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化水处理系统是在极化场的作用下,利用极化能量,完成对水分子的极化作用,它克服了循环水含盐量高,静电水处理对水分子作用减小这一根本缺点,实现了对循环水进行防垢、除垢、杀菌、灭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5,(11):41-41
物理学家最终发现了水是如何沸腾的。水的沸点较高,这是由于打破连接水分子的氢键需要较多能量。水在加热时,氢键的破坏是没有规律的,有时会迫使氢键自我重组,产生与任何水分子都不相连的“空洞”。据认为,随着水温上升和更多的氢键被破坏,空洞会变大,直到氢键网络被破坏,水分子得以变成水蒸汽蒸发掉,但是没有人能证实这一点。现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马克斯·普朗克固体化学物理学研究所的迪尔克·察恩使用计算机模拟256个水分子研究水沸腾过程中的早期状况。他发现,紧挨着的小空洞会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空洞,使水分子得以从网络中“逃跑”。…  相似文献   

3.
在垂直简谐激励条件下,通过控制阻尼器运动的加速度幅值和振动频率,测量在相应振动环境下的力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励加速度幅值的增加,阻尼器的损耗功率单调递增,有效质量呈现为"平缓减小—临界点—下降"的变化;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其损耗功率逐渐减小,有效质量变化不明显。且通过对比分析损耗功率、损耗因子、阻尼力等特性,可知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较普通硬壁阻尼器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和磁场     
人们发现,水的性质和磁场也有着关系。在磁场中,水分子的组合和平常不一样。原来,在水分子中,二个氢原子偏在一端成正极,一个氧原子在另一端成负极。因此,水分子好似磁铁,有着极性。在磁场外面,水分子是杂乱无章地运动着,同极靠近时,互相排斥,异极靠近时,互相吸引。在磁场中,水分子受磁力影响,就会按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杨磊 《中国科技信息》2008,28(10):30-31
采用单个球形颗粒垂直进入平直均匀流场中的运动模型分析首次破碎后期的液体颗粒在轴向气流中质对特征,在考虑气动阻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方法获得了液体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轨迹。分析认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液体轴对称抛撒能够形成一个近似钝头圆锥状的雾化场。结果表明,随着运动速度的提高,最大径向穿透距离随之减少,并将该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前人曾经观测到在神经细胞里的轴浆运中,转运小泡运动过程有停停走走、作跳跃式运动的现象。在对其他多处细胞的观测中,也看到胞质颗粒有这种跳跃运动。照我看来,这种跳跃运动和胞质颗粒运动速度不均匀性是一回事。为了证实这种看法,我和合作者(王昕、杨宁)专门观测了水霉细胞内胞质颗粒动一停一动的跳跃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雾化器是采用了一个核心零件,雾化片(压电陶瓷),给雾化片一个正弦曲线的信号(频率行业普遍使用1.7MHz,2.4MHz,3.0MHz),使得雾化片对水产生一个高频振动波,致使水里有很多微小气泡核迅速生长和崩塌,瞬间产生高温高压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空化作用",超声波雾化,正是利用这种空化作用使得水分子团脱离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即分子键,而达到了雾气的颗粒直径范畴,水被雾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发现各种形式能量的转换遵循等量转换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基本条件,指出了长期以来物理学界一直把∑E=常量等同于能量守恒是对能量守恒定律认识不足。换位思考能量守恒定律对坐标变换的要求,得出能量守恒定律对坐标变换的要求:一是所有形式能量变化量(能量增量)的坐标变换必须完全一致;二是在一参照系等量的能量变化量(能量增量),在另一参照系观测,能量变化量(能量增量)必是等量。发现了现物理理论中认为等量能量增量坐标变换后可是不等量的观点与能量守恒定律对坐标变换的要求的矛盾。指出了能量守恒定律在数学上是不可能证明的,只能是保证能量守恒定律,凡是先建立了坐标转换体系,再证明能量守恒是不可能的,先建立坐标转换的理论根本与能量守恒定律不相容。重新分析动能的相对性,得出了:能量本质是绝对的,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具体形式能量的表现方式决定了具体形式能量是否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且具体形式能量的相对性必然有相应的具体形式能量的相对性与之相对应,来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有静止的和运功的物体都是质量为零物体运动达到极限速度C的产物。在任何物体观测另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只能是与之运动方向垂直方向的物体运动速度,即:是另一物体运动极限速度C与之运动极限速度C垂直方向的分速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一项实验能够帮助物理学家破译原子和分子的集体行为暴乱的分子群一个水分子很简单,它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人们很容易研究它的性质。很多水分子堆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雪花、彩虹、冰块、薄雾……变幻万千的水分子的集合。不过要研究这些分子群的性质,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子和分子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变得很奇妙。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将各种类型的分子化合在一起,科学家可以制造出各种科技新材料,比如说,坚不可摧的合金,室温下的超导体,对流星体和太阳风有自我防御能力和自我疗伤能力的飞船“皮肤”等等。材料设计方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非均匀磁场诱导磁流体中非磁性颗粒定向移动实现分离的磁泳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中用于细胞分选、DNA提纯和生物分析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考虑稀磁流体的体积分数为1%,其粘性随磁场强度的变化为线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磁性颗粒在磁流体中的粘性阻力和磁浮力,同时根据流体力学方程组、Maxwell磁学方程组和非磁性颗粒的运动方程,建立了梯度磁场和流场共同作用下的非磁性颗粒运动的二维数值模型。对两种磁场分布下非磁性微粒的运动特性以及不同入口速度和磁场强度对颗粒偏转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磁场驱动非磁性微粒朝着远离磁源的方向移动;入口流速从1.0 mm/s增大到2.0 mm/s时,粒径分别为3、4、5μm的三种颗粒的偏转距离逐渐靠近;微通道内颗粒越靠近磁源位置磁力越大,磁力最大值发生在永磁体相邻两直角附近,所以越靠近磁源的颗粒偏转也越大。另外,在相同入口速度下,磁场强度越大,非磁性颗粒的偏距就越大,越有利于颗粒的负磁泳操作。研究结果对分离装置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肥皂泡是由肥皂水形成的球形空心薄膜。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肥皂泡的水集中于肥皂泡底部,导致肥皂泡上方的膜变薄,因此肥皂泡的存在时间通常很短。这层易破的膜是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的。水面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在空气中会紧紧地粘在一起。但这样并不足以形成泡泡,因为如果水分子之间过度黏合只会形成水滴,而肥皂改变了这种表面张力。吹出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也是有技巧的,英国的一位"肥皂泡人"就能"吹"出长6m、直径1.5m的巨型肥皂泡。据说他有两个吹  相似文献   

