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本兵库县神崎郡福崎町是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的诞生地,在柳田故居附近有个铃之森神社,据说是柳田国男幼时常来玩耍嬉戏的地方。笔者前些年去参观柳田故居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题为"董永"的彩画匾额。匾额上画的是仙姬送子的场面,但构思巧妙,立意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与大家分享。用以还愿的"董永"匾额铃之森神社的"董永"匾额是天保十四年(1843年)的作品,虽然已经过了170多年的岁月,但保存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一个信奉诸多神氏的国家,日本人一般认为各种神分居在全国形形色色的神社里。据资料显示,在日本近十万所的神社中,1/3与八幡神有关。八幡神的传说有许多,诸如幡说、地名说、朝鲜语说等等。流传最为深远的当数应神天皇说。该说假借了九州宇佐部落的氏神比义的...  相似文献   

3.
<正>“初诣”是日本新年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特指新年第一次前往神社或寺庙的参拜活动。现代形式的“初诣”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目前在日本已经发展为全民参与的公共性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初诣”深受日本年轻一代的欢迎,在发挥着祈福等固有文化作用的同时,还承担着新年伊始的社交功能。作为“初诣”活动展开的场所,寺庙和神社虽分属两种不同宗教的宗教场所,  相似文献   

4.
在东京的玉稻荷神社内——由日本“瑞穗雅乐会”举办的“雅乐表演会”正在进行着……台上,全神贯注的舞者和乐手神情庄重;台下,从各地闻讯赶来的观众全神贯注。观众席中央有两位从中国特意赶来的专家颇引人瞩目,他们是中国著名舞蹈史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克芬女士和她的博士生助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江东先生。两位此番专程赴日,目的是实地考察中国已失传但在日本仍保存完好的传统雅乐艺术,并与日本学界和舞蹈同行进行对话和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徐福的名字广为人知,除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正式记载外,还有很多关于徐福的传说。在日本也是如此,众多的传说中,多数与他的文化传播和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的故事有关。但也有与徐福有关的爱情故事。佐贺县是传说中徐福在日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当地人们至今仍以各种方式怀念着徐福在农耕、养蚕、医药方面的功德。例如,佐贺县每50年要举行一次盛大的金立神社祭祀活动。金立神社50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其实就是对徐福的感谢祭,同时也追寻传说中徐福从登陆地到金立山之间的历程。祭祀活动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将…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每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所谓七五三是庆祝孩子长到七岁、五岁、三岁的日子。因此,有这年龄的孩子的家庭,大人就要带着孩子到神社去参拜。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穿上为了庆祝这一天做的新衣服。父母感谢神灵保佑,使孩子平安地长到这一岁。同时祈求神明保佑让孩子今后继续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好孩子。还给孩子们买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猫一直是艺术家和作家所喜爱的主题。埃及的猫女神巴斯蒂特像大概是所有那些艺术作品中最著名的。在尼罗河流域的许多地方曾发现过一些带有猫头的古代雕像和画像。日本的艺术家们擅长画猫,画得栩栩如生。在古代,人们认为猫是有魔力的。他们相信,如果把猫的画像挂在房间里或神殿中,就会把老鼠吓跑。在日本,最令人喜爱的猫就是招猫。它被认为是幸福吉祥  相似文献   

8.
李津军 《世界文化》2002,(3):44-44,43
古老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十二生肖之俗自然也传遍了周边国家。日本学者认为,他们的生肖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其年代起码在公元8世纪之前。在朝鲜半岛,十二生肖至今流传。越南在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流行十二生肖,然而他们那里的生肖无兔而有猫。据说,这是由于当初翻译上的差错所致,因为“卯”与“猫”同音,卯兔即被误  相似文献   

9.
婚礼各国的婚礼因其文化、历史、传统及宗教信仰不同而各异。日本的结婚仪式也自有其特点。首先是男方将聘金送到女方家,并送给女方订婚钻戒;女方将西服作为回礼送给男方,确定婚约。几个月后,举行婚礼和婚宴。以前,往往是在神社、寺院、教堂举行婚礼,在其它场所举行婚宴。后来,专门用于结婚仪式和婚宴的礼堂应运而生,它包揽了大到组织安排,小到提供烛台之类的各种服务。最近,有半数的人则选择设有礼堂的饭店。结婚仪式似乎也有些变化。1982年选择神前(在神社举行)形式的情侣占90%,1994年减少到58-4%,而选择教…  相似文献   

10.
正与猫度过的时光从不会荒废。被猫治愈的不只是夏目漱石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的八子之家的夏目漱石(1867—1916),后来成为日本著名"国民大作家"。《我是猫》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作品。1903年梅雨初晴的一天,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猫走进了夏目漱石的家。此时的夏目漱石正在遭受着神经衰弱的折磨,又痛失了人生挚友正冈子规,他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即使面对妻子和女儿也是动不  相似文献   

