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油污染发生在水稻两个不同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个不同的生育期受柴油污染后的产量均比未受污染的对照产量低。生育前期(分蘖期)受污染的产量损失大于生育后期(幼穗分化期)受污染的产量损失。在同为低浓度污染(100mg/kg上)的条件下,两者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同为中或高浓度污染(200mg/kg土或400mg/kg土)条件下,两者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污染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生物产量的下降;后期污染的产量下降则是由于收获指数(H1)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柴油污水对水稻茎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试验表明,用柴油污水灌溉水稻引起籽粒产量显著下降的临界浓度在1000mg/L,左右,而2000mg/L以上浓度则引起水稻植株的枯死。高氮水平下的水稻油污危害比低氮水平时轻,而低氮水平下50mg/L柴油污水浓度对水稻茎蘖和籽粒的生长略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烯效唑对小麦籽粒氮素含量的影响,氮肥总用量为主处理,烯效唑干拌种浓度为副处理,主副处理各设四个水平。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后,籽粒中蛋白氮与非蛋白氮含量及最终的蛋白质含量表现一致。在不施氮与低氮水平下,表现为40mg/kg>60mg/kg>20mg/kg>0mg/kg;在中氮与高氮水平下,表现为20mg/kg>0mg/kg>40mg/kg>60mg/kg。相关分析表明,非蛋白氮含量急剧下降阶段即蛋白氮含量急剧上升阶段的蛋白氮与非蛋白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花后10d开始籽粒蛋白氮与收获后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显著相关性。因此,烯效唑处理提高了籽粒中的非蛋白氮含量,从而有利于籽粒蛋白氮的合成,进而影响籽粒最终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巴伦布尔,喜马偕尔邦农业大学土壤学和水管理系的温室中,开展了一项试验,以研究施硅和不施硅土壤中铁和锰的互作效应。供试作物为水稻(RT—42),施锰(mnso4、7H2o)量为0,25mg/kg,施铁(Fes04、2H20)量为0,25,50mg/kg,施硅(NazSio3、5H20)量为0,200mg/kg。未施硅土壤,施锰25mg/k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稻谷和稻草产量,而施锰50mg/kg与施25mg/kg相比则降低了产量。当用硅处理土壤时,施锰(?)0mg/kg未对水稻产量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在施铁情况下,硅处理的土壤中、施锰50mg/kg可增加水稻产量,甚至超过施锰25mg/kg处理,但在非硅处理土壤中,此种锰用量未对产量产生任何效应。硅处理土壤上的稻谷和稻草产量比非硅处理土壤上的高。铁和锰的吸收和浓度分别随铁锰的施用而降低。非硅处理土壤上水稻内铁和锰浓度以及对铁的吸收比硅处理的土壤高,而锰的吸收不受硅处理的影响。当施入更多的铁和锰时,根系对其吸持降低,而其向茎叶部的动运移则增加,而施入较多的锰或硅时,有较多的铁被根系保留,向茎叶部的运移则较少;施入较多的铁或硅时,有较多的锰被根系保留,向茎叶部的运移减少,达到分 拼时期,水稻对锰和铁的吸收分别为0.85和0.51mg盆,分蘖至开花期为7.27和4.85/mg盆,开花至成熟期为4.20和2.52mg/盆,达到时熟时,水稻吸收  相似文献   

5.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双季杂交稻系统中硅(Si)养分补充对水稻养分利用率与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影响的相应关系及其生态机制。创新点:发现一定量的Si养分补充可提高稻田土壤氮(N)和磷(P)养分的有效性,并促进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其核心生态机制是补充Si养分可显著增加稻田土壤的微生物总量,从而促进土壤养分同化固定,提高土壤中N和P的矿化以及易矿化的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和土壤微生物量磷(MBP)的储备。方法:2017和2018连续两年,在双季稻作区设计了系列田间试验,统一常规养分管理,于早稻和晚稻种植期间设置五个有效Si用量梯度处理(即0(对照)、7.8、15.6、23.4和31.2 kg/ha Si),分析收获后的水稻生长性状(株高、籽粒产量、植株生物量等),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N和P的含量,土壤有效态N和P的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MBC)、MBN和MBP的含量,最后统计分析Si的供应与对水稻N和P养分利用率、土壤养分有效性、MBC、MBN和MBP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论:Si养分补充可增加双季杂交稻系统土壤微生物总量,促进土壤养分同化固定,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以及易矿化的有机养分的储备,使得土壤养分易于被水稻根系吸收利用,从而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其中Si施用量为23.4 kg/ha时双季水稻产量及N和P肥利用率均达到最大值,此时土壤有效态氮与总氮比(AN/TN)、有效态磷与总磷比(AP/TP)以及MBN和MBP也均达到最大值。上述结果表明,通过Si养分补充可适当削减双季杂交稻系统因过多化学肥料投入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 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 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 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8.
