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摹声之妙     
用拟声词描绘事物的声音,叫做摹声。这种修辞手法运用得贴切,不但能增强写景、状物、抒情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而且能深化主题,加强感染力,收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一)传播客观事物的声音,使人闻声而见景。例如: ①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燕子》) ②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小英雄雨来》)  相似文献   

2.
雨来从小生活在芦花村,每到夏天,雨来就和他的朋友到河里游泳,雨来的水性很好。秋天,雨来上夜校读书。在夜校里,他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为了摆脱敌人的追捕,跑到雨来家。雨来帮助李大叔在墙角的地洞藏好之后,来不及跑远,就被追来的鬼子抓住了。鬼子问雨来,有没有看见有个人进来,雨来说没看见。鬼子又用糖果、金戒指诱骗雨来,雨来还是说没看见。鬼子把雨来捆起来打。雨来被打得眼冒金星,鼻子流血,鲜血还溅在课本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些字上。雨来…  相似文献   

3.
象声词,就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由于它“摹写听觉”,所以陈望道先生称它为“摹声格”。(《修辞学发凡》第95页)象声词究竟有哪些修辞作用呢?笔者以教学《小英雄雨来》为例,谈谈它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4.
象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运用象声词,主要是为了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表达声情并芪的境界,给读者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小英雄雨来》中象声词就运用得贴切巧妙,其表达作用不但增强了写景、状物和抒情的感染力,而且深化了主  相似文献   

5.
象声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类,不仅在语法功能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多种修辞功能。一、寓形于声,描摹情态 象声词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刻画人物的形象。象声词如能用得恰当、准确,就能使读者更好地从视觉与听觉方面去感知艺术形象。如《小英雄雨来》中,用“嗡嗡嗡嗡”来模拟孩子们说话的声音。这是一种匀称、轻微、频率不高的交谈声。通过这声音,就把孩子们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特点烘托出来了。“哗啦哗啦”是模拟翻课本的声音的,这是一种有节奏的翻课本的声音,表现了孩子们的爱国求知、守纪律、惜时光的特点,同时也渲染了紧张…  相似文献   

6.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第四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编排了《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等相关课文。我们在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期盼和平的同时,还应该学会用恰当的比喻去刻画人物。比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  相似文献   

7.
精心设计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学生智能的必要措施。我们在语文作业上最近作了一些改进。一、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教了《养花》一课后,我们出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把“浇”、“验”换去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联词。学生组成了“烧水、环绕、富饶、拂晓、不屈不挠”和“检查、捡柴、眼睑、俭朴、收敛”等。学生反映,这作业有趣,做一个复习了一串。二、变“动手”题为“手脑并用”题。教过《小英雄雨来》和《马》等课文后,出了一道填写象声词的题:下列三种情况用什么象声词: 1.小雨用________,中雨用________,大雨用________。 2.子弹出膛用________,子弹在空中飞过用________,子弹打入水中用________。  相似文献   

8.
摹声修辞格运用得巧妙,不但能增强写景、状物和抒情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能深化主题,加强感染力,收到“闻之者动心,味之者察情”的艺术魅力。在讲读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摹声之妙。一、传播声音,闻之见景 (1)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燕子》) (2)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小英雄雨米》) “唧”,形象地再现了燕子轻巧有力的飞行之貌。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仿佛体态轻盈、矫健之燕  相似文献   

9.
试卷上有这样一道“加标点”的题: 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前面的标点学生都加得比较正确,但对“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之间到底用顿号,还是用逗号,他们犯难了。大部分学生记起老师讲过“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就加上了顿号。考后一查,傻眼了:书上用的是逗号。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节奏是由教学内容的节奏决定的。任何一篇好的课文都有它内在的逻辑性,讲究结构,富有优美的节奏感。《小英雄雨来》一课,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节奏是明快的、平静的;中间写雨来掩护交通员,与日本鬼子斗争,敌人气急败坏要杀害雨来,大家听到枪声,顿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节奏是紧密的,悲愤的;最后写雨来并未死,而是趁敌人没注意,跳进河里逃出来了,节奏是欢快的,兴奋的。正是这种审美心理感应的起伏张弛  相似文献   

