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之建 《班主任》2000,(6):28-28
“问题学生”传统的称谓是“差生”或“后进生”,具体说就是指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要求相悖,经常给学校、家庭带来麻烦的学生。这类学生在校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如教育不当,将会给社会留下隐患,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对研究、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上网成瘾有其特殊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在于社会、网络本身、家庭、教育及个人等方面.上网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会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随着第二性征和家庭、社会等的影响,学生的叛逆心理也在不断地滋长,表现在家庭里和父母的反抗,在学校里和老师的顶撞等,给学生家长带来了伤心,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良影响.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度过这段既特殊又“危险”的时期,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了巨大危害,给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当今强化管理、加强立法、制定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问题学生"是指长期以来在行为习惯上已形成不同程度的不良表现,从而引起学习上的严重困难,学校和家庭对其教育乏力,难以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给所在班级和学校带来严重影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人数不多,但其不良行为在同龄人中影响却很大,如果不采取措施而任其发展,将会给学生本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高职院“问题学生”这一现象,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高度重视并采取可行对策予以解决.学校应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询室两方面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普查和心理测试等手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要采取权威加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经常给问题学生以鼓励并和校方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问题学生的状况.社会要为在校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引导高职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减少“问题学生”,使“问题学生”逐步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丁开艳  毕婷  左强  丁丁 《教育》2009,(11):18-19
学生安全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学生伤亡给家长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学生安全迫在眉睫,学校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保护好每一个学生,将意外伤亡事故降到最低限度,甚至不发生,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网络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心理问题.除了需要社会、司法、学校、家庭各方面的教育保护外,网络少年族还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使自己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吴玉胜 《班主任》2006,(5):19-20
因特网给学生了解、认识、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但同时又给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因素比较复杂,在这篇文章里试作简要分析,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丁丁 《教育》2009,(31)
学生安全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学生伤亡给家长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学生安全迫在眉睫,学校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保护好每一个学生,将意外伤亡事故降到最低限度,甚至不发生,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学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但它需要得到社会、家庭和教师的正确引导.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意识到师生双方是完全平等的两个实践群体,并对学生有相应的了解和尊重,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文化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家庭经济收入、个人消费水平和家庭社会资源三个方面界定了贫困大学生的标准,即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000元、学生月消费水平不高于200元和基本没有能给自己完成大学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帮助的社会资源.根据上面的定义标准不难看出,贫困大学生在不能自食其力且需要付出较大经济开支和精力的大学生群体中,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心理和社会压力.也正是这些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工作、交友、就业,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学生离家出走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家庭和学校,也给社会带来不安.本文试图就学生出走的原因分析,说明心理教育盲点现象,以求引起全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不该有的心理压力,使得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厌学、辍学,成为学困生.分析这些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求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长期熏陶的结果.因此、中学德育应是一个联系社会、家庭与学生的开放系统.德育过程应是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实施统一影响的系统工程.研究优化育人环境.目的就是要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孙韬 《教学与管理》2021,(12):15-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物质条件的丰富,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家庭环境对于孩子行为与情感的塑造作用也不言而喻,从原生家庭入手探讨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会给亲子关系带来伤害,使问题学生心理焦虑及内心冲突加剧.本文结合原生家庭、家庭治疗、教育心理学等前沿观点,梳理问题学生的原生家庭情感模式,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促使其增加自我效能感,拥有幸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等多元化思想影响,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困惑,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给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要从德育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德育环境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出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遭受社会排斥的形式表现为经济排斥、同群排斥和心理排斥.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高度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融合状况,国家资助政策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合的有力途径,应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  相似文献   

19.
家庭体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发展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社会转型为家庭体育的发展带来重要契机,然而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家庭体育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家庭体育带来新的挑战,于是社会转型引发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进一步造就了不同阶层的家庭结构,反应到家庭体育上导致了家庭体育活动的阶层分化倾向.鉴于此,本文根据现今安徽省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特点,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不同阶层家庭体育形式存在的客观性,提出了发展家庭体育的建议和策略,以求能对安徽省家庭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困挠使部分学生形成心理障碍而惧怕上体育课.在体育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找到合适的调控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发展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