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实践: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闻的许多问题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其中,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分类学上的社会新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笔以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究竟能否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类核心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生新闻实践的走向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消息,与我国的消息一样,是对新闻事物的迅速及时、简洁明快的报道。由于对新闻基本要素的交代重点不同,西方的消息又可分两种类型:纯新闻和解释性新闻。纯新闻与我国的动态消息相似,即采用精练的语言对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纯新闻虽然要求交代何时、何事、何人、何地、何因、怎么样等新闻  相似文献   

3.
景程 《新闻三昧》2005,(6):22-2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的十余年中,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法制新闻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因此,法制新闻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所担负的功能,越来越不能让人忽视。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2):40-46
数据新闻是近年来我国新闻报道中异军突起的一种报道形式。本文在认真梳理数据新闻与我国数字新闻之间深厚渊源基础上,提出数据新闻融入当前媒体新闻业务的两条可行路径,并就数据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选题过于宽泛、开放数据获取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紧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深挖政府开放数据资源;融合两种新闻报道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复合型人才;因地制宜地处理数据新闻可视化问题等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新闻创新看新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松武 《新闻界》2001,(5):11-13
天天与新闻打交道,对新闻价值已不陌生。新闻有大有小,有轻有重,传播者和受众心里各有一杆秤。然而,从新闻理论角度探讨新闻价值就不那么容易了。最近,在《新闻界》1999年第五期读到何光先生撰写的《新闻价值论》,受到新的启示,引起了我对新闻价值的思考。我国新闻界过去对新闻价值的定义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正如何光先生指出的那样,目前对新闻价值的诸种意见虽然各有道理,但总的说来都没有揭示出新闻价值这个概念的实质:关系,他主张从新闻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入手把握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纵观今日我国之新闻(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上的新闻),虽不乏上乘之作,但仍觉得有相当一部分称不上新闻,有些勉强称其为新闻的,也不让人解渴。究其原因,还是与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有关,或日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中还有不少同志缺乏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7.
袁莉 《军事记者》2004,(8):41-41
像其他行业一样,新闻工作也有其内在的要求、规律和规范,即我们所说的职业精神。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实践的反映和经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新闻实践,并随着实践工作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本即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新闻职业精神与新闻实践工作的辩证关系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中渗入幽默成分我们可称之为新闻幽默。新闻幽默的运用在西方媒体中比较常见。在我国,新闻幽默何时出现无从考证,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青年报》举办幽默新闻大赛以来,各类新闻媒介上的幽默新闻屡见不鲜,其中不乏上乘之作,新闻幽默开始受人关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并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有资料表明,在近10年我国发生的近千起新闻官司中,因新闻事实失实引起的占80%,且大多数以新闻单位败诉告终,可见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总结,这有助于我们对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期待转化为有的放矢的行动。本文认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内容、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元辐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正轨;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正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  相似文献   

11.
刘熙 《新闻知识》2002,(1):34-36
近年来,现代社会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中,努力运用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在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经常引发出许多的新闻官司,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被报道对象以侵权为由推上被告席的事件亦屡见不鲜。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作到既顺利实施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时又能有效地预防新闻官司的发生呢?笔者从事法制新闻工作二十余年,下面结合自身经历,就新闻官司的成因及预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达到“防患于未然”之目的。一、新闻的虚假性与新闻官司“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并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有资料表明,在近10年我国发生的近干起新闻官司中,因新闻事实失实引起的占80%,且大多以败诉告终。可见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篇稿件质量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取决于角度选择的好与差。选准角度出佳作,的确是经验之谈。所谓新闻角度,指的是发现事实、挖掘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可以说,在新闻的写作中,能否选择最佳角度,至关重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国宋代著…  相似文献   

14.
努力减少和避免新闻侵权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不断增多,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剧增加,新闻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稳步实施,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教育逐步深入,我国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于是,由新闻报道引发的新闻侵权纠纷屡屡发生。它已成为困扰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的新闻侵权包括因新闻侵权而构成的刑事犯罪行为和…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闻界正在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状况的回顾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业自律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叫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我国的新闻学大辞典上解释说,它是记、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郑自军 《新闻界》2004,(3):53-5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新闻文化”的概念,强调新闻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15年来,这一文化新样式被不少人认可。从文化视角对新闻活动进行全新审视,有利于丰富新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新闻研究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拟对1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新闻”这一实践活动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美国。“公共新闻”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它的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中,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率先走出了一条“公共新闻”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基层新闻工作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重大题材的,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千差万别,不少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往往得风气之先,会出现一些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导向意义的现象与做法。面对这样的题材,基层记应沉着应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把握新闻  相似文献   

20.
谢常青 《新闻界》2005,(3):104-105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写作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美国新闻学者的这一新闻理念,使“新闻故事化”成为众多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以至达到共鸣等显著优势同样引起中国记者的兴趣并付诸于广泛实践,在新闻界兴起别样的新闻表现风格。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方法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