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课程理论的建构与完善只能在课程实践的反思中形成,新课程的设计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这五年的课程设计历程形成了一段我国课程研究与课程设计自身的历史。本文呈现、分析了新课程设计过程,并与西方大规模课程设计理论相比照,从中提炼课程设计的共同要素、特征与难点,以此提示未来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设计的现代化,与其相适应的课程设计理念、目标和方法应具有预期的内在特色,包括同具体学习目标的联结,有效的教学方法、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提供机遇和有益的评估方式。“2061计划”将课程设计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强调革新课程设计框架,包括课程价值取向的建构、课程内容的统整、课程时间安排和类别设置、课程实施的多重变量的关注以及课程板块的组合等描述,旨在为研究者、实践者在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系统内提供借鉴和新思路,对面向新时代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素质课程创新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学教育不及西方国家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科学课程一直将"科学知识"作为关注的重点,而西方国家则将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科学素养"是一个外来词汇,厘清它的涵义自是首要之举;此外,在国际上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科学课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于海波 《物理教师》2005,26(4):38-40
科学素养已经被视为科学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人们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远未统一,在实践中也颇多争议.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科学素养理念的来龙去脉、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科学素养理念的历史演进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6.
科学素养: 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学前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幼儿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与习惯。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未来意识的创造型人才的心理教育,是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课外创造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领域的一种综合性全方位教育。其中,课内创造教育应成为主战场。笔者认为,我国应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专门的创造教育课程,该课程(1)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2)注意传授关于创造的知识;(3)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4)进行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培养;(5)进行创造技法教育。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加拿大K-12科学学习成果框架》和《安大略省课程:科学》进行分析来探查加拿大理科课程设计的思路。加拿大理科课程框架的构建以课程愿景的关键方面为基础,以通用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为主轴,设立双层学习目标,具体学习目标是总体学习目标更为细化、富有情境性的表述,从而建立起课程愿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者有意义的联系,对应明确、一脉相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愿景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这些设计思路可为我国理科课程的修订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重任.提高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设计的宗旨.由"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教育的顶层设计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一些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却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理科教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足,教学中非科学和伪科学的行为普遍存在.[1]根据笔者对课堂教学的长期观察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实际情况来看,提出若干通过物理课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可见,科学教育仍然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最主要的手段。因此,科学教育的理念必须符合科学素养内涵与目标的变化与要求。这种新的理念主要是:理解科学的本质,建立科学教育整体性目标;强化通识教育,建立以适应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价值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媒介识读独立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小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对媒介及其信息进行获取使用、分析、评价和直用的能力。不过小学生媒介识读独立课程在我国当下尚不具备成为国家课程的条件,因此最为可行的办法是将其规划进校本课程系统。小学生媒介识读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讲究趣味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展开多样化文化触角、鼓励学生亲历和参与,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动态化、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标准,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反省意识、批判意识及责任意识,推动他们成长为信息时代的优质公民。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思辨能力在国外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被西方教育界视为教育重点。一些重视教育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在该领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我国思辨能力发展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是我国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摇篮,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简要分析了高师英语专业所面临的思辨缺席或欠缺的原因,并针对思辨缺席的现状,阐述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目前中小学课程中媒体素养成分的情况,初步探讨了媒体素养教育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问题,从课程角度探讨如何进行中小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课程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程开发决定改进课程的整个活动和过程,它包括确定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组织形式或安排。课程实施即是把新的课程计划、方案等付诸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hange of the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JSSCC) in the P. R. China over the period from 1978 to 2001. Docum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versions of teaching syllabi, textbooks, and teachers' reference books published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hanges of the purposes and content of the JSSCC were traced in the view of scientific literacy, which incorporates both subject matter and companion meanings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emphases.’ It was found that subject matter had been increasingly enlarged in its breadth but its requirements gradually decreased while companion meaning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is curriculum had been increasingly added from 1978 to 2001. 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JSSCC had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from being more elite to more future citizenry oriented during the period under study. Two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for science curriculum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新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科学的整合,使教学过程更为优化,然而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及教师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其误区所在,并给予一些建议,以期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真正整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