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讨论进化心理学家对思维进行的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目的研究,对他们所提出的“马基雅维利智能假说”和“社会模块假说”作出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从“假说”的实用性和现实性等方面出发,分析了这种语用现象的鉴别条件,并通过对假说子类“遁词”的研究,用“元话语分析”法替代了以原始会话含义理论为操作基础的“信息操纵理论”,从而揭示了假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一、训练项目假说思维二、训练导论科学离不开假说,没有假说,就不会产生理论和科学。假说伴随着人类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增长产生发展起来,并开辟了人类由经验到理论的道路,同时它又伴随着理论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相互促进、共同生长,从而使人类的科学知识和人类的理论体系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景象。在科学研究中,假说一方面可以为人们的研究提供线索、充当向导,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科学理论的建立提供半成品。俄国科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在科学思想的探索中产生科学的假设——这是科学的侦察兵。”恩格斯也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些都说明,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思维形式,是进行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没有狄拉克的正电子假说,就不会有相对论性量子  相似文献   

4.
科学假说这一思维形式是面向未来的创意,是根据已有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事物或规律性所作的假定的解释。它既是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又是对已有知识的拓展,它是帮助人们探求新知识、寻求新结果的重要思维工具。任何成功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前期雏形都是科学假说。在军事领域,一些高明的指挥员的雄韬伟略,高谋妙智,都要借助于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一种超前思维,是军事家的“先见之明”。诸葛亮的隆中策“三足鼎立”学说就是一个绝妙的科学军事假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描写诸葛亮向刘备献策:“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  相似文献   

5.
1数学思维及其特殊性。思维“指的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活动”.思维“作为对客观存在、物质及其规律性的反映”,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过程”,因此,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数学思维应该是指,人们借助数学概念、数学判断或数学命题、数学推理、数学假说和数学理论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量的这一侧面及其规律性的理性的和能动的认识过程与活动.  相似文献   

6.
王正胜 《英语辅导》2014,(3):132-134
我国已从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否应该从儿童时期学习外语还存在争议。赞成者以关键期假说作为理论依据,反对者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来反驳关键期假说。结合中介语和语言相对论进行推理,外语学习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不利影响。根据我国的外语学习实际,可以提出“外语最佳学习期”假说,以使学习者在学好外语的同时,不至于影响本族语的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中的“假说-演绎法”教学为例,探索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假说-演绎法”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将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落实到生物学课堂中。  相似文献   

8.
曾志旺 《物理教师》2007,28(11):18-19
“假说”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探明探究性教学中学生科学地提出“假说”受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对于开展“假说”的优化教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提出“假说”,提出“假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学生也不会胡乱地提出“假说”,提出“假说”的过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经验,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进行思考的过程.1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提出“假说”的释放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进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多数学生对遗传探究题的实验设计方案和预测实验结果的解题思维不清晰。以一道遗传实验探究题为例,阐明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假说就是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提出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所以,它不仅反映科学研究的一般成果,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假说的形成到假说向科学理论的过渡,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探讨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对顺利地进行科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讨了人格特质影响智力结构的可能性。按照智力分化的人格特质假设,某些人格特质(特别是神经质)可能影响智力结构,个体在特质维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其智力分化的程度,智力与人格特质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尽管这一假设至今未能获得一致性的证据,但它却暗示了人格特质对智力结构的潜在影响。未来的研究应重点解决测量和评估工具的问题,将极端特质被试与一般群体进行对照研究,进而揭示特质水平的分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Using a sample of 171 children, we examined classroom quality as a potential moderator of the link between three distinct but related aspects of cognition (fluid intelligence,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math achievement across the kindergarten year. Multilevel modeling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account for nesting of students within classrooms.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aptitude by treatment interactions for fluid and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suggesting that classroom practices may affect children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their abilities. Children with higher levels of fluid intelligence and of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fared better in higher quality classrooms. Results also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Cattell's investment hypothesis.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张务农 《教育研究》2022,43(1):81-90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主体的阐释囿于现代主体哲学所揭示的理性主体与非理性主体之争,无法有效说明技术在教学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也无法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扰动进行合法性辩护。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及主体哲学发展的考察,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身体分析和后人类主义的超人假设,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主体理论。身体既是非理性主体反对理性主体的关键,也是非理性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还是技术主体出场的必要过渡。超人假设则突破了人的局限,建构了新的人性论。由此,人与“技术人”之争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面对的新矛盾。规避教学主体的技术性建构带来的伦理风险,需通过人的认识自由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存;通过认知工具协同实现人类认知与机器认知的融合;通过人的理性、非理性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实现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动态评估:一种能力评测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评估是最近二、三十年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能力评估取向。它改变传统静态评估的“结果导向”为“过程导向”,立足于个体的能力是开放的、灵活的、可塑造的而非僵化的、固定的观念,从一种动态历时的角度对个体进行评估,旨在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改变并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估。这样一种新的评测视角的转变,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智力理论演化的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认识系统特性的三阶段论考察了智力理论的演化历程,并提出了智力理论演化的三阶段模型,试图以此来解释各种智力理论在逼近智力本质道路上的位置及其意义。此外,对智力的系统特性重新作了审视。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与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智力观局限于学业智力,仅能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难以预测学生在生活及事业上的成功。在此背景下,斯滕伯格提出成功智力。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构成,这三方面的协调和平衡能够在教育实践方面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多元论观念和积极的学生观、“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以及灵活多样的评价观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学生评价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领域,以认知能力为基础的传统智力观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受其影响,以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要内容、以选拔高认知能力学生为目的的学生评价体系也长期植根于教育及管理者脑中。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转变传统智力观及学生评价机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分析传统智力观的局限入手,指出传统学生评价体系的局限;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学生评价机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机器代替人大量体力劳动时推动了人类迅速发展,机器代替人的大量脑力劳动时,是推动人类迅速发展,还是从此代替了人类的地位,本文仅从人机共同进化,协同发展角度试图阐明职能社会中人机关系,并尝试给读者打开一个遥望智能社会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Exploratory bifactor analysis (EBFA) represents a methodological advancement for implementing a bifactor model i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o properly employ the procedure. The current rotation criteria available for EBFA make it more likely to “get stuck” in local minima, contributing to possible group factor collapse, than more traditional EFA rotations. Thus, getting a proper solution is a more complex and involved process than typical EFA and may require a sensitivity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amines EBFA through a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subsequent simulation of parameters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group factor collapse. Results support the use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as the problematic variable was shown to greatl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factor collapse. The hypothesis that estimation start values contribute to factor collapse was not supported. Accompanying R syntax for all analyses are provided to facilitate reproduc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