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新闻价值角度,新闻有多样化的选择。但对于当今新闻工作者来说,从时代性出发,选择并采写新闻,是必须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有一句新闻界的格言,今天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记者是站在时代航船最前端的望者。  相似文献   

3.
4.
王珊珊 《青年记者》2020,(11):35-36
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文化历史背景上存在的诸多差异,造就了两国新闻理念的不同,而两国新闻理念的不同又使两国在新闻漫画的创作中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作为新闻舆论观点表达的一种重要视觉文本,新闻漫画中评议内容的选取并不是任意的.选题方法作为新闻漫画创作的首要环节,不仅体现了创作者个人的观察视角和思维特征,更揭示了所属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思想.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新闻漫画作品代表了中美两国新闻漫画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对2015-201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漫画作品从选题内容、评议倾向和观察视角三个维度展开对选题方法的分析.了解和掌握两国新闻漫画在选题方法上的异同,并结合两国的文化传统和新闻理念解释两国新闻漫画选题方法形成差异的原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助于繁荣我国的新闻漫画创作.  相似文献   

5.
6.
在报界竞争激烈的今天,充分调动读的阅读欲望,是记采写、报道的一大责任,也是一张报纸扩大影响、增加发行、吸纳广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是作者在写作中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生活,表达意见与见解的一贯原则和方法。评论的写作风格首先表现在选题上,是谓选题风格,指作者观察现实社会,选取评议对象,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写作风格规定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而最终实现在作品上。通过对作品的品读与分析,能够透视其写作风格。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基本面貌,体现其各自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王宁 《记者摇篮》2001,(10):36-36
谈起人大新闻报道,一些同仁往往认为,除了每年一次的代表大会相对集中些外,平日除了开全会就是视察,干巴巴的。我认为,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人大工作既神圣又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新闻采写的角度讲,人大工作的报道同样是新闻的“富矿”,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  相似文献   

9.
10.
突发新闻一直以新闻反应的及时灵敏、新闻稿件的曲折惊险、新闻事实的鲜明生动为广大受众关注和喜爱。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突发新闻特别是独家突发新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邵珺 《视听纵横》2004,(5):81-82
今年5月,一位姓雷的男性观众给一家省级电视台的新闻热线打去电话,说自己曾跟宁波的一家医院签过协议,医院同意免费为他做变性手术。后因当地卫生部门认为该医院不具备做这种手术的资质,以致手术搁浅。由于做“变性”手术需要很多钱,雷先生自己又没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因此想通过媒体帮他圆了“变性”梦。  相似文献   

12.
房静 《记者摇篮》2005,(6):52-52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即使有所变化,也难跳出那种程序化的模式.致使会议新闻千人一面,单调乏味。因此,如何改进会议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深题。  相似文献   

13.
“又是车祸!没死人,不是新闻;死了3个,还可以……”毋庸讳言,作为都市报最常见的新闻形态,面对频频发生的车祸,一些记者或编辑的神经似乎早已麻木,在判断它的新闻价值时,有时只会从它的破坏程度层面上,界定与取舍稿件。  相似文献   

14.
860多字的人物消息《潜心创作精品迭出陈特明连续四届获“五个一”工程奖 全省惟一 全国罕见》一文,在2007年9月21日《鹰潭日报》上刊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荣获了第十五届江西新闻奖一等奖和第十届江西报刊新闻奖一等奖,并选送第二届江西优秀新闻奖参评。这篇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是怎样发掘出来的呢?回顾、总结这篇人物消息的采写经过,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迅速崛起。但数据新闻的发展,在地理区域和媒体形态两方面都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传统媒体如何"借力"数据新闻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方式与传播格局,决定了其与新媒体的竞争与融合中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一些实习记者和区县、乡镇的通讯员时常问我,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采写的新闻见报率不高?我在认真看了他们写得还算流利的稿件后觉得,他们缺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选题的经验。怎样才能提高稿件的见报率?从市场变化中找新闻,应该是报刊激烈竞争时期选题切入角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金庸先生是我的老朋友。6年来,我采写了多篇有关金庸的独家报道,却没有做过系统的访谈。  相似文献   

18.
叶锡环 《新闻实践》2011,(12):64-66
叶锡环,半路出家,年近四旬,是温州都市报一位跑民生新闻的普通记者。在调入报社6年间,他4次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这在浙江新闻界是十分少见的。他为什么会频频获奖,其作品又有何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地市报的新闻工作者,平时接触重大新闻事件的机会并不是太多,即使有这样的机会出现,也往往因为有大报大台的跟进,在不是一个量级的新闻大战中很难出彩。但并不是说,地市报记者就少有作为。事实上,只要注意在新闻采写中深入开掘,基层工作者同样能把"地方戏"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站位高一点,发现意义所在2009年,笔者曾有一篇消息《孤山小学教师7年躬耕  相似文献   

20.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一个掌握着种种用于发现隐蔽的、潜藏的、无意识的事物的种种方法,甚至可以通过偷窃来获取所需讯息的信使。他要呈现各种语言、文化和社会,无论它们是多么模糊、陌生、无意义。他厘清模糊之处,让陌生变为熟稔,将意义赋予无稽。他解码讯息,他作出阐释。”^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