11.
第九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读了《小英雄雨来》,你一定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抗日小英雄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和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来把它改短一些,这就是缩写。缩写,一要减少篇幅,二要做适当的改写。对重点内容,有的可以适当保留。不是重点的,可以一笔带过。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四百字。晋察冀边区还乡河畔芦花村,有一个12岁的男孩叫雨来。他的游泳本领很高,每到夏天都会到河里去游泳。秋天,雨来的父母把他送进了夜校学习,雨来在那里懂得了“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革命道理。一天,爸爸告诉妈妈:“鬼子又来扫荡了,民兵在…  相似文献   

12.
小学語文課本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我們讲授这类課文,就要经常接触到主題和主題思想的問題。作者写一篇文学作品,下笔之前,要搜罗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統称为素材。素材经过了作者的选择、提炼和安排,写到作品里去,称之为題材。如《小英雄雨来》这篇小说,(高小语文四册十课,下文所引課文都见高小语文,只注几册几課)其中有雨来在还乡河里钻上钻下,跟他妈媽闹着玩;有雨来在夜校学习,读着“我是中国人……;有雨来掩护交通員李大叔,有日本鬼子对雨来威逼利誘,  相似文献   

13.
巧用象声词     
象声词能形象地描摹不同事物的声音,用在文章里就如同给文章上了一套立体音响,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如《海底世》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句中“嗡嗡”、“啾啾”、“汪汪”,这些用来模拟事物声的词,我们称它们为象声词,本来我们对海底世界是很陌生的,由于作用上了这些象声词作具体描写,所以,很自然地就使我们对海底世界了深刻的印象。《海底世界》一文中的象声词真是不胜枚举。如:“乒乒乓乓”的打声,“唧唧啾啾…  相似文献   

14.
象声词是一种描摹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语句明快。(一)运用象声词可以表现人物的动作神态①“勒堆厄摸摸牙齿,想想大火烧身,想想海浪冲击,他的脸也刷地青了。”(《一幅壮锦》)作者用“刷”这个象声词,把勒堆厄脸青的速度之快的神态,勾划得生动形象。②“班长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气力,掷向敌人”。(《狼牙山五壮士》)  相似文献   

15.
象声词就是摹拟声音的词,也称为拟声词。象声词在小语教材中随处可见。如:“他每天天不亮就喔喔喔地打鸣”(《美丽的公鸡》),“啪的一声,豆夹炸开”(《植物妈妈有办法》),“导火线嗤嗤地燃烧。”(《英雄爆破手》)等等。这些象声词都是对客观声音的实写,能使语言形象、生动,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但有时候某些对象并无具体声音,或者根本不会发声,也仍用象声词来摹拟,同样能收到一定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象声词的一种特殊用法,我  相似文献   

16.
《小英雄雨来》一文通过描述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课文四次描写了“课本”,那么,它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一、写“课本”,交代雨来热爱学习的精神课文第一次描写课本是这样的:“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上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作者在这里描写“课本”,是通过雨来对课本的  相似文献   

17.
晋察冀边区有一条还乡河,雨来就住在河畔的芦花村,雨来水性很好。这年秋天,雨来上夜校了,老师教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明白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象声词(onomatopoeia)在日本各个领域被广泛地运用,其种类丰富。象声词是一种感官性的语言,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可凭直觉理解,但是对于学习日语的外国学习者来说,理解象声词是很难的,尤其是缺乏日语环境的学习者,他们很难用好日语象声词。为了让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也能很好地使用象声词,本文提出了几种指导拟声词、拟态词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呜——哇——"几声亮亮的叶笛声从小河里飘来。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小屋,走出爸爸妈妈的管束,走出爷爷奶奶的视线,一头扎进铺满水葫芦的小河  相似文献   

20.
晋察冀边区北部有条还乡河,12岁的雨来住在河边的芦花村。他游泳的本领很高。后来,雨来在夜校里上学,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有一天,雨来一人在家,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自己不幸被捕。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威逼、糖块利诱、严刑拷打,雨来牢牢记住女老师讲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屈服。鬼子气急败坏地要枪毙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