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都唢呐“公婆吹”是客家人自我认同、自我确认的身份标志,已在民间流传了1000余年。如今,其音乐曲牌仅存十余首,“公婆吹”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命运。如何把它作为一种“遗产经济”来打造,传承并创新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道吹角色具有神圣性与世俗性兼并的特征,在道场上亦道亦艺、交相呼应。以角色理论为基础,对乡村礼俗社会中的"道吹"进行角色辨析,了解其角色行为、社会地位及形象特征,探究道吹角色认知,从而发现仪式、音乐、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吹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广泛分布在大江南北民间艺术活动之中或影视音乐舞台上,它承载着我国千年音乐、文化和艺术精华.树叶吹奏艺术不仅受到我国民众的喜爱,也引起美国CNN电视台和国际著名纪实电视探索与发现(Discovery)频道的关注,曾拍摄作者的吹叶专题纪录片.文章首次较详细地介绍吹叶常识和吹叶入门基本技法,以传承和普及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4.
民间吹打乐指的是在民间广泛采用的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共同演奏的音乐.它一般分为:“大吹大打”、“大吹小打“、“小吹小打”、“轮吹轮打”四种类型。所谓“大吹大打”指的是唢呐、海笛与锣鼓四大件共同演奏:“大吹小打”指的是唢呐、海笛与小鼓小钹、当锣共同演奏;“小吹小打”指的是由笛、箫、管与小鼓、小钹共同演奏:“轮吹轮打”指的是由唢呐和锣鼓轮流演奏。本文就民间的吹打乐的功能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风格"一词与英文"style"最初都与木质条棒、条枝相关,木条又与棍棒、栅栏、范围、外表或笔杆、写作、表述有关,故得"表现""方式"诸义。"音乐风格"是对复数性音乐存在、音乐现象的一种形式特色的归纳与总结,是指比较稳定、共性的音乐样态。音乐风格的构成要素主要在主题、意境及其音响形式、行为形式。意境分自然意境、人世意境、超世意境等,音响形式主要在音色、节奏、旋律、调式等,行为形式主要在吹、拉、弹、打、唱等发声行为及相关辅助行为。  相似文献   

6.
吹球     
"哇,吹中了。真是帅呆了,酷毙了……"你别以为是巫婆降临,其实是四(2)班的"疯狂分子"在玩吹球游戏。我们在四个杯子里装上高低不平的水,还连着一条尾巴——一个盘子。当游戏的钟声响起,同学们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制小学音乐第九册第6课《吹草哨儿》。 [教材分析]《吹草哨儿》是一首具有朝鲜族风格的2/4拍的儿童歌曲。  相似文献   

8.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电子音乐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音色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民族吹管乐器音色随着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被作为个性音色运用其中.本文旨在从其音色本身特点出发,探讨在电子音乐创作中该音色的个性制作,最后基于不同音乐特征对音色色彩产生的影响及差异,探讨吹管乐音色在具体电子乐中音色创作规律,从而为民族吹管乐在电子音乐中更好地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罗爱主 《儿童音乐》2014,(11):64-66
正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学习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培养人的音乐素养方面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学校向来重视素质教育,几年前,校长远见卓识,倡议人手一支葫芦丝,人人会吹葫芦丝,这一新举措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保证乐器进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规定每个年段每学年学习两首规定乐曲,第一学期班集体达标,第二学期个人达标,这无疑是对我  相似文献   

10.
河南淮滨泥叫吹起源于有着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的原始部落的东夷两昊集团,与早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沙冢长尾红陶鸟一脉相承。淮滨泥叫吹艺术的"随创性"特性体现出创作者"重本己""重心性"的认知态度。信仰观念与民间世俗功利意愿的结合是淮滨泥叫吹泥玩艺术深厚的精神渊源,民俗活动的参与更能体现人与泥叫吹艺术本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不同区域同一范畴民间艺术之间的互渗交流。  相似文献   

11.
戏曲音乐中的器乐主要由吹奏类、弓弦类、弹拨类及打击乐类乐器组成,戏曲音乐中的器乐是为了剧本主题的体现、戏剧矛盾的开展,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感情的抒发和舞台气氛的渲染而设,器乐伴奏对唱腔起到烘托作用,与唱腔、演唱紧密相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比浙江省奉化市文化部门与当地民间艺人关于奉化的吹打乐命名的差异,将其还原到生存的环境之一——祭祖仪式中,观察吹打乐在仪式过程中所呈现的乐人、乐用的交错变化,并根据围绕奉化市上汪村祭祖仪式中吹打乐的田野资料,梳理"奉化吹打"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其名称的内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3.
福州十番"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州十番是流传于福建省福州附近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福州十番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另一类是用民间管弦乐器加上打击乐器演奏的“丝竹锣鼓”。本文主要对“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几首代表性十番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丝竹锣鼓、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曲牌,小调,哗牌等。曲牌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乐曲;小调是当地的民间小调;哗牌是当地流行的一些唢呐曲。“丝竹锣鼓”的曲式结构多为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及多段体形式;调式从为“正宫调”即(do=G)及其同宫系统的各调;节拍板式多为一板一眼的二拍子;速度一般是先慢后逐渐加快;配器手法主要是齐奏;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乐段内常以“起,承,转,合”的发展原则安排乐句,并常用四小为一乐句的相同乐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14.
马文婧 《天津教育》2021,(8):140-141
电脑音乐制作是信息时代下发展的产物,也是现在逐步引进课堂的一种音乐形式,对于幼儿阶段的幼儿来说,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本文针对电脑音乐制作在幼儿打击乐活动中的实践展开论述,分析了电脑音乐制作在幼儿打击乐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秀山花灯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和谐共生互存的历史“百科全书”。它是一种集歌、舞、戏、吹打乐、琴弦乐和民间纸扎工艺以及民俗礼仪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跳花灯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跳团团”、“门斗转”(男围女),到“二人转”的漫长过程。“跳团团”是跳花灯得以形成的原始基因,也是跳花灯的原始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晋东南长治、晋城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吹打乐组织,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文献中即以提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上党八音会在传统表演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上党八音会为例,研究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进行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同时为山西传统戏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转型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环县道情皮影戏流行于甘肃环县及周边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打击乐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将环县道情皮影戏中的打击乐分类,并逐一介绍其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壁吹打乐"是流行于河南新县的一种民间器乐艺术,是淮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有17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器乐艺术中,"三壁吹打乐"演奏曲牌音乐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在自然人文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三壁吹打乐"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过渡性、融合性、多元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谈打击乐教学与训练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打击乐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艺术本质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将演奏技术的训练和提高与音乐艺术自身审美特质相结合,才能达到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在打击乐教学当中,节奏的训练可谓是基础训练中的重中之重。打击乐的演奏对原著作品的二度创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打击乐教学与训练得到不断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汉代音乐文化随着国力强大和统治阶级的提倡,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主要表现在乐府机构的完善、鼓吹的盛行、乐舞百戏文化的新进展以及音乐由宫廷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等方面。汉代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下了华丽的篇章,对后代音乐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