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新闻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与公众、民生有着特殊...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新闻视角,是指基于新闻学理论的关于如何发现、报道、突出、强化新闻促  相似文献   

4.
史春艳 《青年记者》2006,28(8):69-70
什么是社会新闻?笔者认同这样一种定义,即“社会新闻是包括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公共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和民情民俗、生活情趣等内容的新闻,有的社会新闻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新闻相互交叉。”①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新闻共享性多,竞争相对平稳,而社会新闻共享性少、可读性强,竞争相对激烈。媒体全力以赴争做社会新闻,目的就是为了争取读者,扩大市场份额。社会新闻是媒体竞争的一把利器。社会新闻吸引受众的原因生活在当代社会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群,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所…  相似文献   

5.
贾学清 《新闻界》2006,(2):121-121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晚报的突起,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娱乐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迅速提高。具有浓郁城市特色的都市报、晚报、生活类报纸等,更是把社会新闻作为重要的看点、卖点。社会新闻以街谈巷议为特色,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逸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较强的人情昧,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性,因而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要做好社会新闻,就要在写作中很好地揣度受众心理,确立正确的写作理念,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那么,受众对社会新闻的阅读心理是怎样的?与此相应,社会新闻的内容侧重点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疏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是一种文化立场,即以女性独特的体验、独特的视点来考察社会现实生活。新闻报道中的女性主义视角是指新闻记者、编辑在采写、编排新闻时具有一种女性意识,能够从女性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男性的角度来表现妇女,女性报道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能够代表女性的声音,客观、真实地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并能够反映女性的权益,将之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积极力量加以报道。 当前社会新闻中有关女性的报道,其女性主义视角主要体现为: 一、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妇女的生存状态,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精神。这主要表现在社会新闻对…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可读性、可视性受到读者的亲睐及媒体的重视。从社会新闻的定义看,它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报道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从表面上看,社会新闻是一种“软新闻”,但真正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实际七足“软中有硬”的。社会新闻的专业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社会新闻是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新闻是众多新闻类别中的一类.是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对而言的。长期以来,在大多数人眼里.社会新闻似乎仅仅是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板块。  相似文献   

9.
彭宁 《记者摇篮》2004,(7):45-45,42
对社会新闻的定义,有多种叙述,反映了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基本要义是相同的,即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为报道内容,这类新闻具有社会性强、人情味浓、可读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文勇 《新闻实践》2005,(11):53-53
社会新闻虽然不是党报报道的主要内容,但如今不少党报也在积极探索社会新闻的报道路子。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增强社会新闻的亲和力,是提高党报社会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聚焦百姓生活,在报道内容上体现亲和力 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对象应该定位在哪里?我们的实践是:深入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百姓困难,关注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就关注百姓生活这点来说,党报社会新闻和都市类报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都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是为区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性新闻而提出来的。它主要是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以及各种奇闻轶事的报道。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兴趣.并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英溪 《新闻窗》2006,(6):36-37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因为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报刊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已经成为现实与必然。面对此现状,《天下文摘》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5):20-34
宏观新闻规律就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也是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规律,实质揭示反映的是新闻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之间的本质关系。社会整体状态(发展水平)决定新闻活动的基本状态,这便是"新闻依赖律"的实质。本文重点从经济、政治视野中考察、分析、阐释了"新闻依赖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当今党报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范威 《记者摇篮》2004,(8):23-23
观众是电视新闻的主人。观众喜欢电视社会新闻是因为社会新闻不仅反映、引导舆论,倡导文明,他还揭露社会生活、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拉近电视和观众的距离。所以社会新闻报道的应该是人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那部分内容。例如去年沈阳刚开过公交车IC卡收费听证会的那个周六。在社区搞面对面活动时.  相似文献   

16.
许加彪 《新闻界》2006,3(4):16-17
何谓社会新闻?一般而言,人们把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等并列考量。是指以反映世俗生活、伦理观念、趣闻异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属于“软新闻”之一种,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社会新闻主要以大众为主角,根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因而易于激发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7.
郭鹏霞 《青年记者》2007,(20):37-37
社会新闻是指没有鲜明行业特点而又为大众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在我国,都市报与社会新闻有着不解之缘,都市报的崛起与社会新闻的勃兴存在着共时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新闻逐渐由边缘走向了主流。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因其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此在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鉴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等方面的种种差异,中西方的社会新闻报道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当然也不乏共同点。本文将在社会新闻人性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新闻话题的选择、新闻观念等多方面对中西方社会新闻进行多维观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新闻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形式,新闻的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必然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无疑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就是文化产品的选择和播送者,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始终处于时代进步的最前沿,他们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创造最具时代性的、最能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文化氛围,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这种舆论引导来实现架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与人文精神内在的契合点,新闻传播事业本质上与从文化的角度来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的人文关怀有着一致性。所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