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字音识记 【命题思路】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判断字音而不考拼写,考查常用汉字中的常见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和某些易误读字,多涉及词中特定读音。考查形式有:指出读音全部相同或全部不同的项,指出注音完全正确或有误的项(一般不涉及音调问题),指出与所给注音字读音全部相同或有不同的项。  相似文献   

2.
湖南方言特殊的多音多义现象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普通话为同形同音词,它们 在湖南某些方言中因意义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形成多音多义现象;二是普通话为一词多义,它们在湖南一些方言中因意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形成多音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3.
2011年的《考试大纲》规定,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该考点包含如下三点信息:(1)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语",对于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读音不会涉及;(2)考查的标准是"普通话",对于方言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区别要多加注意;(3)考查的要求是"识记字音",一般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虽然2011年全国高考广西卷考查了字音,但不排除2012年仍然考查的可能性。根据广西考生的特点,2012年广西考生在备战高考字音时,应着力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充方言中入声独立成一个调类。由于古入声字的韵母、声调和普通话里差别较大 ,所以 ,古入声字的读音就成了方言区普通话教学和学习中最难克服的主要障碍。掌握好古入声字的读音 ,必须先识别出入声字。根据西充方言语音特点 ,普通话韵母为ie而西充方言读成i韵的字 ;方言韵母是 、u 、io的字等都是入声字。西充人只要真正掌握了古入声字的读音 ,基本上就突破了说普通话的难点 ,避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 ,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本考点重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按要求正确辩识汉字的读音。考查内容是常用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形声字以及易误读的字,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只要求辨识字音,而不考查拼写,更侧重于实用。  相似文献   

6.
昌宁方言词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友昌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4):41-46,50
昌宁方言基本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很高的一致性,大部分词与普通话词形、词义完全相同,仅读音略有差别的词,其余的词可分为词形与普通话不同或部分相同,词义与普通话词形成一对一的整齐对应关系和词形和普通话相同,词义不同或只部份相同,也不能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两类,加上保留较多的古词语、融进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词语、合音词丰富等特点,共同构成了昌宁方言的词汇特色。  相似文献   

7.
武穴方言动词与普通话动词也有不少差别,这些差别具体表现在音节数量、读音、词形等方面。为了分析简便计,下面列表略作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胜文 《文教资料》2006,(26):41-42
一、高考字音考查的特点高考《考试说明》对字音部分考查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该考点重点考查的是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使用频率较高而又容易误读的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近字等。其中,读音认半边是汉字误读的一个普遍现象,所以形声字辨识是语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对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四川大邑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大邑方言中基本合流为舌尖前清声母ts、ts‘、s,基本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声母t?、t?‘、?一致。部分声母例外读音的发音部位与普通话相同,发音方法上稍有差别,是语音历时演变不规则在共时层面的反映。还有极个别字不符合大邑方言语音演变规律,读音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相同,原因尚待考证。  相似文献   

10.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将该考点规定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所谓“识记”,就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考查特点是:考题所选字以常用的现代汉字为主,注重考查词语中字的读音,重点考查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和习惯上误读的字、难读字。在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形式分五种:①找出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②找出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③找出所给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④找出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⑤找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金题解析]1.下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方言在读音上与普通话差别较大,有些用字也仅在一个地区使用,因而,给交际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列举了散见于清朝以前各类古书上的咸阳方言,可望对方言的研究和语言的交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河南商水方言在词汇系统上与汉语普通话差别极小,其中最显著的是为数极少的读音特殊的方俗语词。对这些语词,一般情况下不能通过语音和语义联系找到或意识到该类词在普通话中的对应部分。这些语词之所以显得特殊,主要是由音节中某个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或者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声韵拼合所致,并且这些读音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古音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四川方言区普通话学习中的声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古入声字外,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但在四川方言区的人们说(读)普通话时,往往调值不准,出现读音错误和读音缺陷。四川方言区人说(读)普通话的声调读音错误表现为:入声字归错类;调形和调值都改变,或调形虽未改变,但调值变化太大;比附变读变错。其读音缺陷表现为:高平调不够高或不够平;高升调上升不够,或在上升过程中有拐弯;降升调降不到位或升不到位;全降调降不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正音方法,矫正读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方言调查字表》,通过考察分析中古全浊声母字在萍乡方言中的读音情况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发现在现代萍乡方言中,平声字的演变规律与普通话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而仄声字的读音绝大多数却亦读为送气清音,且其演变结果比普通话更复杂,与普通话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别,给方言区的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带来很大困难。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帮助学生克服根深蒂固的方音,教师须从各地的方音实际出发,运用有效的教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直观示范读音,准确解释要领,编制口决、引趣、对比辨音、求同进异和语音规律纠错等几种语音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温州方言极大地干扰着温州学生学习普通话。但温州方言与普通话有一些联系,引导学生注意温州方言与普通话中的阳平上声、平舌翘舌、平声仄声的联系规律,就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普通话,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读音。  相似文献   

17.
中古《广韵》声母系统中的知庄章三组字在普通话中的演变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在方言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结合萍乡方言中的城关片老甲派城关话和小西路片老派东桥话的读音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知庄章三组声母在萍乡方言这两个小片的读音,并通过两小片与普通话的读音对比及两小片之间的读音对比探究了它们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戴遂良《汉语口语教科书》中河北献县方言结果补语的使用情况,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河北方言进行对比,可知书中所记录的结果补语有些在今天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还在使用,有些则见于河北方言,有的则在现今的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中都不再使用了,成了历史现象。献县方言在句法结构、搭配、义项和使用频率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日照方言中端、透两组的读音类型及地域分布做了梳理.其读音共分两类,A类只读成一套声母,B类读为两套声母;日照方言中端组声母的读音并未遵循普通话中端组声母读音的演化规则,在中古知组变为舌面辅音之后,受其影响,端组的读音沿着知组读音的演变轨迹演化,并一直保存在日照方言的读音中,但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潮汕方言的“哩”“罗”,与普通话相比较,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点。普通话的“哩”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哩”与“罗”可以重叠成“哩哩罗罗”,形容说话罗唆不清楚。如果“哩”的读音是(?)就属方言的助词。一般来说,它有两种意义:一是跟普通话的“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