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发育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许多期望不能实现,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由于此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使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入手,分析中学生常...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发育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许多期望不能实现,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由于此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使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入手,分析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幼儿生活与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是他们借助五颜六色的画笔来表示自己认知世界和个人意愿的特殊形式。幼儿绘画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绘画过程中 ,成人对其作品的评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年龄越小 ,越依赖于成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并往往把这种评价当作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积极肯定的评价与恰当的指导 ,会使幼儿获得心理满足 ,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 ,提高绘画能力与技巧 ;而消极否定的评价 ,则会使幼儿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甚至是自卑心理。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绘画情绪 ,不利于绘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 ,成人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幼儿绘画作品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做好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往往具有“成人感”,主观上他们觉得自己是成人,有能力、有知识、有气魄,但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脱稚气。如果教师不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特点,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行动,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或敌对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要细心观察,尊重学生人格,遇事和他们商量,不包办代替,让他们的“成人感”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中学生正是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成长,思想上有“成熟感”。但是,中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阶段,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教师要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从童年进入青年阶段,其身心发展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是性的成熟,使他们出现了性意识,产生了成人感;二是身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出现了独立性感觉。但由于对社会缺乏认识,经验不足,使中学生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发生了矛盾冲突,导致产生心理障碍。了解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掌握消除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幼儿阶段的基本教育目标之一是萌发幼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很显然,此时的幼儿还不能自觉地将其行为与后果联系起来,因此成人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类型是很难改变的,对以后的人生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意高中生心理特点,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尊重高中生独立自主的心理特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出现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在高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想摆脱成人的束缚,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他们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来做,在这一时期,琐碎的说教、过多的限制会使他们反感。教师对高中生独立自主的需要既要尊重,又不能放任自流,即在尊重的同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这种…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运动竞赛环境中,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或观众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动作使对方运动员心理或身体上受到伤害,多为外显性攻击。中学生在此阶段身体正快速发育,而心理成长则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由于两者不能同步协调的发展,这就是造成中学生在课余训练中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往往是成人制定一些标准来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卫生习惯等进行评比。可是生活中常常见到这个现象,有的成人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对自己的要求却较低,有的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做有悖社会公德的事情。这些势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甚至促使孩子去模仿。因此,成人言行的不一致,对孩子与对自己要求的不一致,都会使孩子失去对评比的兴趣,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弄虚作假、敷衍成人。为了使  相似文献   

10.
于金珍 《甘肃教育》2010,(10):44-44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心理、生理都由儿童向少年过渡。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几乎每个学生对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幻想,总想摆脱家长、老师对自己的约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总想显出个性,显示与众不同,但处处显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成人感,并且为人处世非常浮躁。针对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文化的日渐风靡,无疑对高中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网络亦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但是,由于中学生还未真正历经世事,所以他们并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网络文化太过纷繁,中学生还不能正确的去辨别其中的好坏,也缺乏一定的能力去知晓其利弊,故而难免会被不良的网络文化所影响,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系列困惑。所以,学生更应该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并学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摒弃并远离劣质低俗的网络文化,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对待网络文化。因此,本文就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此给予可参考对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幼儿年龄小,没有什么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低,对事物的理解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思维能力、独立性还很差,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分析,更不能应付和处理解决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因此,幼儿就会依赖成人帮他们解决问题。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一旦遇到问题或遭受挫折,便要告诉老师,以求得老师的裁决和答复,因此幼儿经常向老师告状。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闭锁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由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所造成.中学生由于第二特征的出现以及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由于担心被人“小看“,往往羞于在成人面前暴露内心世界的稚嫩,而产生闭锁心理.……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是最严重的.现在的中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具有普通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如自私、任性、固执、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感、对父母和师长依赖性大(尤其在学习方面),等等.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需要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但又不能过多的包办和过度的保护,要让幼儿自己尝试自理、自立过程中的乐趣.时下正逢幼儿园贯彻<纲要>的时期,因此劳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方法,既满足了幼儿自理、自立的需要,同时也减少了成人的过多保护包办代替.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获得社会认同,因而大多有着更为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希望能够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确立自我,走向独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走向社会,在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等方面还没有多少切身的感受,对自己将要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还有一些迷茫,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还显得幼稚,经验缺乏,存在着许多交往不良的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势必对他们走向社会带来障碍,产生更大的交往困难,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形成挫折感和失败感。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身体为对象的特殊运动,舞蹈教育在实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师应主动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把握舞蹈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方法,使其真正成为有利于生命发展、合乎规律的科学教育,发挥出其对培养学生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一、高中舞蹈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学生与成人不同,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其各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特定年龄阶段中所特有的游戏活动,它是缘于幼儿希望当“大人”、又在能力上不能表现出大人的行为时产生的需求,是随幼儿表象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游戏中,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做自己的主人,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洪春鸣 《宁夏教育》2009,(11):74-74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和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化解,就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交往教学理论传入我国学术界以来,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交往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之间的绝对平等,却忽视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特殊地位。然而,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引领与导向,教学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因此,当前提出教师在交往教学中的首席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