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铖 《成才之路》2023,(10):45-48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使大学生的生活随之出现潜在危机,想让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全面了解世界,就应构建高校危机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文章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类型、存在问题,对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构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内涵、传播特征以及对高校危机管理的影响,针对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对策: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普及新媒体素质教育;构建网络舆情动态监测机制,搭建高校危机管理信息平台;注重高校危机管理信息公开,维护知情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和传统媒体一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兴媒体。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其匮乏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2003第3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召开把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提上了议事日程,网络媒体加强社会责任感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所引发的信息时代传播革命,不仅使重大危机事件的影响更大、传递范围更广,还赋予了危机新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政府与媒体在危机传播中肩负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心理安全阀的媒体,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因此,政府应使其成为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通过媒体及时回应公众诉求;媒体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客观反映公众诉求,同时将政府的危机处理反馈给公众,消除社会心理不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冲击.作为设区市的传统媒体,处在前有国家级、省部级媒体蚕食,后有新兴网络媒体夹击之中,在话语权、传播速度、虚假信息等方面更是受到网络媒体的挑战.设区市传统媒体应从提高信息附加值、增强内容竞争力、深度挖掘节目等方面有效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刘强 《华章》2011,(22)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编辑无法满足新煤体的需求,逐渐产生了网络编辑.网络媒体有诸多新特性,比如信息爆炸以及信息多媒体化,传播者公信力缺失,与此同时,受众却在海量信息中迷失,信息传播更加迅捷,而且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大大增加.这些新特性使得网络编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传统编辑过程中所没有的新特点,因而要求网络编辑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加适应网络编辑职业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出现,使媒体由过去单一的纸媒迅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媒体的格局也被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所打破。人们在认知、熟悉和享受网络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深深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不论社会现象还是企业发展中发生的各类事情,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各自的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机构、部门不  相似文献   

8.
试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与社会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媒体是指涵盖了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媒体,它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等.数字化是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地位,而且使传播形式从单向的传播转向了多向的互动的传播,并突出了"个性化"、"分众化"的传播,传播内容从媒体灌输的广播向针对某个群体或个人需求的窄播转变,是信息时代最具标志性的旗帜.与此同时新媒体创造了新的产业,形成了新的商机,进而浸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媒体迅速崛起,产生着巨大的传播能量和影响力。作为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互联网,在人类社会的传播史上具备了革命性的意义,网络媒体"无网不入"的魔力正创造新的传播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如今,80后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除了职场上的特点外,最重要的是生活轨迹或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用更多的时间与更多的媒体接触。互联网和手机或移动互联智能机已不能离开和不能离手,各种社交媒体已成为80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他拥有着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上的自由性,传播空间上的无限性等优势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网络媒体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同时也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琴 《华章》2011,(23)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广泛的的传播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杜绝虚假新闻面临更大的难度和挑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守则,这对网络媒体同样适用.网络媒体要切实加强管理和自律,捍卫新闻真实性,拒绝假新闻.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好媒体.  相似文献   

12.
侯继虎 《考试周刊》2011,(60):152-153
网络媒体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以及具有普通媒体所不具有的互动性等特点,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媒体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要准确给自己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要视创新为生命,创造生存价值;要与其他媒体形成互动,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是国际互联网的媒体时代.有人把网络媒体视为具有强大生命力、拥有庞大广告和行销潜力的新兴媒体.时代的发展,媒体也渐渐从传统的单向传播趋向互动式传播.网络广告的优点是:从过去宣传企业商品的优点,改为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由批评竞争者商品的缺点,改为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求购欲,使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并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圈子"的形成,加速了危机事件传播的速度与效率,使得信息流动更加快速、便利.但危机事件的全面渗透造成了公众心理和情绪的快速形成、更替与变迁,人们开始正视危机事件中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辩证思考.基于此,研究通过危机事件、共情传播以及传播效应的相互关联分析,提出了规律性假设,并应用实证分析进行了具体事例的认知探索.结果表明,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机制呈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双过程表现,且各假设成立.同时,研究又根据实证中提取的要素特征和传播路径,构建了共情传播要素评价体系,勾勒了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演化机制与发展轨迹,讨论了共情传播路径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圈子"的形成,加速了危机事件传播的速度与效率,使得信息流动更加快速、便利.但危机事件的全面渗透造成了公众心理和情绪的快速形成、更替与变迁,人们开始正视危机事件中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辩证思考.基于此,研究通过危机事件、共情传播以及传播效应的相互关联分析,提出了规律性假设,并应用实证分析进行了具体事例的认知探索.结果表明,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机制呈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双过程表现,且各假设成立.同时,研究又根据实证中提取的要素特征和传播路径,构建了共情传播要素评价体系,勾勒了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演化机制与发展轨迹,讨论了共情传播路径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新一代交互性媒体,把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变成了现实,新闻在网络上自由畅通.网络媒体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流量大、交互性强,审查制度松弛让新闻在互联网的土壤快速成长,也促成了在其他媒体传播是所不具备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新闻原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衍生品正在迅速蔓延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网络媒体舆论的民意性、隐匿性和互动性特点的影响下,网络媒体舆论与社会情绪之间产生了一种“共振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使网络舆论与社会情绪之间产生良性的循环也能产生恶性循环。所以要合理地引导与规划“共振机制”,使其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信息传播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并在媒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着舆论传播态势。从技术上看,新兴媒体将会给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先进和快捷的表现手段。从内容上看,网络内容的泛娱乐化倾向更加明显。从媒体发展上看,随着新兴媒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地方媒体生存和发展空间被压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来,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伦理失范在网络媒体传播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网络传播的无序发展和“电子海洛因”对中国青少年心灵的侵蚀,本文认为应该从四方面入手进行治理:一是加强媒体工作者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和完善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三是完善媒体立法及社会监督制度;四是加强对公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学校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学校危机管理由此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而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拓展,给学校危机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引发了众多学校危机事件。本文在分析危机管理4R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媒体对学校危机管理影响,结合有关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热点敏感领域的网络舆情,妥善应对,建立健全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危机管理的缩减与预警机制,完善网络媒体环境下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提高网络媒体环境下危机的恢复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