亚精胺浸种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1.5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呼吸强度和发芽势;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处理浓度以1.0-1.5mmol/L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磷钾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在配施了P2O5、K2O各105kg/hm^2时,水稻全生育期适宜施氮量为175-200kg/hm^2之间,施氮量在20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确立了花生籽粒样品中咪唑乙烟酸残留的甲醇涡旋提取、PSA净化的分散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程序,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样品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咪唑乙烟酸在0.05~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响应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4.0038x-0.2756(R2=0.9995),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16 mg/L.咪唑乙烟酸0.05、0.10和0.50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均小于10%,方法的检测限(LOQ)为0.036 mg/kg.表明所建立残留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快速、灵敏,适于花生中咪唑乙烟酸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水稻土的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镁含量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试水稻土全镁含量在1.86 g/kg~5.40 g/kg之间,平均为3.11g/kg,低于我国南方农田土壤平均水平;交换性镁含量在36 mg/kg~550 mg/kg之间,平均为284 mg/kg,镁供应能力较强;酸溶性镁含量在0.68 g/kg~3.69 g/kg之间,平均为2.04 g/kg。(2)水稻土全镁、酸溶性镁含量以淮河冲积母质和长江冲积母质较高,以冰碛物和山河冲积物较低;交换性镁含量以花岗岩和淮河冲积母质较高,以山河冲积物较低。(3)水稻土pH值、粘粒、速效钾是影响土壤镁含量的主要因素,与全镁、酸溶性镁和交换性镁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4)供试水稻土中交换性镁、酸溶性镁及全镁与水稻植株镁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产水稻氮、磷、钾肥力效应模型及施肥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氮、磷、钾3因素4水平15个处理组合田间试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建立了以水稻产量为目标性状的N,P,K肥力效应回归模型,模拟仿真因素取值频率分析得出:水稻产量9750~11250kg/hm^2的施肥量,在施有机底肥4.5万kg/hm^2的基础上,施纯N 86.12~93.87kg/hm^2,P2O553.92~66.08kg/hm^2,K2O 54.20~65.80kg/hm^2,并通过高产水稻产量结构的数学模拟得出不同高产水平的结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氨水平,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种不同施氮量尿素(0 kg/hm2、110.00 kg/hm2、143.33 kg/hm2、176.67 kg/hm2、210.00 kg/hm2),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结果:不同氮肥处理间诸葛菜的株高、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二次分枝、秸秆干重、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籽粒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根颈粗、二次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秸秆干重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量等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结论:沿淮地区诸葛菜施氮水平为176.67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96.67 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试验,研究了黄淮平原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农作制度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变化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出差异,且随时间推移差异表现越明显;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平均增加2.908 g/kg,有效氮平均增加7.163 mg/kg,有效磷平均增加2.635 mg/kg,有效钾平均增加15.485 mg/kg,土壤pH值基本不变;秸秆还田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增产7.91%.研究结果可为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离子液体在水和土壤不同环境介质中对高等植物的潜在毒性,分别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 mg/kg)的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缬氨酸盐([C2mim][Val])对小麦发芽率(7 d)及生理特性(8~18 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方式下,离子液体在浓度≥200mg/kg时对小麦种子萌发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具有典型的剂量依赖型特点。水培胁迫13 d,离子液体浓度≥300 mg/kg处理,及土培胁迫18 d,离子液体浓度≥400 mg/kg时,均造成小麦幼苗叶片SOD、P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较高浓度的离子液体对高等植物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水培比土培加重了离子液体对小麦的毒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研究氮素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粒重逐渐降低,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氮0~20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氮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超过200 kg/hm~2后,产量变化无显著差异。在氮素水平0~20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容重、出粉率、硬度逐渐增加,但无显著差异,当施氮量超过200 kg/hm~2时,小麦籽粒磨粉品质参数呈下降趋势。粉质仪参数在施氮量3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施纯氮0~300 kg/hm~2范围内,小麦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稳定时间随着施氮量增加逐步增加,当施氮量超过300 kg/hm~2时,小麦籽粒粉质仪参数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2个品系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分蘖成穗率、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7个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3.0,5.0g/L的NaCl胁迫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而其它4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7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对水稻移栽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DJ溶液对水稻移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PDJ能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干燥性和抗寒性,特别能提高抗干燥性;促进根系生长,促进分蘖;促进干物质的累积,从而提高了谷粒产量其中10mg/kgPDJ喷雾处理,提高了单株产量16.7%,差异显著;0.05mg/kgPDJ浸根处理,提高了单株产量20.8%,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对镉污染土壤不同镉富集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镉污染的土壤中.施加EDTA提高了水稻株高,降低了根长,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高镉污染(5.0mg/kg Cd)优于低镉(1.0mg/kgCd)污染水稻.镉污染对常规品种Ⅱ优527有效穗数的影响大于高镉积累型品种秀水63.EDTA增加了镉污染土壤上水稻有效穗数、成穗率、穗实粒数和常规品种Ⅱ优527的千粒重,降低了受污染水稻的穗长、高镉积累型品种秀水63千粒重,常规品种Ⅱ优527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大于高镉积累品种秀水63.  相似文献   

20.
玉米素和吲哚乙酸与水稻强弱势粒胚乳细胞发育、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关系密切:强势粒玉米素含量高峰早、峰值高,促进了胚乳细胞分裂,故强势粒胚乳细胞较多、体积较小;而弱势粒玉米素含量高峰迟、峰值低,吲哚乙酸含量虽然高峰迟,但峰值高,促进了胚乳细胞扩大,故弱势粒胚乳细胞数目较少,但体积较大.强弱势籽粒内源玉米素和吲哚乙酸含量动态与其灌浆强度动态基本一致,于抽穗期喷施玉米素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从而提高其产量,但对强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无显著影响.于水稻抽穗期喷施吲哚乙酸对杂交水稻两优培九的强弱势粒结实率和充实度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