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之一。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中学生物作为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的基本学科,它在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神圣职责,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既是合乎逻辑的,同时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是受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从语课的性质出发,论述其在素质教育中两个方面的作用,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促进学生学好其它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黄萍 《双语学习》2007,(3M):107-108
新世纪的今天,社会化环境在变化,幼儿教育环境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营造出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幼儿园环境,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主体结构(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只有把“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我们工作指南,才能使幼儿教师成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创设出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即将试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建构框架图中,把“人与环境”这一主题摆在了首位。在小学社会学科中渗透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从小掌握环境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环保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编写的许多教材,尤其社会学科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在这个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方法、考试制度等进行改革,以寻求个性化教育的最优方案。按照国家教育部2001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规定,部分地区开设了综合科学课。科学课的培养目标、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力求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菲 《现代教育科学》2007,(3):60-60,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都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初步的唯物辩证观点等教育,既能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优良品质,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克敏 《考试周刊》2010,(32):197-197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随着人类生产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而且是社会经济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球问题。环境保护是一个倍受瞩目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中学化学教学中应重视环境保护,更应该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也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此,成人教育的德育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难度也就更大从国际上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低潮,影响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的素质现代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是各种经济关系及社会关系的直接组织者和承担者,社会现代化必须首先贯彻人的价值的原则,并建立在人的各方面充分而全面发展,即人的现代化的基础之上。毫无疑问,衡量社会整体发展的综合指标,既应有物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与发展意识是我国环境工作和现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如何在科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境知识,把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教学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了一些常识性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懂得什么是环境美,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教育和帮助他们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过程、目标,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表现出不同干其他学科教育的特点,相应地它对教师的科学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着力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要摆正“术”和“人”的位置,注重基本道德的培养;学科教学应以本学科的智育为核心,融合德育、美育,给学生打好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全面奠基。  相似文献   

15.
孙彬  孙晋芹 《中国德育》2004,(10):44-4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有序地进行,新课程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和课堂。新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要求,更加关注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教育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尽管当今社会及教育界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有所重视,但如果仅仅依靠社会上极少数人士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及呼吁.而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文际的落实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的环境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利用一切教育机会把环境意识渗透给学生,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并需坚持不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秀玲 《中学文科》2005,(10):31-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语文课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语文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熔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门各类知识于一炉,陶冶情操,净化心境,培养审美观等等,本应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但为什么不少学生却腻烦、厌恶上语文课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机械、古板地传授知识,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活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我认为,教师要赏识你的学生,上语文课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教学》2007,(1):46-48
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由河南教育报刊社组织来自全国的数十位科学家、科普专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研员和一线科学教师编写。教材编写组历时3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为指导,积极吸收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并努力将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融人到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去,从而完成了这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创新价值的小学科学教材。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教育健康、高效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技术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目标的构建,是行业、区域、民营办学体制以及市场调节、校企联姻、校区联运机制。高职院校要从办学内容和办学形式两个方面去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