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时珍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李家世代行医,他父亲李言闻就是一位知名乡里、施药济贫的医生。由于李时珍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就随父入山采药,因此,他从小就对自然界和医药学发生浓厚的兴趣。明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和巫卜星相并称,即所谓“医巫”或“医卜星相”。李言闻想让  相似文献   

2.
正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今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也是医生。当时,民间医生的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时珍的父亲不愿他学医。14岁时,李时珍随父亲到黄州府应试,中了秀才。可是,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后来,他曾三次赴武昌应试,成绩都不理想。因此,李时珍决心放弃科举考试,专心钻研医学。  相似文献   

3.
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7册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李时珍出身世医之家,他的愿望是像他父亲李言闻一样,当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他自小就聪明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把难  相似文献   

4.
李时珍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字东璧,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瓦硝坝人,生于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卒于万厉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一位著  相似文献   

5.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东门外瓦硝坝人;字东壁,号濒湖。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植物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又是当地一位有丰富治病经验和药学知识(著有《人参传》、《蕲艾传》、《四珍发明》  相似文献   

6.
<正>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这启示我们要学会质疑和探究。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从质疑中获得,一切创新都是从质疑中产生,所以我们要先学会援疑质理,然后才有机会做到推陈出新。援疑质理,才能夯实学问之基。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皇皇巨著《本草纲目》呢?归根结底,这离不开他的质疑精神。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和爷爷都是名医。在父亲指导下他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他发现医药书籍中很多记载的药材能够治病,  相似文献   

7.
<正>李时珍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时间一长,他知道各种草木的名称,还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医药知识渐渐丰富起来。为了研究医术,李时珍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因为他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有很多书,李时珍就向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8.
曾三次参加乡试,但运气不太好,于是一气之下,便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医生。虽说名落孙山是一件悲痛的事,但这个人的落榜实在值得全人类放鞭炮庆祝,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时珍。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他的父亲虽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作文语言劣化现象1.学生作文语言粗陋化倾向有一篇用李时珍的事迹来论述代价的文章:有一位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从小就和父亲一道学习医学,他阅读了800多种书籍。后来,他又单身一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寻找草药的标本,他还亲自吃挖出来的草药,几次昏倒在山岭上。就是这样李时珍发现了大量前人没有记载的草药。他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收集了成千上万个药方,用了31年的光阴的代价,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其实这段文字完全可以用“李时珍以31年为代价,完成了医药学的巨…  相似文献   

10.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家。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是当地的一位名医。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到处看病,上山采集草药,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科举盛行,医生被人看作没出息的职业。父亲希望李时珍走科举的道路。在父亲的督促下,李时珍14岁就考上了秀才。但他对科举考试没有兴趣,三次考试,三次落选。从此,他就决心行医,钻研医学,不再应考了。后来,李时珍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编写出52卷100多万字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该书问世后,不但风靡全国,而且影响全球。…  相似文献   

11.
《李时珍》(五年制第六册)有这样一句话:“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这是由原全日制教材的两句话修改合并而成的:“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原文是否有毛病?前一句“一”放在“听”前,并有语音停  相似文献   

12.
曾三次参加乡试,但运气不太好,于是一气之下,便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医生。虽说名落孙山是一件悲痛的事,但这个人的落榜实在值得全人类放鞭炮庆祝,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时珍。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他的父亲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也有点钱,但在那年头,四书五经才是正道,医学算是杂学,那么医生就是杂人了。杂人自然是不受待见的,有钱又如何,  相似文献   

