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骂大帮忙”长期被用来作为对新记《大公报》所持立场的评价。检视《大公报》 192 6~ 1949年间的实际表现 ,不难发现 ,《大公报》对国共两党都有“骂” ,也都有“帮忙” ,要衡量“大”与“小”是困难的。分析《大公报》的办报思想 ,它基本坚持了其创刊宣称的“四不主义” ,也找不到“小骂大帮忙”的理论来源。本此两点 ,“小骂大帮忙”不是对于新记《大公报》客观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小骂大帮忙”这顶十分沉重的政治帽子压存《大公报》头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流传于人口。几个月以前,还有人写文章,指责《大公报》反共。一个多月以前,还有人在文章中叹息说:“‘文革’开始至今三十余年过去了,某些人硬加给《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帽子至今还没有摘下去”。可见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众口铄金,积重难返。现在是该彻底摘掉这顶帽子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小骂大帮忙”这顶十分沉重的政治帽子压在《大公报》头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流传于人口。几个月以前,还有人写文章,指责《大公报》反共。一个多月以前,还有人在文章中叹息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今30余年过去了,某些人硬加给《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帽子至今还没有摘下去。”可见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众口铄金,积重难返。现在是该彻底摘掉这顶帽子的时候了。先说骂。《大公报》对国民党不光是小骂,也有大骂。有时甚至是怒骂、愤骂和痛骂,1941年12月22日发的那篇谴责国民党政要及其家属用飞机运“箱笼洋…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大公报>--"<大公报>的100年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①方汉奇先生也曾说<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  相似文献   

5.
1926年9月,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组成的“三驾马车”,以5万元资金为本钱,盘购了旧《大公报》馆,新记公司大公报就此续刊.以吴鼎昌的资金、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组成的新记公司大公报里,张季鸾主持笔政,是《大公报》实际上的台柱子和挂帅人物.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眼中的张季鸾和《大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三、四十年代,当毛泽东还是在延安的时候,就经常阅读蜚声海内外的《大公报》,并通过这一重要窗口,来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动态和变化,从中汲取许多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对总编辑张季鸾和《大公报》颇为熟悉,且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毛泽东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赞誉张季鸾和《大公报》,殷切地鼓励新闻工作者应该向张季鸾学习,把《大公报》的成功经验及有益的东西学过来。 一、“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病逝于重庆。消息传来,毛泽东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在延安特致唁电,其中有:“季鸾先生在历次参政会内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肃电致悼,藉达哀忱。”这是毛泽东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对张季鸾一生的总体评价,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讲的,对他的大节持肯定的态度。 1958年9月30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约见当时《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等,又谈起张季鸾和《大公报》,指出:“《大公报》从天津起家时是由三个人的‘合作社’从别人手里接办的。这三人‘合作社’是吴  相似文献   

7.
1938年12月抗战时期于沪迁渝的《大公报》是今天《重庆日报》的前身。1952年初改私营为公私合营,当年8月5日更改组成为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至此,《大公报》在渝走完了13年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8.
牛济 《新闻知识》2001,(6):48-49
周恩来和张季鸾都是留日学生,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即 1938年于武汉开始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季鸾预料上海必将失陷,决定增出《大公报》汉口版,“以树立战时言论之中枢”。“八一三事变”后四日,仅率两位同人,冒险离沪,“舟车毛驴,病不辍行,兼程抵汉”,终于 9月 18日创刊《大公报》汉口版,并独力主持该版言论。翌年 1月 11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与积极努力下,《新华日报》也在汉口创刊发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报纸。 10月 17日日军逼近武汉,《大公报》汉口版…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说,办报要听到各方面的议论,写评论才能有所谓而发。这方面要学张季鸾。 毛主席说,《大公报》从天津起家时是由三人“合作社”从别人手里接办的。这三人“合作社”是吴鼎昌出钱,胡政之经理,张季鸾主笔。吴、胡、张三人合办《大公报》时相约不做官,但后来吴、胡都做了官了,只有张季鸾没有官职,他却是蒋介石的“国士”。张本人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虽然许多留学生都参加党派,但他始终超党派自居。此后,特别是在国共合作时期,他更是以第三者标榜。他在重庆经常来往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他同陈布雷交往甚深,同时也常到曾家岩走走,到处打听消息,然后从中做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大公报>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旧中国最负盛名的私营报纸.后新记公司以"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开创了<大公报>"三驾马车"驶通途的盛景,开辟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新时期.1941年4月,僻处西北一隅的重庆新记<大公报>,荣获美国著名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是时,张季鸾主持新记<大公报>言论已有15年之久.张季鸾的报人生涯,集中展示了一位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文章报国之志趣,其精神、思想贯穿于新记<大公报>的最初15年.  相似文献   

11.
张靓 《新闻世界》2012,(7):193-194
本文通过对《大公报》构建公共领域条件的分析,探讨张季鸾是如何站在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立场针砭时弊,批评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从而构建了《大公报》的公共领域的,并且指出了《大公报》构建公共领域的经验给现代传媒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毛健吾提出《大刚报》所持立场的评价是大骂小帮忙,有借《大公报》的声誉来抬高《大刚报》的社会影响力之嫌。检视《大刚报》1946年初和1949年初两个历史节点的实际表现,《大刚报》虽对国共两党都有骂,主观目的还是通过舆论引导帮国民党的忙。大骂小帮忙本质上与小骂大帮忙没有区别。考量其办报思想,《大刚报》秉持以站在人民立场作为评断骂和帮忙的标准,而赶超《大公报》的实际步骤则客观上帮助共产党进步势力逐步进入《大刚报》。  相似文献   

14.
15.
邓备  庄廷江 《当代传播》2011,(1):127-128
<大公报>在张季鸾主持笔政的15年间,正值国家政治势力整合,领土主权遭到分割,外族侵略阴霾挥之不去的时局.在这样的历史境遇里,强烈的使命感和殷切的民族关怀使<大公报>染上了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大公报>的民族主义思想是通过张季鸾大量极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社评表现和宣传的.本文以张季鸾社评为例,梳  相似文献   

16.
电视"帮忙"类新闻节目的兴起之际正逢构建和谐社会之时,"帮忙"的特性决定了此类新闻节目在当前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自我调整的—个主攻方向。本文从地方电视台"帮忙"类新闻节目兴起的背景、竞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期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作铺垫,推动此类新闻节目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自1902年创刊以来,历经百年沧桑遽变,至今屹立。《大公报》发展的四个阶段足以证明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具有难以企及的代表性。本文以1926—1949年间,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合力复刊《大公报》的23载为研究视角,在对报纸整体的性质的认识上,避开了前人研究中老生常谈的窠臼,有了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欧美国家的报纸有“质报“和“量报“之分.前者主要面向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界,以高质量和高品位取胜,后者则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吸引普通的民众.……  相似文献   

19.
欧美国家的报纸有“质报”和“量报”之分。前者主要面向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界,以高质量和高品位取胜;后者则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吸引普通的民众。质报的销数虽然往往比不上量报,但舆论影响力却为后者所不及。像《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就是西方有代表性的质报,也是人们公认的舆论重镇。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一百周年纪念日。一个世纪的历史,它经历了英敛之(1902-1916)、王郅隆(1916-1925)、新记公司(1926-1949)和新生(1949至今)四个发展时期。百年沧桑,“四时”巨变,但这份报纸始终以“敢言”著称。对这一点,与该报有深厚关系的胡政之1947年7月21日在《对天津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时,有过精辟的总结。他说:“自清末民初,本报即有敢言之名,慈禧听政,本报曾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