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婚姻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督教是在罗马帝国的下层民众中兴起的。作为对奴隶主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的极端批判,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在婚姻问题上,鼓吹独身主义。但西欧中世纪的教会不得不面对民众普遍结婚的现实,因此承认婚姻是一种仅次于独身的第二选择,并把婚姻视为圣事。为维护婚姻的神圣性,基督教制定了一整套婚姻伦理规范。这些规范有利于婚姻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能够被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3.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与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世纪基督教的主要活动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是基督教促成了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城市中行会组织的起源也有一部分的基督教教因素,而9—14世纪的教俗之争给城市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中世纪的反基督教、反教廷教会的异端运动也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并最终酝酿成为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宗法制度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他们的著作中曾多次指出古代和中世纪的世界很多民族存在着宗法制的家庭和宗法封建关系。然而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观点井未引越史学研究的足够重视,传统的观点是要么就承认东方世界有宗法制度,西方世界没有;要么就琏游牧  相似文献   

5.
论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精神禁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统治了整个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其支派天主教派向人们宣传上帝创造世界的世界观、赎罪救灵魂的人生观和博爱的伦理观。它用一整套教理教规束缚人的头脑和人身。教士由於帮助人拯救灵魂而取得特权,让人们屈服在教会的权威之下,连帝王也不例外。这种情况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督教的精神统治是当时西欧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十四、十五世纪社会情况发生变化,新阶级产生,民族国家形成。新兴阶级所发动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结束了封建天主教在文化上思想上的黑暗统治,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化倒退”在原因完全归处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化的主要继承,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有关“惩罚异端”的神学理论,世俗政权与教会联手对异端进行打压,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异端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运动,它与经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异端运动虽斗争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西欧中世纪的法律体系中基督教的因素无处不在,教父哲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承袭了希腊古典哲学中的法学思想,奠定了中世纪法理学的理论基础;教会法承袭了罗马法的原则;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为日耳曼人习惯法罩上了神圣的光环,增强了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文化是在古典文化衰落的前提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它吸收了古希罗马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古典传统的体现者,同时,基督教文化的兴起是一神教文化战胜多神教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宗教因素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使西欧社会呈现独特的发展特征。反映在法律特征上.一方面,教会发展出完备的教会法体系,使西欧社会呈现教俗二元法系共存。另一方面.法律制度本身同样可发现宗教渊源,宗教为法律提供执法的神圣基础。最后,宗教对法律的渗透,使法律具有信仰要素,法律功能得到完美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欧独特的宗教传统构成了西欧独特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中世纪文明既承接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传统,又开启了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它在消解古典文明使中世纪变得"黑暗"的同时,却又以潜伏着近代宪政民主、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明因子,把先贤创造的古典文明通过创造性转换传送到近代人手里,为作为近现代文明基础的宪政、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从而孕育了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复杂多样性、渗透交融性等鲜明的时代特点,思考科学技术介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必须针对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来把握,笔者认为,主要在弘扬科学精神,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实施科学管理工程;普及科学知识,实施智力开发工程;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等四个方面,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本身的系统性和结构性、上层建筑性、长期性、动态性、艰巨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等。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对动物词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故而产生丰富的文化联想,并出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化隐喻现象。通过对比中西方"兔文化"的异同,本文探讨了兔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承载的联想、比喻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字军东征是世界中古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军事征讨运动,政教关系是中古政治史上极为重要的内容,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十字军东征的开展是教权由从属到抗争王权的结果,十字军东征的短期效应是教权鼎盛,王权削弱,而十字军东征的最终结果是教权衰败,王权至上。  相似文献   

16.
法制进步与宗教改革,是欧洲社会走出中世纪的两大催化剂.这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影响欧洲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极为关键的部分,法制成为时尚和人们渴望正常秩序的武器与保证,宗教改革则从"灵魂"深处解放了人民.这是资本主义萌芽以来造成东西方社会不同发展趋势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途径,从居处形态上说,是由村落到都邑,中国传统的早期国家是植根于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文明;从组织形态上说,是由部落到国家,陶寺遗址是中国国家文明形成的重要物化表征;从观念形态的发展上说,是由祭祀到礼制,实际上礼制就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宗教,祭祀制度与政治制度互为一体是其根本特点。中国古代礼制传统定型于三代之际,但是追根溯源,还应与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和红山诸文化有着一定的内在渊源关系。距今8 000年以前,较早地出现于辽西一带的北方旱地粟作农业、环壕聚落和早期礼制因素之于中国国家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文化发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含着许多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政党文明和政府文明、公民文明的协调发展,政治理念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已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之一.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21世纪推出的一项世纪工程.本文从分析新疆的实际出发,着重探讨了加强新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