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焱 《中国广播》2015,(1):49-52
当前各类问政节目方兴未艾,其中广播问政节目独树一帜,它畅通了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搭建了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认同。本文结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实践,浅谈广播问政节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浙江卫视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问水面对面》为例,指出人大代表的直接监督和媒体建设性舆论监督相结合是构建电视问政节目创新形态的有效途径,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本质和目的高度一致。明确媒介定位,强化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有效结合、强化监督主体、强化沟通、强化节目价值,是新时期电视问政节目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胡军 《新闻世界》2012,(7):104-105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开办于2004年1月3日,是由省电台与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文行办和省纠风办共同开办的。开播八年多来,得到过很多荣誉和鼓励。笔者分析了该节目的现状,并对节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余瑒 《新闻世界》2014,(12):40-41
《电视问政》作为武汉市每年治庸问责下的“电视公考”,贴近民意,问责政府,为政府、民众搭建起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节目利用自身的权威媒体的地位及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在促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公民政治参与上做出了贡献。本文着重分析了《电视问政》在舆论监督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今后节目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视问政节目逐步兴起,成为视听传播领域的亮点节目,目的在于问计民生、管理政事。此类节目借助电视媒介,架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面对面沟通公共事务,创建协商机制,既符合受众需求、执政需要,又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优势,实现了新闻与政治的有机结合,是新传播环境下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广播媒体作为主流舆论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广播媒体从业者来说,把握广播的一般规律,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当好主流舆论宣传阵地,服务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伟大进程,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树立行业风气、优化发展环境、架设沟通桥梁"是宜昌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开办的宗旨。2004年,宜昌人民广播电台凭借广播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开办了一档舆论监督类节目《政风行风热线》,以电波为纽带,担当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展示部门与行业  相似文献   

8.
高新华 《新闻知识》2021,(11):88-96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近几年较为火热的电视问政节目代表之一《问政山东》为研究案例,运用SPSS 22.0分析政府回应限度和问题整改效度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以期验证《问政山东》节目在问题解决上的有效性.实证分析发现:问题整改效度与政府回应的范围限度呈一定正相关,与政府回应时间限度和方式限度无关.为不断深化电视问政节目的价...  相似文献   

9.
电视问政是新时期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由于形式缺乏创新,曝光问题不能及时整改,以及监督过度存在"干政"的质疑等诸多原因,在风光10多年后趋于沉寂。但在自媒体时代,社会急需责任媒体占领舆论高地,呼唤电视问政能够突围鱼龙混杂的新媒体,走出困境。其存在价值不容置疑,其生存空间拓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王智 《今传媒》2014,(4):41-42,53
电视问政自2011年由武汉电视台推出之后,由于其参与性强、距离感弱等特点,使其区别于网络等其他平台的问政方式,并迅速在全国刮起了一股电视问政的风潮。但是"走上电视"的政府工作带着深刻的电视媒介烙印,因此利用电视媒介的特点,而不是被电视媒介所控制,成为在这种节目形式中暴露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林剑海 《东南传播》2011,(11):137-138
“政风行风热线”是政府为了解群众呼声、促进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而开设的一种舆论监督类节目。本文围绕如何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这一主题,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实际,通过深入分析做好“三亲三疏”的必要性,试着探寻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近两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闻资政类节目创作也发生了新变化,一批旨在打通政务平台、系统回应和解决百姓关切的全媒体节目集中涌现。本文将以黄石广播电视台、大冶市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的《大冶电视问政》为例,探讨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资政新样态。  相似文献   

13.
电视问政节目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在节目运作和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不规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问政节目的核心价值,是提高城市(或省份)的治理能力,而非仅让官员"红脸出汗"的舆论狂欢,应由"问政"变为"问策",对同类问题进行追踪和改进,纠正问题背后的作风之弊。  相似文献   

14.
15.
王智 《报刊之友》2014,(4):41-42,53
电视问政自2011年由武汉电视台推出之后,由于其参与性强、距离感弱等特点,使其区别于网络等其他平台的问政方式,并迅速在全国刮起了一股电视问政的风潮。但是“走上电视”的政府工作带着深刻的电视媒介烙印,因此利用电视媒介的特点,而不是被电视媒介所控制,成为在这种节目形式中暴露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春俊  王巍 《传媒》2016,(24):37-39
近年来,各类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冲击,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面临着发展瓶颈,存在着问政深度不够、节目内容与形式单一、热线反映没有普遍性等问题,导致广播问政作用不明显、影响力下降.唯有破解这些难题,才能发挥广播问政中广播在权威性、公信力、话语权、本土化、多方互动等方面的作用,让广播再度绽放活力、体现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金时间》是江苏广电总台推出了一档改革政策解读节目。与传统电视问政节目侧重问责不同,该节目突出建设性和接地气,以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信得过为宗旨,解读新举措、聚焦出显政、强化敢作为。融合多元视听,全周期解读改革政策,节目正向塑造政府创新政务服务的崭新形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新"云录制",以非常手段助力政策即时传达。本文旨在从视域、视点、视听等方面融合创新的突破,探索新形势下电视问政的广义空间,成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的重要媒体实践和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胡桂林 《中国记者》2014,(2):111-112
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强劲的电视问政旋风,其中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广受业界关注,并于2012年荣获中国年度电视掌声奖,及201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有关奖项。  相似文献   

19.
刘磊 《中国广播》2008,(4):31-3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吹响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号角,为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20.
王小川 《东南传播》2020,(5):121-12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动向。而如何应用好议程设置理论,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加快问题解决,提升政府效能,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本文以南平广播电视台《随手拍连心桥》为例,对运用议程设置,创造舆论影响媒体议程环境,加强媒体舆论导向功能,提升监督成效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此来对问责机制新形态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