化的民族性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民族文化自身进行优胜劣汰的同时,关注实际,开拓创新,并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认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还应注意与“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而教学方法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等综合考虑,并且在具体工作中正确理解、科学实施,才能对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人才高地,而不仅仅是基地;大学是精神家园,而不仅仅是校园;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大学之所以要有精神,是因为大学是"成人之学",大学要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标和风范.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导致高校人才市场出现人才评选已显频繁、人才头衔几近泛滥、人才流动产生失序、学术失德事件频出等不良现象。究其缘由主要有三:一是高等教育政策的刺激,二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推动,三是人才自身发展的诉求。有效治理高校人才市场需从人才流动调控机制、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管理制度、人才薪酬制度、科研诚信制度以及学校战略引导等方面完善人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