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文图书采访中,对新书质量的判断是采访工作的难点.本文介绍了Goedeken等利用著名书评杂志《choice》的年度优秀学术著作榜的资料所做的关于出版社学术著作质量指数的研究,为西文图书采访人员提供了可用于新书质量判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图书评论对于传播知识,传播信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篇高质量的书评会使读者一斑窥豹,可成为人们在知识上长足进步的向导和阶梯。因此,国内各报刊、杂志常有书评面世,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许多图书通过书评获得了更多的读者,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均不容忽视。然而,细读目前常  相似文献   

3.
四、图书宣传与推销活动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出版商不得不特别注意广告宣传和推销活动。用于宣传与推销的费用约占图书定价的10~15%。同时批发商、书店也要花相当多的经费做广告,以使出版商、书店和读者之间的图书信息保持最佳畅通状态。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书评活动,出版书评刊物请专家对新书发表评论,肯定图书的价值,是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了。因此出版商在出版一本新书后,总是用最快速度将书赠送给有关书评专家,并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这些书评,美国一些最著名的报刊,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幸福》杂志、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     
《全国新书目》2020,(4):63-63
郭沫若题写刊名1951年创刊主管: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及时发布图书资讯新鲜呈现出版信息深度解析精品力作倾心推荐主要栏目本刊专题、社长访谈、总编辑谈、行业观察、主题出版、新书推介、精品书摘、新书评介、少儿图书、馆配图书、农家书屋、出版研究、图书馆专栏等刊号定价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刊号:CN11-1683/G2国际刊号:ISSN0578-073X国内定价:30元,全年12期共计360元挂号邮资自付,每个收刊地址每期3元  相似文献   

5.
黎彬  郝雅琪  赵瑞芹 《今传媒》2016,(12):16-19
医学书评具有传播先进知识、提升学术水准、倡导科学精神、提高鉴别能力的责任.新媒体时代书评经历了三次变革,即传统书评、站点式书评、自媒体书评.书评载体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阅读平台,推进了阅读的网络化进程,使得阅读空间得以扩展.书评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网络条件下的交互性、参与性以及信息容量的空前拓展.新媒体书评在传播形式上与传统印刷版有差异,新增功能令人关注.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应用微信功能开展的医学书评阅读推广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书评所起的一切作用都与它的信息容量相关。保证书评提供足够的信息,并扩大信息容量,使之发挥更大的效力,是图书评论者的重要职责,也是书评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书评信息容量的层次分析 凡为书评,必须包括最基本的图书信息: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页码和被评图书的内容等等。这一层次是书评构成要素的横断面,它向读者展示被评图书相关信息的完整面貌,构成书评的物质形式特征,是信息容量的浅表层。据此,读者可以获得信息检索渠道。可以确定,只要是书评便具  相似文献   

7.
少儿图书推广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一:平面媒体书评 除了争取专家和权威人士撰写的书评在有国际影响、攸关图书销售行情的报纸上发表外,还提倡少儿图书由青少年们自己写书评,使图书有更为广阔的影响力,这种方法在少儿图书的宣传推广中特别有效.请书评专家全国巡回宣传,向读者和图书馆散发免费散页书评,利用图书护封、勒口、封底摘抄书评等等.在书评打开局势产生影响后,开始在同一报纸上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8.
编辑与书评     
据统计,现在一年的书评文章总数与年出新书品种数之比不足千分之一。由此可见,图书评论与图书出版不相适应,图书产出与消费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盲目性。读者面对数量庞大的图书,确实存在着难辨优劣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读者对书评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书评对图书出版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一般来说,书评的写作者不外乎有五种人:作家、学者、编辑、职业书评人和普通读者。在这五种书评写作者中,编辑所写的书评往往旨在宣传,近乎广告。这是人们对图书编辑所写书评的成见,但这成见正是图书编辑的特定身份和自身写作时的功利性所导致的。编辑写书…  相似文献   

