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形势与政策"课跨度长,学期课时少,没有统一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难度大。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要义,也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落地的最终途径。从高职校教师的视角,基于课堂教学层面研究"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由教学目标出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提出专题教学更适合该课教学。同时要注意课时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规范化,从而合理地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形势与政策课引入专题教学模式的意义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信息平台等多视角构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新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彰显政治导向是根本、立足现实是基础、能力提升是目的的教学新理念,以期为提高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质量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学专题的拟定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而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建设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没有固定统一规范的教材,没有权威性的资料。我们按照精、新、特、管用的原则,构建了"聚焦新闻热点+聚焦社会热点+专题讲授"的立体化的教学内容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总体上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材建设,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构建立体化"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系几个方面探讨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时效都有特殊要求。把这门课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思路中考虑,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与日常思想政治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把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贯穿到平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深化。把专题讲座与日常思政课教学联系起来,可以弥补专题讲座的不足,使专题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实践中面临着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与教学活动的规律性、学生需求的多层次性与课堂专题讲授的单一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学生课堂参与的被动性等现实矛盾。通过建设课程网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住课下、课堂、考核等环节进行系列教学改革,实现网络教学与专题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克服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增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葛明岩 《文教资料》2012,(4):176-177
形势与政策课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训质量,就要不断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本文拟从科学制定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以及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两方面探析如何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在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矛盾,一是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与授受对象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三是统编教材的滞后性与现实形势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改革、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着学生规模过大、教学内容过于灵活、教学课时过少等特点,该课程不能简单地运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它核心课程类似的教学策略,而应该在实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同"形势与政策"课融合的基础上,突出问题意识的导向;在预设的冲突性情境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文化熏陶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魅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以定 《文教资料》2013,(18):162-164
"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的现实性特点决定课程教学必须直接面向现实;课程的具体性特点决定课程教学必须采取专题式;课程的动态性决定课程教学的复杂性。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特点、教学特点和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安徽大学在总结自身和兄弟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安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网",建立教、学、管一体化网络平台,探索出一套网络化、自主型、专题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走该门课程数字化教育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形势与政策"课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思政"最初的起点,是由课程自身特殊性决定的。其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课程教学内容是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二是课程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样态。这些特点让"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适合打造成大思政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找准教学专题、建立教师双向沟通集体备课机制、实施双轨模式,绽放教师差异化风采的"三步走"战略来建设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实施专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运用案例教学法与讨论式互动教学法,要推动实践教学,提高该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需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独特性,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这一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加强课程建设,要注意《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学方法的独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好其内部的矛盾。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应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选聘和培养制度,理顺管理模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水平,要提高认识,健全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要以规范性、实效性、创新性为原则,从建设教师队伍、规范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很难形成稳定的内容体系。文章主要通过热点问题、基本形势与基本政策、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的模式来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燕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6):121-123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形势与政策》课逐渐成为边缘化的必修课。因此要在教、学、评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做到教学形式和目标“三结合”,使教学内容实现专题负责制。惯彻师资队伍的组合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体制的多元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实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科学化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复杂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明显改观的目标要求是科学化提出的现实背景。教学内容的复杂化与教师队伍建设薄弱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的易变性与固定教材编写之间的矛盾,教学模式单一与学生思想认识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课程开设时间和方式与学生接受规律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科学化的基本因素。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科学化的基本路径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二级学科;围绕教育目标的实现,编写相对稳定的方法论教材;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增强教学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王红英 《教师》2013,(14):52-5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时效性、政策性、现实性强的特点,其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本文从教学模式的含义入手,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点,探讨"形势与政策"课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05方案实施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情况差异很大,引发的争论也很大。由于课程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形势与政策”课边缘化的倾向很明显,操作中也存在着几大矛盾(课时与学分的矛盾、专职与兼职的矛盾、备课与上课的矛盾)。要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至少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课程规范化建设;二是努力探索课程的学科支撑,以此促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建立思政课专任教学机构与宣传系统、学工系统(思政课专任教师与党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