11.
刘锴 《世界文化》2009,(10):44-44
前些时随省摄影家协会骨干会员去埃及首都开罗采风,异国独特的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些闻名世界的金字塔,而是开罗人的“宠猫情结”。饲养宠物是件司空见惯的事.但开罗人对猫的宠爱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小狗、小鸟的宠爱.他们几近疯狂的“宠猫情结”真的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猫,恐怕是开罗最多的家养动物了。  相似文献   

12.
七五三祝贺式日本三岁的男女孩、五岁的男孩和七岁的女孩,每年在十一月十五日,都要穿上新衣参拜神社。本来这是武士社会的习俗。孩子到了三岁开始蓄发,叫做“留发”,将头发理成圆形或轮形。五岁的男孩着和服裤裙,叫“着裤裙”祝贺式。七岁女孩换掉结带的和服,叫做“...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每当庆贺亲朋好友的店铺开业时,送一只的爪高高举起的陶瓷猫.是最好的祝福礼物之一。这种陶瓷猫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招手猫,它是象征“开运招福,家庭幸福”、“客源滚滚,财源茂盛”的吉样物。 招手猫有各种颜色,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按照传统的说法,白色的招手猫可以招福,黑色的可以避邪,金色的可以招财,红色的可以驱病,黄色的可以让人结成美好的姻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粉红色的招手猫,它可以帮助你的恋爱顺利。白地儿带黑色和茶色斑点的招手猫的是受了遗传学的影响,遗传学认为三色猫罕见且珍贵…  相似文献   

14.
美国纽约市的动物保护协会有一名独特的职员,他的职责是专门保护猫,每年他都要抢救2000余只猫的生命。他的工作既艰难又危险:为了保护猫,他经常要扑到汽车底下,下到排水沟以及爬上屋顶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虎文化图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舒宪 《寻根》2010,(3):31-37
<正>所谓虎文化,指特定文化传统所形成的对虎的认识、信仰、观念、习俗等的总称。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国人对虎的认识,大体上经历过一个从崇拜、敬畏,到模仿、利用,再到规避和捕杀,再到珍惜  相似文献   

16.
<正>《老师与流浪猫》(2015)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电影,影片以幽静秀丽的日本小镇为背景,以"寻猫"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一则有关动物、人与爱的寓言。影片改编自木附千晶的小说《迷路猫咪:地域猫与商店街再生物语》,故事灵感来源于琦玉县的流浪猫失踪事件。影片里,一只失踪的三色小猫咪使原本鲜有交集的居民走到了一起,在寻猫的过程中,大家逐渐体会到关怀、责任与爱,并收获了人格  相似文献   

17.
在亚洲栽培的稻主要是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籼稻的谷粒比较容易脱粒,而粳稻谷粒则不太容易脱粒,因此对这两种稻谷的脱粒也有不同方法。日本从稻作传来以后一直栽培的是粳稻,所以我想在本文中提出一些日本有关稻谷的脱粒方法以及脱粒方法的进化过程中和中国、韩国的关系的考察。图1是中国的《耕织图》所描绘的用连枷来脱稻谷的场面。这幅图是元代的程模仿宋代耕织图而作的,因此忠实地表现了11世纪时的江南生活情景,因为用连枷来脱打粳稻不太适用,所以脱打的很可能就是籼稻。连枷原来是中国北方的汉族用…  相似文献   

18.
正地摊,日语称"露店""大道店",故地摊商在日本被称为"露店商""大道商人""街商"等,指的是没有固定店铺的流动商贩,包括耍把戏的江湖艺人等。露店商,既有挑着担、推着车穿街走巷的流动叫卖者,也有在街头路边搭棚设摊的占道经营者。从前那种把商品拿在手里站在路边售卖的"立卖",以及挑着担沿街叫卖的"振卖"等售卖商品单一的露店商现在已基本绝迹,但推着车或在路边空地搭帐篷售卖小吃的还偶有所见,而利用神社、寺院的庙会活动赶场子的露店商则活跃至今,代表着现代日本的城市烟火气。  相似文献   

19.
正南涧虎街,神秘而富有古意,早有耳闻,渴望邂逅虎街重踏一段茶马古道。又拜读了名作家笔下的虎街,更加向往,萌生前往探访的强烈愿望。一个二十多年前我教过的学生,从事绿化工程,要到无量山镇中学做校园绿化。放假第一天下午,我与一个好友与他们同行而去。从巍山古城出发,路途些许遥远,车在行进,看车窗外延绵起伏的无量山,气势雄奇,风光旖旎。  相似文献   

20.
彝族是虎的民族,彝语称虎为"罗",彝族人自称"罗罗拔",即虎的民族。虎舞是为纪念彝祖和图腾的舞蹈,是彝族虎图腾崇拜的"活化石"。虎舞分为母虎舞和公虎舞。母虎舞又叫"十二兽舞",彝家人自称"罗嫫捏姿",早于公虎舞,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