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语言,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很大。语言在我们的报刊上,应该用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文明与尊严,表现社会主义文明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新闻中的陈言套语,是要束缚人民思想的;“左”的语言,危害就更大。因此,研究新闻语言的特性,改掉陈言套语,是新闻界的当务之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2.
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普通摄影作品相比,新闻摄影作品具有语言特性,所塑造的客观事实常常以强烈的冲击造成情感共鸣。本文通过概述新闻摄影,对新闻摄影语言的纪实性、情感性以及形象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研究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的人们提供参考,促进新闻摄影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不朽,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推敲”的典故是说明炼字在文学作品中重要性的最好言证。然而以重时效性、真实性的新闻作品是否一样需要在文字表达方面精雕细琢,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仅仅把事情写清楚是不够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才能使读者“通彼此之情”,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可读性。特别是在晚报的新闻作品中,更要求语言活泼有生气,使其具有感染力。正像美国新闻学家曼切尔所说的那样“读者似乎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尝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  相似文献   

4.
彭小琴 《新闻界》2012,(1):28-31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池艳丽 《新闻世界》2008,(11):84-84
“一个完美的写作者能让文字唱歌、眺舞、哭泣、流血、愤怒……做人类或自然力能达到的一切。”曾经做过记者的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在他的著作中这么写道。语言具有直接表达思想的特性,它能使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思想和情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新闻评论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不但特别注重发挥新闻评论对革命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且还结合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自己动手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写出了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评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闻漫画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闻漫画,顾名思义,即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兼具传播新闻信息与表达思想观点两大功能.近年来,新闻漫画逐渐受到我国媒体的重视.现实中新闻漫画的日渐繁荣凸显了新闻实践的内在诉求:即有必要从本质上剖析新闻漫画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8.
新闻敏感──创作有新闻特性的有声语言的基石电视新闻播音员每天向观众播报的新闻,既包含着改革开放的信息,也有政府的改革政令,还有贴近观众的社会新闻等等。可以说,播音员是新闻的最后把关人和形象化传播者。播音员个人素质的高低和新闻敏感的强弱关系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因为它决定着其对新闻内容和背景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恰当,是否有游离的偏差和谬误。一篇稿件,其新闻价值,采编者的“倾向性”,在转化成有声语言的过程中离不开播音员的再认识,再判断,再创造。在转化过程中,有可能使其得到张扬、强化和升华,也有可能被弱…  相似文献   

9.
一以书面文字表达的新闻报道, 例如报刊杂志,它可以用标题的大小、字体的粗细、文字内容的不同排列组合,来体现传播主体的旨意、对新闻事实的态度和所给予的传播位置及其规格,传播主体总是隐身在书面文字背后, 并不直接与接受主体见面;而通过有声语言出现的新闻报道,从采访写作、编排组合到表达播出, 每一环节的承接,不管多人操作还是集于一身,由于最终和接受主体接触的是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电视所呈现的服饰、化妆、形体动作、眼神表情等),传播主体和  相似文献   

10.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诉诸接受主体听觉系统的主要传播手段。从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双方关系来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有别于报刊杂志书面语言的新闻传播特性,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是交流的相对直接性;二是报道的相对现时性;三是表达的相对主观性。  相似文献   

11.
付识睿 《今传媒》2012,(4):136-137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运用语言的任意性、谎言性来解释不同的报纸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不尽相同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较不同报纸媒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件事情报道的差异性,指出新闻传播并非是客观性的而是主观性的,并且通过分析在新闻传播领域,语言的特性对报纸新闻语言的影响,试图给新闻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闻特性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吴丁全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有怎样的关系?近几年来理论界众说纷坛,难以形成共识。本文试用马克恩主义实践论的观点,对新闻实践的动态全过程加以考察审视,从而进一步认识新闻的特性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从新闻事业的历史来看。新闻是...  相似文献   

13.
主持语言百花齐放、主持人个性鲜明,这是繁荣广播电视事业的需要,也是符合广大受众需求的。但是,主持语言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性,节目主持人应熟练的掌握这些规律和特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主持语言。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新闻的语言特性及其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批判语言学的观点看,“政治性”媒介文本被书写的过程,就是一连串的语言选择过程.这些选择过程可能包括:何者被包含在内而何者被拒斥在外?何者是明示而何者是暗示?何者是中心而何者是背景?哪些项目被挑选等。本文举例分析媒体政治新闻报道语言的5个方面语用策略,以便我们更好地解读政治新闻的深层结构和内隐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人们经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载体与运载物既可分别存在,也可用别的载体和运载物进行替换。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则不同,因为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这是其他任何载体都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言和新闻事实的关系.是新闻语言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点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 一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要受客观事实的制约和检验是先有新闻事实,还是先有新闻语言?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然是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新闻语言。因为事实是第一性的,作为表述事实的语言是第二性的。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就要忠实于新闻事实,源于新闻事实,受新闻事实的制约和检验。这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而文学,在反映生活时,可以采取典型化的手法,人物的模特儿,不拘泥某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谈创作》第12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人们经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载体与运载物既可分别存在,也可用别的载体和运载物进行替换。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则不同,因为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这是其他任何载体都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情趣与新闻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璇 《军事记者》2005,(10):7-7
假如从报纸诞生那天算起至今,已有数百年的似箭光阴。走到今天,媒体仍是时间越挤越少的普通大众最忠实、最亲近的精神伴侣。究其原因,吸引受众的应该不仅仅是媒体具备先天强大的、无孔不入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强健功能,透过它可以轻易地知晓“窗外事”、“天下事”,还应在于经由媒体的新闻报道,人们可以感受到报道背后所藏着的情意,品味出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趣味。这远比只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来得更有共鸣,更钻心入骨。  相似文献   

19.
让新闻语言充满情趣,是摆脱呆板、枯燥、公式化语言的有效办法。说到情趣,其实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写得流利通畅,朴素生动,叫人读了感到干净舒服,别有风味,就可以了,倒不在于文字花哨。一、多用短句短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洁有力,字少意多,意思又一目了然。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辽西大捷全歼敌二十个师》,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新闻作品最后都靠语言体现。语言创优关系到所有新闻类作品创优。语言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类作品使用的语言统称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