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语言系统本身的发展来看,在一个社会阶段中,重要的概念、事物、关系、体系等都有最终被词化的倾向,即以独立的词项去承载其语义。因此,社会影响着语言,只有把语言置于动态的社会之中才能揭示语言的动态本质。  相似文献   

2.
魏晓艳 《学语文》2008,(1):47-47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一特点表现在词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往往都会反映到词汇中来。词汇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中,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历时变化,“平台”一词的意义变化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一特点表现和词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往往都会反映到词汇中来。词汇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中,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历时变化。“平台”一词的意义变化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词义也就随之发展变化. "土"和"洋"的意义因为与社会生活及人的认识直接关联,其词义变化相对而言便富有代表性.在语言的动态使用中, "土" "洋"的意义变化,不仅包括词的概念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的色彩意义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5.
称呼词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反映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称呼词的微妙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过程中,上下、敬谦、尊卑、权势与亲疏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称呼词的用法,阐述中西方称呼词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探讨称呼词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称呼词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反映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称呼词的微妙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过程中,上下、敬谦、尊卑、权势与亲疏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称呼词的用法,阐述中西方称呼词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探讨称呼词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导致和推动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也将随着使用它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而发展。词是构成语言的一个基本单位,词义随着社会诸方面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英语的词义也是这样。人们在使用词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时空和文化习俗等,对词的语义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把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出了评估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贡献度的概念,论证了历时与共时、词汇与语法和静态与动态参照系以及典内词重合度、典外词偏移曲线、表内词重合度、表外词偏移曲线、频度相似度、流通度、层级分布和典故化程度等八项参数指标,对文学语言规范化与语言应用研究新领域和文学家社会历史责任等,提出了客观、科学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动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专业各词向普通名词的转化,无一不对英语词的意义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英语词的旧词新义的来源,对研究世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引述英文、中文等语言输入、输出的借用词,以探讨由此产生的文化输入与输出,旨在说明语言发展的历史与人们所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阐述了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借用语的发展与消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汉语词汇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为新词汇激增,专业词语普通化以及许多旧词新用。这是由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多样化,以及人们的求简、喜新、崇拜的心理造成的,汉语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动态是语言的本性特征;语言应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马良 《现代语文》2006,(10):28-29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同语言的其它二要素--语音和语法相比,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词作为语言单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词的声音是其物质外壳,词的意义是词的内容,然而词义具有它的特殊性,也就是词在具体使用中其概念意义(静态意义)将会有一定变化,而我们在交际中使用的则是其动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其间,人们扬弃一些旧的词,又根据需要创造一些新的词。英语中的新词产生大多服从一些语法规则,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章拟从合成、派生、转化、缩略和拼缀五个方面说明英语语言的构词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的俄语,其主要变化表现在词汇方面。词汇是语言体系中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对社会变化的反映最敏感的部分,因此,词汇变化比较大,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或被替换;历史词获重生,消极词变积极词;旧词生新义;新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旧词新义这一现象深刻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从认知语言学有关的隐喻理论来看,它的产生、表现及其社会原因既有系统的内因,也有社会的外因。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旧词新义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得我们的语言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从而保持了社会和语言的同步。  相似文献   

16.
根据奈达对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分类方法,《孔乙己》中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可以分为物质类、社会类和语言类。从跨文化视角来看,《孔乙己》杨宪益译本中这三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各异:物质类文化负载词主要采取直译法;社会类文化负载词多用意译法;语言类文化负载词多用意译法加音译法。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和旧事物的逐渐消亡,都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同时,语言的动态发展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研究语言的发展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要动态和稳态相结合,正确看待语言中发展缓慢和发展迅速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路伟  张梅 《现代语文》2010,(7):75-79
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从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语言的变化来考查社会的变化。建国以来共召开过十届党代会,前四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召开的,后六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召开的。在前四届的主题报告中,“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而在后六届的主题报告中,“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这六个词的词频变化与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论述了词义在产生、繁衍、变化中所打上的民族文化属性的三个层次: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在词义中的融合性、民族文化使词义产生独特性、民族文化令同等内涵词义具有差异性。文中通过分析词的动态义与静态义的差异,指出词义中蕴含着语言系统的文化规则,这种文化规则使得词义具备了临时变化的可能性;词义静、动态差异在使用中还反映出社会交际的文化制约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语词都有音义的理由和来源,语词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