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记者队伍也迅速壮大,新闻传播事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正如名记者梁衡所言自从有新闻以来,职业道德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近些年来,我国的新闻业不断出现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侵权新闻以及虚假广告等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新闻记者的形象,究其原因,是少数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私利造成的,因  相似文献   

2.
荆成 《青年记者》2010,(18):20-2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尊重事实、把握真实,这是对媒体记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底线。不讲事实、不讲真实,就是说谎,就是骗人,新闻也就没了存在的价值。所谓"坏新闻",不管属于哪类,坏的本质都是"不真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包括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的继承发展,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丰富内涵进行探索,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逻辑结构和科学逻辑,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发展脉络,分专题的研究(对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及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论述,对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研讨,对习近平新媒体观和媒体融合观进行的探讨,对由新闻宣传到新闻舆论的提法转变进行解读,对习近平提及的相应规律的探讨,对习近平对外传播观的探讨)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舆论观,其中“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江泽民舆论观的活的灵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做到“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把握什么是正确的舆论,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舆论队伍,必须提高宣传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结合他所经历的"十年新闻改革的探索",专门探讨了电视如何构建良性的"舆论生态"空间问题,认为"有太多的例证足以说明舆论建设是怎样  相似文献   

6.
王旭 《新闻前哨》2023,(1):51-52
本文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评论类获奖作品为例,对新时代新闻评论舆论引导效应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早有“事实”之说,并在“虚-实”对应的话语框架中被国人长期使用。而清末对译英文“Fact”的“事实”则源自日本,构成“事实(客观)-理论(主观)”二元对应的话语框架。此框架被引入报界后,转化为新闻思想领域关于“事实”和“言论”关系的话语辨析,影响深远。清末侧重“言论”的作用,主张“言论为事实之母”,民初则突出“事实”的地位,强调“言论必于事实上负责任”。文章指出,两种“事实”概念在清末是分离的,至民初则结合到一起,它们最终促成彼时新闻界重“事实”轻“言论”的认知取向。此种取向,为“五四”时期新闻本位思想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初,复旦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请来了复旦新闻学院著名教授童兵老师,给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经典》课程。这是我离开学校十几年后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后受益  相似文献   

9.
丁柏铨 《现代传播》2017,(11):56-60
从党性与人民性、党性与新闻传播规律、党性与特定主体创造性等三组关系切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观。习总书记在对以上三组关系的论述中都有精辟见解。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党性与新闻传播规律之间的关系,涉及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也还涉及党性与新闻内在规律的关系,强调党性但不能忽视新闻自身的规律性;党性对于特定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不是束缚而是动力,穆青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和楷模。  相似文献   

10.
清末年间,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梁启超撰文说"少年强则国强",将他"富国强兵"的"中国梦"展露无疑。而他的这种政治抱负也映射在了他的报刊活动当中,于是就有了他对新闻从业人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这种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他的少年"中国梦",找出他对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识来源,并结合当今时代的主题,以古鉴今,分析当今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及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优点十分明显。它充分开掘每个劳动者、经营者以及每个法人实体与自己劳动成果相结合的积极性,使得最基础的经济细胞都活跃起来了,财富极大地涌流。新闻单位同样有巨大的发展,媒体业成了社会关注和活跃的一行。然而,与人一样,优点往往伴随缺点。市场经济的双刃剑特征在新闻单位亦表现明显。这些年,我们也看到,新闻单位创收讲多了,新闻“卖点”关注多了,而马克思主义讲少了,记者编辑的政治、理论素质的修养和提高讲少了。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即使新来报…  相似文献   

12.
张栋 《新闻天地》2004,(2):27-27
媒体天天在发布着悬赏令:“在南京、上海,许多人成为新新职业者——新闻,‘线人’,如果您有重要新闻线索,请拨打新闻热线……一经采用,即可获得丰厚稿酬。”一夜之间新闻“线人”似乎成了令人羡慕的一份职业。作为一个在我们身边若隐若现的词语,我们对“新闻线人”这一职业知之不多,但在我们身边,“新闻线人”已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3.
从培养新闻干部到为各类新闻媒介机构培养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经历的最大变化。由于新闻传播业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时代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更高了,公众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期待更强了,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评价水准也更严了。这实质上是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职新闻传媒专业,面对上述新变化、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树立积极应对的思想。在包括教育思想转换,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内的教学改革方面,下大功夫。而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也是通向更高层次改革的切入点。经过几年的高职新闻教育实践,笔者以为,在这方面可探索的空间很大,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有狠抓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民生新闻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它大量报道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比如交通事故,比如被骗被盗。鉴于此,有些人便认为这些事无足轻重,通俗猎奇,只不过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其实,民生新闻的重点,不仅在于  相似文献   

15.
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7期上发表了《敬告我同业诸君》.在该文中,他提出了“变骇为习”的主张,作为舆论引导的操作思路与手段.该主张由于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悖新闻专业主义,因而颇受争议.但是,一种理念的提出必有其现实意义,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以今人的要求来评判当时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6.
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舆论导向“福祸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舆论监督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两年来,人民日报社群工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弘扬正确的舆论导向观,投入重兵为“监督与思考”栏目提供稿件,虽然每周仅发1—2篇报道.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宣传也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上进行一次飞跃,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宣传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不仅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进行了系统梳理,还进一步揭示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本质特征。作者并由此对"新时代"对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体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加强新闻战线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全国新闻战线联系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正在进一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学习教育活动切入点、侧重点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正确舆论引导水平,却是必须应该时刻把握的两个中心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闻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定位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精神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发展一定条件下的产物,是生产的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他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在马克思看来,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