1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在长期采药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的宝贵经验,写成了一部190多万字的名著《本草纲目》,对我国及世界的医药学和自然科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李时珍青年时代就随父从医。在为群众治病的同时,他注意向民众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医药知识。有一位患习惯性便秘30年的老妇人,经过多人医治仍不见效。李时珍从民间听说牵牛子有下泻作用,就让她试服适量牵牛子,大便果然畅通了,以后又用牵牛子治好了许多病人。这件事给他很…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幸     
有两种孩子很不幸。一是想成才却没有明确的兴趣。于是东张张 ,西望望 ,鼓捣鼓捣这个 ,忙乎忙乎那个 ,浮躁且无耐性 ,到头来肯定一事无成。二是没碰上“通情达理”的家长 ,孩子的兴趣明明是这个 ,家长却偏要让他学那个 ,既然“强扭的瓜不甜” ,到头来也就势必好梦难圆。于是想起了两位古人。一位是李时珍 ,其父年轻时屡试不第 ,很失望 ,曾将希望寄托在李时珍身上 ,逼着他学八股文。但李时珍感兴趣的不是八股文而是医药学 ,结果白白耽误了三年时光。好在父亲后来改弦易辙 ,答应了李时珍的恳请 ,这才使他得以全力以赴钻研医药学 ,并很快出了成…  相似文献   

15.
1月11日晴男孩曾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有爱他的爸爸,妈妈,还有天真可爱的弟弟。他的家境很富裕,父亲有一个公司,效益很好。他每天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无忧无虑。亲戚们都投奔他们家,在他家的公司里做事。父亲也非常照顾他们。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他九岁时,父亲得了癌症。家里倾其所有为父亲治病,最后,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公司也因给父亲治病而破产。巨额债款落在他们母子三人身上。为了还清债务,他和母亲多次寻找亲戚借钱,但都被拒之门外。男孩的心冷了,寒了。他现在才发现,他以前认为很善良、很慈祥、很友好的亲戚其实都是奔着他们家的钱财而来。  相似文献   

16.
一、看图联想。《李时珍》一课插图:李时珍在高山下遇到一位老农。教师让学生看图,要求加以联想:想想李时珍与农夫讲些什么?他俩心理活动各是怎样的?学生想象后说:李时珍问:“请你告诉我,山上有药草吗?”农夫迟疑地说:“有是有。可山高陡峭,你上不去。即使上去,也是很危险的!”李时珍坚定地回答:“只要山上有药草,有助于写药书和治病,山再高再陡,甚至是有危险,我也不怕,也要登上去,把药草采下来,制成药,为百姓解除病痛。”农夫听后称赞说:“你这种精神很好,令人敬佩,我来给你带路……”  相似文献   

17.
田野 《高中生》2008,(5):32-32
他是一个不幸的少年。在他未满一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从此他只能和父亲相依为命。7岁那年,他被医院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完全丧失了走路的能力。这些年来,父亲为了给他治病,花了近四十万元,但治愈的希望依然很渺茫。  相似文献   

18.
职责.使命     
我的父亲祝谌予走了.他在病榻上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的一生.从他为亲人解危治病而拜师学习中医、为谋生而学习西医、为工作需要而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直到为患者治病"来者不拒"、"死而后已",我再次体会到了父亲为祖国医学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下面的这段文字,是父亲讲述的他自己对中西医结合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正>那年,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一所重点中学,可那年是我们家比较艰难困苦的一年。母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加重,瘫痪在了床上,父亲也年老体衰。为了给母亲治病,父亲含泪卖掉了家中那头陪伴了他十多年的老水牛。这的确是不幸的—尤其对父亲来说。他本来是盼望我考不上高中的。他大概觉得,  相似文献   

20.
大哥三岁那年双目失明。从大哥看不到光明的那天起,父亲便带着大哥四处求医。大哥的眼睛复明无望,父亲就开始为他的未来操心,努力教会大哥自己缝被、烧饭、穿针引线,还让大哥学得一身好水性。几年后,父亲患了食道癌。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亲毅然放弃治疗,硬逼着大哥去学按摩,并用治病的钱给大哥开了一家按摩诊所。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有一次他无意中说到想喝鳜鱼汤。由于鳜鱼比较稀少,且经常隐匿于石缝间,难以捕捉,所以市场上很难买到。在四处搜寻未果的情况下,大哥决定徒手捕鱼。在那烈日炎炎的盛夏,大哥摸索于家乡的几条小河间。鳜鱼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