9.
书评传播媒体表现是一个国家图书出版业与文化阅读发达和繁荣程度的镜像,书评传播是一个国家图书出版市场的润滑剂和图书产品的通行证。美国的书评传播媒体格局多元,服务交叉,受众精准,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美国图书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是美国图书出版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书评事业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术图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由于其书评要求高、难度大,由读者撰写的学术图书书评数量少且缺乏足够的推荐理由和对图书馆有价值的内容评价,较难为其他读者提供信息向导。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自建书评中心的学术图书书评为代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书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与"豆瓣书评"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针对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并讨论了其组成的必要构件和结构化方式,以期在降低读者撰写学术图书书评难度的同时,提高这类书评信息导向的效率,促进图书馆更好地挖掘和推广馆藏中有价值的学术图书。  相似文献   

11.
所谓书评的本色是说书评应该具有严肃的科学性、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战斗性,正确地沟通阅读与著述的导向性。然而,现实的书评却有些失去本色。书评何以失去了本色? 第一,书评被涂上了商业广告色彩图书作为商品,是由图书具有商品属性所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愈来愈发达的今天,图书作为带有商品属性的存在,绝不可能人为地加以避免。然而,问题是作为认识和评价图书的书评,尽管它可以起到传播图书信息、引导、影响读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美主要编目信息供应商鲍克公司,在2004年下半年(见本刊2004年11月下旬刊)发布了美国图书出版公司的一些统计数字.根据最新消息,美国2004年图书新书品种与一般图书新书品种出版统计预测如下:(包括所有硬皮版和纸皮版)  相似文献   

13.
书评在日本     
日本年出书40000种,它的所谓书评,指的是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新闻书评”,它是推荐好书的导读,向读者提供新书情报,可以起到促销和宣传作用,因而在日本有“书评三千”之说,意即图书  相似文献   

14.
广告媒体是出版社向图书消费者和图书经销者进行广告宣传、传播信息的物质设施和渠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橱窗、图书专柜、海报、公共交通工具、路牌、霓虹灯、新书目录、图书直销目录及广告小礼品等.为什么出版社要对广告宣传的媒体进行选择?就是希望在一定的广告预算内,使广告信息和内容得到有效的传播.一般来说,出版社主要应考虑不同媒体的特点并结合出版社的性质、出书范围和具体图书,以及目标市场的行为习惯等因素,选择广告的发布媒体和确定媒体组合.  相似文献   

15.
试析农业科技图书读者的网络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网络书评的出现缓解了海量图书与有限书评的矛盾,拓宽了书评的功能,大范围地影响着读者的选 择判断,是现代阅读文化的生动体现。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读者网络书评如何在读者交流、质量反馈、资源建 设、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促进农业科技图书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行了讨论,以期引起对农业科技图书读者网络书评的充 分重视,为其积极合理发掘与引导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最经济的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字,长的数千字不等。《新共和》周刊每年要评介五百来本新书。出版商十分重视书评宣传,不但每有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17.
图书是一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群体经过信息消化、知识整合和学问积淀之后的精神出品,而书评则是对图书的宗旨、体例及其内容,有时兼及其装帧形式所作的一种评论。与报章杂志和网络方式相比较,图书是迄今为止人类传播史上发展历史最长,  相似文献   

18.
四、呼唤书评权威书评需要权威。书评权威不但能对图书的价值作出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判断,还以其权威性影响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它依附的形式有二:一是权威书评报刊,像美国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英国的《泰吾士报·书评周刊》和《伦敦书评周刊》那样,他们褒扬的新书一定会在国内畅销,他们  相似文献   

19.
医学书评关注的是医学图书中学术思想及理论知识界的最新动态,推荐最新学术成果,所评医学图书必须具有学术传承价值并能直面医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来说,书评可以说是医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梳理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近20年医学专家书评工作,介绍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医学书评资源建设的经验,还探索了书评网络平台发布与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作为"湖北文化产业第一股",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第2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隆重登场,携旗下近万种精品图书,以及众多数字化网络全媒体出版物参展,并举办新书发布、作者签售、访谈等系列营销活动,全面展示了一个现代化、高成长性的传媒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