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直播节目在各地电台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节目选题的范围日益广泛。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常常是多家电台以不同形式组织直播报道。直播节目与所传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同步的,节目常常是一次性的,没有任何事后弥补不足的可能,策划好坏直接决定直播节目的成败。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前期策划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大干直播节目本身。比如说中央台大型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黄河颂》,实际节目只有几个小时,而前期策划准备都在一个月以上,本文拟就新闻直播节目的策划环节分析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直播需要的是敏捷的速度和准确的语言表达,所以在选题和策划工作中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新闻的直播过程包括信息采集、新闻加工等等环节,在面对突发性的新闻时怎样才能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迅速的进行选题和策划播报,这些都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探究、分析、完善的问题,进而在新闻直播中达到更加完美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视新闻生产来说,新闻直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节目形态。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生态,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对传统新闻生产的渗透和覆盖,新闻直播的理念及操作需要做出调整。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今天的新闻直播可从新闻生产链的两端入手,一方面通过拥抱新技术来解决内容聚合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准了解受众来解决内容的分发问题,这样的操作路径或许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电视发展越来越迅猛,使得新闻节目呈现一种直播常态化,而这种直播节目以及现场新闻需要很多出镜记者,对这种记者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与风格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史良伟 《新闻窗》2014,(5):96-96
新闻直播是电视新闻时效的极限表达方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把新闻小型直播当作了拉升收视率的利器。而直播节目的核心在于主题策划。优秀的直播节目会通过策划含量彰显媒体态度,在经济回报上变非黄金时段为黄金时段,极大地提升地方媒介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对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然 《记者摇篮》2009,(7):115-115
在现代广播节目中,听众已经不满足于“你播我听”的传统模式,直播节目以其新颖、独特的节目形式深受群众喜爱。由于直播节目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对主持人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节日主持人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直播节目的张力,使节目在不确定性中增加可控性。那么,主持人如何应对直播节目中的突发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节目制播样态。新闻从业者已普遍意识到直播是电视发展的趋势,也是适合时代发展的传播模式。电视新闻没有直播,就没有与观众的粘合,就不能及时发出生活的声音。电视新闻直播,是内容生产的最佳载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包括日常新闻节目直播报道、(突发)事件类现场直播以及策划类现场直播。一、日常新闻直播常态化日常新闻节目中的直播报道,主要依托新闻线索,以记者出镜与演播室连线为主。这样的直播报道具备及时  相似文献   

8.
柯成韵 《中国广播》2006,(12):42-43
2006年8月~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推出了十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别直播节目《万里长歌》。每期节目直播时长两小时,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本文就《万里长歌》所体现出来的直播节目的“广播化”思维做一个浅显的解析。一、直播的新闻性和现场性在传播的大众化时代,新闻的“新”与不“新”已经很难有确切的判断。在同一时期,全国所有重要媒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媒体)都在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进行大规模的报道。这实际上构成了竞争。如何做出广播的特色?直播前期,报道组通过多种渠道搜寻资料,挖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纷纷打起了直播牌,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常态化已经成为国内主要电视媒体所追逐的目标。但与欧美强势电视媒体相比,国内伪直播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如何突出节目直播特色,克服伪直播,实现真直播呢?笔者通过研究国内外电视新闻直播节目,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几方面经  相似文献   

10.
李源 《新闻世界》2014,(6):46-47
目前,各视频媒体机构应用转播车在重要活动现场临时搭建小型直播平台、演播室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以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应用小型转播车制作新闻直播节目为实例,浅析对新闻直播类节目,从技术准备到转播系统搭建以及直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做好突发事件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特别是交通广播直播节目中经常会穿插路况、天气、寻物启事、警方通告、突发新闻等,因此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和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处变不惊、从容镇定、应对自如。  相似文献   

12.
肖霞  李晶 《新闻前哨》2006,(4):48-48
一、完善组织架构 突发事件的直播往往会打乱原有的节目安排,而且会大大增加直播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建立专门的新闻频道的基础之上,要注意加强整体意识,注重整体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现场直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只靠现场记、主持人去应对,而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首先要在新闻频道总监之下建立一个“大编辑部”,并以整个频道为管理单元,统一策划选题,统一调度记,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于直播访谈节目来说,事前策划是节目成功的保证,嘉宾遴选是节目导向正确的保障;同时,节目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新闻业务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节目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15.
叶利 《视听界》2006,(4):82-83
直播节目向来以时效性、真实感以及不确定性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而靠直播节目起家并持家也成了CNN、凤凰卫视等众多传媒公司不约而同的手段之一。目前对直播的探索多集中在战事报道等突发事件领域内,常态直播,仍然是个稚嫩的话题。2000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第一档固定的完全直播类节目——《直播中国》,但是这次吃螃蟹的壮举却以节目更名为《直播时刻》告终。2005年8月CCTV-4推出了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大型直播系列报道《直播探索出了一条非即时性新闻直播的道路。定位相近的两档节目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到底是什么成就了《…  相似文献   

16.
杨忆 《东南传播》2012,(7):144-145
电视现场直播节目作为对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现场直播的效果是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本文简述了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策划的题材划分,从"现场直播和现场直播报道的关系"、"直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新闻现场与背景材料的关系"、"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记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提出作者的看法,并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已经成为常态化,作为电视新闻主播如何应对新闻直播的常态化,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直播"的理解,电视新闻主播的团队意识以及主播个人的经验和直播能力的构成,解构电视新闻主播在节目中直播能力的运用,并对此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Breaking News,翻译成中文就是突发新闻、最新消息等.打断正常节目进行的重大突发事件、最新消息的现场直播,是齐鲁电视台继"直播常态化"发展模式写入2007中国广电蓝皮书之后,在国内电视新闻传播模式方面的一项新突破.齐鲁电视台将这种新闻直播模式命名为"Break新闻".  相似文献   

19.
浅议电视新闻直播中电话连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辉阳 《东南传播》2014,(8):153-154
电视新闻中的电话连线报道节目深受观众好评,连线新闻直播正逐渐显现出常态化的发展趋势。电话连线报道直播具有便捷性、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低廉性等优点,但"电话连线"在现实中也存在连线内容缺乏现场感,连线形式单一,语言缺乏表现力等问题,电视台应加强这几方面工作,从而确保电话连线报道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融合了直播节目优势与评论节目特点的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以点评新闻为核心特征,围绕选题、形式、风格进行模式构建与创新,有效实现了主持人、选题、策划、嘉宾和听众等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平衡,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笔者以为,对《新闻观潮》的模式构建及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探寻广播新闻谈话节目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业界的实践水平和推动学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