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使动用法的几种特殊形式 在“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将”是使动用法。这种主语、谓语、宾语具全的句子是常式句。使动用法在常式句中是比较容易辨认的。语言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含有使动词的句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须要我们了解含有使动用法的种种句式,以确切地理解文意。 (一)没有宾语的使动式 虽然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发出动作,但宾语有时却不出现。如: 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也。(《赤壁之战》)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 )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句①的“走”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操军),意思是使(操军)败逃。句②的“食”是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冯谖),意思是“食之以草具”,以粗恶的食物让冯谖吃。这种省略使动宾语的句子,在理解和翻译时,须把省略的宾语补出来。 (二)双宾语的使动式 用作使动的词有时带两个宾语,若不详审文意,便会错解其义或不知其解。如: ③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初学古文的人常把句③理解为“晋侯喝赵盾的酒”,而实际上,“赵盾”和“酒”并不组成定中词组,它们都是动词“饮”的宾语。“饮”和“赵盾”是使动关系,使赵盾饮;“饮”  相似文献   

2.
一、人称名词(代词)+之+地点名词——“之”用作动词 例:(1)吾欲之南海(《蜀鄙之僧》)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分析以上句子,“之”字前面都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3)是承前省略了陈涉.“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垄上”;整个句子合起来表达“某人去某地”.这样的句子中“之”用作动词,解释为“去”、“到”或“往”.  相似文献   

3.
在语流中,词语的意义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就叫做“语流义变”。并列结构往往会使词的意义发生变化。以“一”为例。它在古汉语中的义项,根据《助字辨略》有十五种之多。但在并列结构中,它的含义就变了。如: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2、其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 上述二例都是并列复句,这些句子的所有“一”都不在十五个义项之列。对这类词,我们应从句式上去理解:这两个句子是“…一…一”结构,前句和后句表示因果关系,“一”义虚化了。“…其…其”也是这种情况。如:  相似文献   

4.
使动用法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难点之一,难主要难在不易辨别上。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对有的使动用法作了注解,而有的又未作注解,这就使得使动用法增加了扑朔迷离之感,到底根据什么来辨别呢?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词性活用”现象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大量存在,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如“礼毕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归”;有名词、形容词、方位词用如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游黄山记》)中的“级”;“忿(?)尉”(《陈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如下一类句子: 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②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察今》) ③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比之如父,拟以如天(《原君》) 在这类句子中,加点的动词与它后边的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 不(未) 动词”这种结构的句子是大量存在的.高中课本就有:《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等等。这种结构的句子是怎么处理的呢?高中语文课本对前二句是这样表述的:助词“之”用在前置宾语和  相似文献   

7.
对于《论语》中“必也正名乎”(《子路》)、“必也使无讼平”(《颜渊》)一类句子,不少注译者将“必”仅看成是修饰语,把全句当作单句理解,这是值得商榷的。个人认为,《论语》中的这类句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假设复句,“必也”是偏句,表示假设条件,后面是正句,表示结果。一从文意看,这类句子都是前有所承,往往表示从反面或另一角度来说明问题,都包含着某种假设条件。试将这些句子逐一分析如下: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八佾》)  相似文献   

8.
一、把下面加点词注音并翻译句子: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史记·平津侯列传》)二、选择“而”、“于”、“以”、“为”、“则”、“与”中的一字填在合适的句子中:①故君子之所以日进( )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荀子·天论》)②子温( )厉,威( )不猛,恭( )安(《论语·述而》)③先生之方能若是,( )太子可生也。(《史记·扁鹊仓太公列传》)④故( )言举人,若( )毛相马。(《盐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动用法”,讲得较多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本文拟介绍另外两种特殊的用法:为(wèi)动用法和为(wéi)动用法。为(wèi)动用法动词所带宾语是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广义)、目的(目标)。如: ①父曰:“履我!”(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10.
一、简缩法。所谓“简缩法”,就是对复杂单句的成分进行分析,保留句子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的方法。例如:①《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例①是复杂单句,经过简缩,全句的主干就成为“,小说塑造事迹”。这样一来,很快会发现该句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把宾语“事迹”改为“形象”。  相似文献   

11.
讲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古汉语常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采用“以今导古”的方法,即由分析某些保留了古代汉语特点的现代词语入手,渐次讲述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内涵及其翻译格式,将有助于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先谈使动用法的教学。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战胜”与“战败”,本是一对反义词,可是当它们分别充当“我们战胜敌人”和“我们战败敌人”两个句子的谓语时,所表达的意思却完全相同。怎么解释这一奇特的语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一1922年,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不过他当时称之为“致动用”、“意动用”:他动字以外之字,变为他动,而特含有“致然”或“以为然”之意者,含  相似文献   

13.
在古汉语里,动词作谓语时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做“使动用法”。如“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意思是“使匈奴后退七百余里”。“却”本来不是及物动词,而在这个句子中却带上了宾语“匈奴”,具有了使令意义,这种表达使令内容的特殊的动宾句式就是“使动用法”的基本形式。古汉语里的使动用法大致有三类,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4.
使动、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特殊的动宾关系,即谓语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使动用法指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之”谓“使之活”;“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168页《塞翁失马》一文末尾一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其中“此”字的意思是什么?课本注解为“这样”。我认为这不太恰当。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此”字在文言文里用作指示代词的时候,它的意思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这”,可指代人,指代物,指代事,还可以指代处所、时间等。如: “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这个句子中,“此”就是指代事的指示代词。另一类是“这般、这样”,是指代动作行为的状态、程度、性质、方式等。如: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或主要要求在于准确、鲜明、生动,这种观点确乎已经成为定伦。翻翻近年出版的写作知识方面的著作,就会发现这种观点颇为广泛。例如,《文章学概论》说,“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侧重于准确鲜明。”《怎样写议论文》在谈到语言问题时指出:“词要用得准确”,“句子要表达得恰当”,“句子与句子之间要合乎逻辑”;此外还要做到  相似文献   

17.
学习英语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已经认识bark(树皮)、spring(春季、弹簧)等单词,可是在翻译时如遇到这样的句子:The dogs kept barking all night,he spring upon his enemy.却不一定会翻译,在这两个句子中,bark已不再是“树皮”的意思,而是“犬吠”之意,spring在这个句子中却是“攻击”之义,象这类词在英语中叫做homophone or homonyms,就是同音异义词,在英语句中,(Homonyms may create ambiguity)这些同音异义词可使句子产生模棱两可的意思。(A word or a sentence is ambiguous if it can be understood or interpreted in more than one way)这种句子在英语中叫做Ambiguity。倘若我们能把这类单词记熟掌握,那么对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无疑将会有所帮助,因此在翻译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加以注意。例如:  相似文献   

18.
古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可得”、“可得而”连用的现象,目前中学教材中,亦多次出现这类句子,如: ①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黄宗羲《柳敬亭传》) ②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③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同上) ④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同上)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题型:“阅读下面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等等,透过字面,揣摩命题者用意,不难发现这样一类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2006年武汉市语文中考说明也依然把“词句理解”列入现代文阅读考查范畴。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亟需培养学生结合文本理解句子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面对这类句子理解题型无从下手,不知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去理解。下面就这个问题,笔者将从解题技巧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应对的策略,希望能对中学生们有帮助。一…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古汉语中“之于”句式的图释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三册(以下简称《古代汉语》)在说明介词“之”字的用法时,说“有时侯,不是在主谓之间用之字,而是在主语和于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作句子的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