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科学编辑观是编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编辑观致力主流文化的维护与坚守,深刻认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学的自由探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3个论题的阐述,探讨了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编辑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与时俱进地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既凸显了“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也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并体现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对劳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当代中国的全新诠释。  相似文献   

3.
邓小梅 《文教资料》2010,(26):137-138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从三方面理解: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阶级斗争、革命、社会制度等都只是通往目标的途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方面协调发展。而且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即要保障民生、落实民主。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与大学本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切价值的最终取向是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本科教育的根本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本科教育,理念是培育全人,使人既有人性又有灵性;目标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途径是大学文化整体育人;方法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之为人的规定性 ,即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全面生成、丰富和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和人性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获得充分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由此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最大的自由 ,并从自由中获得最大幸福。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现实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宏大的科学理论体系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既是引领人类前进的奋斗目标,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手段。以人为本集中概括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纠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到生产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将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相结合,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席勒美学旨在探求人性完善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审美的自由人。他依据人的现实生存和人的自由存在,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来思索对人地教育、培养和改造,其思想给当代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诸多启示。本文通过探析造成人性分裂的历史及现实渊源,来思索美在塑造完善人性和对人自由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以此彰显席勒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立足当代领会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途径,深刻认识着力引导高等教育中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职业日益精细化矛盾的基础环节,深刻认识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科学发展,从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秦原始儒学极具价值的思想,是将社会和谐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孔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排斥个人选择等级的自由,压制个性的发展.奥古斯丁以上帝的至上性、普遍性消解了个性、人性.空想社会主义试图给予人们以人文关怀,但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论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观,是在和谐中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以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关于做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因为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过程,它在使学生丰富和发展个人人格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