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只要通过对介词over的时间和空间上原型意义上的延伸理解探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Lakoff的认知隐喻和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对介词over作进一步探讨并作了相对应的例析,发现认为认知隐喻在我们人类中大量存在,一直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高中英语介词教学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以多义介词over为例,对其进行认知分析,旨在为介词教学提供新思路,改善其教学效果,进而提高中生对多义介词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词的多义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介词(以"over"为例)的空间核心意义与空间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然后通过意向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探索介词的空间、认知域的核心与引申意义是如何映射到抽象领域的。由此来解释介词多义现象乃至所有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认知角度,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和隐喻扩展理论对through作介词使用时的语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介词的基本空间义向抽象义拓展延伸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对多义词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词的意义是有组织的整体,词汇意义的拓展过程往往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出发,分析介词to的空间意义、隐喻意义及各义项之间的联系,指出to的意义网络呈辐射状分布,意象图式的转换及其隐喻投射是形成介词to多义性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黄海燕 《英语辅导》2010,(3):162-165
空间,是语言中基本的本体范畴,常用介词来表达。空间介词可以帮助了解人类对空间的共同体验。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空间介词UP,研究其意象图式及其隐喻转换。  相似文献   

7.
空间是语言中基本的本体范畴,常用介词来表达.空间介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对共同的空间的体验.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空间介词on,并研究on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转换.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隐喻投射原理解析了方位介词惯用表达的认知结构建构过程,用心理空间理论诠释了介词隐喻概念的解构过程,从认知视角诠释了介词的惯用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介词的应用往往是学生很难掌握的一大难点,在应用时常常出现错误。本文在对认知教学法加以概述的基础上,以over为例,分析了高中英语介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词是一种重要的虚词,常用来表示词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其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作为句子成分存在,介词一般和名词、代词或者有名词、代词性质的词类等,构成短语或者作为句子的宾语。汉语介词在语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含义最多最复杂的词类。所以汉语介词的学习难度非常大,为此我们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进行了重新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认识构成体系,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在联系。并对表示的关系图进行了划分。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对汉语词类研究提出了崭新的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的引入为我们解决许多语言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介词“朝”的用法作了系统的分析,以期给出合理而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介词因为其词义复杂且抽象,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一大难点,也是英语教师教学的一大重点。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意向图示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对介词OF的空间含义、隐喻义等进行了探析,以发现OF语义间的内在联系及其隐喻化的过程,对该介词的教与学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以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空间的隐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抽象概念意义形成的过程中人类的躯体经验所起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介词beyond概念隐喻意义及其对高职英语介词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5.
蒋伟 《海外英语》2012,(24):248-249
从语言共性的角度探索人类语言的本质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以语言句法中介词及介词语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介词及介词语序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认知理据;最后分析得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在于语言是客观世界在认知中的投射物,认知本质相同,必然导致各种语言形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6.
毕懿晴 《培训与研究》2006,23(12):28-30
本文通过对介词进行分析,探讨多义现象的认知理据意象图式的认知机制,分析了中心图式与变体图式对空间域多义的影响以及意象图式的隐喻扩展对抽象域多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郭敏 《现代语文》2009,(7):84-85
介词"向"可以引进动作的方向或目标,还可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除引进面对的对象,还可引进索取、给予的对象及动作的对手.从认知的角度理清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指导对外汉语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介词的原型义及其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尝试运用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分析介词on,对介词on的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教学实验设计验证任务型教学在英语介词under教学中引入隐喻认知的应用效果。在对照组42名学生中实施单一的传统的讲授法,以及在实验组41名学生中运用任务教学后,对两组进行过程观察以及后续测试评价。教学实验观察及结果分析表明,实验组学生在任务中逐步获得对介词隐喻的认知意识,实验组教学效果及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介词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的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介词句式。at句式的基本表达式可概括为:TR+at LM,表示某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