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求总编辑(泛指媒体业务领导)像普通记者一样在采访第一线,不太可能,但在重大报道中,要求总编辑带领采访团队深入到采访第一线,既必要,也可行,更具有重要意义。总编辑深入采访第一线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常华 《记者摇篮》2004,(8):12-12
深度报道的深度,不仅是通过层层说理、立论、驳论实现,而是需要大量的事实来说理,通过一个个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表现深度。这就要求新闻记者的采访作风要深入,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挖出深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记得三月间,妻子从娘家韦楼村回来伤心地对我说,邻里韦学梦娶儿媳,汽车响器都用上了还嫌不阔气,又请了几挺“三响枪”,结果枪崩了,伤着三人,一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喜事倒成了丧事!我一思量,很有报道价值,对那些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就急急地从妻子嘴里“掏”得“五个W”,匆匆成稿,发了出去. 一个月后的一天,妻子举着收音机激动地向我喊道:“喂,广播了!”我仔细一听,懵了——咋成了别人写的啦?原来俺“学习班”里的学员郑朝广也得到了这一消息,他可不象我这样急燥,为采访当事人他跑韦楼、上医院折腾了几趟,写成以《说说俺花钱买苦头的体会》为题的来信,也投向了河南电台。虽说我发稿早好几天,但他的稿件角度新,情节生动,比我的强多了。  相似文献   

4.
怎样提高出书质量?这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但是,最根本的则是出版部门在思想上对此要高度重视。如果不把出书质量的好坏放在心上,是无从谈提高出书质量的。然而,仅仅停留在思想重视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有切实的措施,来保证出书质量的提高,即把思想上的重视落到实处。从体现出版工作方针、讲求出书选题的合理构成和适应读者对图书的全面需求等全局性的角度来看,提高出书质量的第一步、或者说是首要的措施,就是抓好选题规划(包括较长远的规  相似文献   

5.
往事如烟,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1972年元月,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收到城步苗族自治县革委会宣传组的一封来信,反映这个县的清源公社鲜花大队于苗家山寨办起了水电站,一条被称为"九天银河"的引水渠即将修成,在高寒山区试种双季稻获得成功,要求电台派得力记者予以报道。我当时是20多岁的小伙子,奉命接手这一报道任务,几经跋涉,来到了城步。城步苗族自治县革委会宣传组有同志向我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这里毗邻广西,与十万大山搭界;不  相似文献   

6.
田流同志的《我这样做记者》一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一个多月来,每当旭日临窗及夜深入静的灯下,一翻开这本书,犹如走进了课堂,老师以亲身的感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娓娓讲来,结合自己的写稿体会,更感到深刻、亲切,获益非浅。掩卷静思,要想写出质量好的稿子,除有明确  相似文献   

7.
农业要上一个新台阶,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有物质条件保证,但同时必须有好的政策,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有活力。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基础产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的稳定增长不仅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反复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党的十三大把农业提高到极端重要的地位上。全党全国人民都对农业非常关注。我国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村经济已经持续八年获得较快增长,去年全国粮食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闻工作的作风,主要该抓什么? 实践告诉我们,以记者工作而论,关键是要沉下去,着重克服“浮在上面”的轻飘作风。 一 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这段活说明,要擒“蛟龙”,就得到深水中去。同样的道理,记者要抓住“蛟龙”那样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也必须沉到现实生活的“深水”中去。  相似文献   

9.
10.
写出好报道深入是关键余世昌今年4月初,我作为辽宁日报的记者部主任,向全省14个驻市记者站提出要求:记者住村一日,写出住村感受。记者们以颇大兴趣住到了村民的炕头上,不但生动具体地报道了所见所闻,而且记者从中还发现一些重大主题。有位年过50的记者到村里后...  相似文献   

11.
常言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决定写作”,而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艺术.那么,采访中的提问又如何才能富有成效呢?设计方案 依次渐进采访如打仗,现场似战场.临战没有作战方案,没有不打败仗的.采访提问也是如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准备充分,设计方案越周密,提出的问题就越能从容而高明.名篇《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在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谈十分钟,结果谈了三个半小时,总统如此慷慨实不多见.曼彻斯特说:“事先准备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提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很可能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前所未闻的,应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和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采访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中发现和掌握了连总统本人也未察觉的特点,并以此设计采访计划,提问的突破口,所以,问题一提出,肯尼迪兴趣陡增,感到特别新鲜,在三个半小时中回答了曼彻斯特提问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记者要广交朋友,除了和人交朋友,还应该和时间交朋友。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深度报道《上山第一步世界一大步》就是和时间交朋友的馈赠。坚持不懈持续跟踪报道20年时间像飞鸟,不知不觉,我写“万年上山”竟已20年。2001年2月15日,浙江省考古队驻村发掘,2月21日我就在《金华日报》刊发了全国第一篇上山文化深度报道《浦江远古遗址发掘现场初探》。此后,一直跟踪报道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就我们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来说,最主要、最普遍,最大量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要以极大的努力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每个部门的领导同志,都要认真考虑这个最主要的问题。不只是要使素质有所提高,而是应当积极努力,求得大的提高啊! 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平面媒体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作为报纸的拳头产品——周末版和星期刊,这些富于可读性的报刊,主要是靠深度报道来支撑的。因此,欲以此来开创深度报道的品牌,那就需要策划。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我采写的三篇稿件均被采用,这三篇稿件内容充实,具有一定意义,更重要的是我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我们上班必经的一条马路,近来损坏严重,路面凹凸不平,洼塘迭起,来往车辆颠簸厉害,司机、骑车者意见纷纷,有人不断投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整;可日复一日,无人问津。厂里群众知道我是上海交通安全报通讯员,便接二连三地向我反映。我耳闻目睹其中实情,有责任反映群众的呼声。在动笔前,我又去这条路上仔细观察了一番  相似文献   

17.
下苦功夫深入采访黄毅侯殿禄是中宣部和司法部在十五大前期推出的先进典型。我作为年轻记者,在新华社高级记者田恒江、人民日报记者李战吉带领下参加报道。《为了人民安居乐业》、《撑起一片安宁的晴空》、《高扬心中无悔的旗帜》三篇通讯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是呀,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会得到什么?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  相似文献   

19.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一篇稿件若失实不仅给作者和电台带来麻烦,而且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通讯员要将维护新闻真实性视为己任,一丝不苟、主动扎实地采访,严禁闭门造车,拍脑袋想数字弄虚作假。笔者有个习惯,凡未经亲自深入采访,绝不贸然动笔。在采访过程中讲求实事求是,尽可能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多听各方意见,尽可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平时要注重材料的发现、积累和挖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查证核实。这样就避免被好大喜功的采访对象蒙蔽而导致内容失实。为调查柯营村养鳝情况,笔者曾数次到专业户中走访座谈,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甚至亲自动手从泥中挖出鳝鱼,本人写的《黄鳝池变成聚宝盆》在鄂州电台1995年8月26日新闻节目采用。尽管只有几十字的短新闻,但笔者心安,觉得经过深入采访写出的稿件是对电台、对听众和被宣传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深入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采访出好新闻的必要条件,历来为新闻界所倡导,这种优良的传统让许多的新闻工作者受益匪浅。要发掘电视新闻的新、真、趣、美,想找到这些蕴藏在大千世界里的宝藏,只有沉下去"抓",沉下去"找",才有可能挖掘到新鲜感人和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