12.
不同疲劳度的肌肉具有不同的能量蓄势,两者之间关系建立的难点在于如何采用详细的评价方法,对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蓄势进行精确描述,为肌肉疲劳度在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蓄势提供一定的参考。在肌肉疲劳原理与能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人群的肌肉疲劳适应度进行分解分析,通过对不同运动种类运动疲劳和不同疲劳条件下的能量蓄势不同性质分析,详细给出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蓄势评价结果,由于统计分析的方法涵盖了不同范围,具有相当的统计代表意义,所以,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非均质流水平管道内固体颗粒的运动与滑移速度分布的关系。首先阐述了滑移速度的形成,流态与固体颗粒运动状态的变化关系,然后分析在不同固体颗粒运动状态下的滑移速度分布,最后根据判断流态的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巴图 《科学大众》2000,(2):23-23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阅读材料中,有一则对燃料电池的简短介绍,说它“是一种能量转换率高、无污染、可大量供电的新型电池”。那么,燃料电池是怎样工作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用电解法可使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家”,得到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是与电解水正好相反的电化学反应过程:燃料中的氢与氧化剂中的析氧分别在电解质两边的正负极上发生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电流。  相似文献   

15.
振动给料机中固体颗粒物料运动规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离散元方法对颗粒在振动给料机中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对颗粒群在给料机中的宏观运动规律以及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固体颗粒运动轨迹的跟踪研究,得到了振动给料机中颗粒运动随振动参数变化的一些重要结论.这些结论有助于振动给料机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16.
人体运动图像动态视点平滑能量衰减过程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图像平滑能量衰减分析方法,对于人体运动图像高频分量抑制效果较差,且模糊图像边缘,运算效率较低。提出了一种依据替身运动DR算法的人体运动图像动态视点平滑能量衰减过程仿真方法,采用高斯滤波器对人体运动图像进行平滑处理,过滤人体运动图像的噪声,完整保留人体运动图像边缘信息以及细节,用替身描述人体在场景中的运动特征,替身在场景中运动并同其它人体的替身进行交互,采用局部化的人体模型提高人体运动场景的逼真度,通过人体运动图像的DR预测算法,完成人体运动图像动态视点平滑能量衰减过程分析。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能够确保人体运动图像边缘锐化,有效降低平滑能量、锐化边缘。  相似文献   

17.
森堡 《金秋科苑》2011,(16):50-52
叶绿体收集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首先是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这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叶绿素分子失去两个电子,水分子发生分解。但是,这个众所周之的化学反应想要在实验室中人工实现却很不容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什么时候人类也能像植物那样,用清洁、简便、高效的办法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呢?人们离这一期望越来越近了。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可使光合反应顺利进行的特殊催化剂。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期望彻底弄清光合作用的奥秘,使人工光合作用能大规模用于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完成了两次独立的 1 9F + 93Nb激发函数测量;束流 1 9F8+的入射能量 1 0 0~ 1 0 8MeV,能量步长 2 5 0keV。两次测量的宏观条件完全相同,实验结果有近 1/3的相同能量点所对应的反应截面及其涨落不重复。在双核系统中引入宇称和自旋的退相干描述能量自关联函数中准周期性的衰减结构;用量子混沌运动中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解释截面及其涨落的不重复  相似文献   

19.
节日里,人们经常把彩灯挂在街道两旁的树木上,照亮了黑夜。未来,我们也许不需要彩灯了,甚至路灯都可以省了,因为树木可以自己发光。台湾的科学家成功地把一种金色的纳米颗粒植入了植物的叶子中,这种纳米颗粒能够刺激叶绿素,把植物体内的能量转化为光,从而让植物发出绿色的荧光。使用这种  相似文献   

20.
<正>水是无色透明的,无法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水分子团簇的大小怎样才能知道呢?科学家发明了核磁共振谱技术。为什么该技术可以测定水分子团簇大小呢?因为水虽然是不带磁性的物质,但它的原子核能感受外部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