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习题】1.下列各句中的其字,与例句中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A.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B.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相似文献   

2.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高中生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应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并具体地列出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常见文言虚词。虽然《考试说明》每年所列的常见文言虚词往往  相似文献   

3.
夏国荣 《新高考》2009,(12):19-20
学习文言虚词,一味地死记硬背效果是很差的,必须把用法、意义、例句结合在一起进行,抓住规律来记忆,效果才明显。可依据以下方法,以课本中典型的虚词为例,自己归纳其用法,寻找其规律。  相似文献   

4.
[提示]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这和现代汉语的虚词概念不完全相同。高中语文课本所介绍的32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必须很好掌握。掌握文言虚词主要应了解它在句子里的语法作用,及其“多性多义”的特点。词性是根据语法特点来确定的,随语境的转换而变化,因此要“依句定类”。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所谓“因文辨义”。一个虚词尽管多性多义,但其中必有主要的常用的词性词义。掌握  相似文献   

5.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的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因其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考生考场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考生对虚词考题的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的复习理应被当作06年高考考生复习的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6.
2011年高考17套试卷中有9套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2012年则有10套。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的高考试卷也常在文言文翻译题中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与考生却对文言虚词颇感头痛。因为考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却十分复杂繁冗。不少考生是靠  相似文献   

7.
8.
姜有荣 《求学》2004,(3):47-49
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言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1997、2003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得分率始终在0.5~0.58之间。为使高考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9.
师:上个星期,我给大家布置过一项课后作业,要求大家把12个文言虚词的结构图画出来。这个任务完成得怎样呢?我随机抽几位同学上黑板吧。  相似文献   

10.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一、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开始明文划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其10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所列: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从42个到定型为18个,考纲对“常见文言虚词”划定的范围渐趋收缩,可以说在命题…  相似文献   

11.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 高,得分率一直很低。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 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一 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 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 开始明文划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其8年来的变化情况 如下所示: 1997年含34个单音虚词和8个双音虚词,计42个;1998年 删"夫、盖、即、惟"和8个双音虚词,计30个;1999年删"虽、因、  相似文献   

12.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8年高考相关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郝海英 《快乐阅读》2011,(9):125-125
1.梳理好知识网络。复习时,教师要以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烦琐分类;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复习过程中.虚词意义、用法的分类辨析始终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笔者以为除了构建单个虚词的知识网络,采用同义归类、同用归类、词性归类的分类整合策略外,还必须重点突破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 的一个常见考点,从1997-2003年国家教育部 考试中心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此题得分率始 终在0.44-0.56之间。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智 《广东教育》2005,(12):38-39
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掌握得不好,就会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高考考纲要求考生掌握的虚词不多,但由于虚词用法灵活,要弄透弄懂也不容易,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廖瑾 《广东教育》2013,(12):9-9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所谓常见文言虚词,具体是指《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下面仅就广东卷的命题特点和考查重点进行分析,并予以一定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掌握得不好,就会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高考考纲要求考生掌握的虚词不多,但由于虚词用法灵活,要弄透弄懂也不容易,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一、考点解读《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即2005年《考试大纲》明确划定的18个。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在其《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一文中指…  相似文献   

20.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因而得分率一直很低,从1997-2003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得分率始终在0.51-0.58之间,而2004年辽宁卷抽样统计中该题得分率仅为0.34,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两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