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理科综合性课程,涉及相当多的生物学知识内容。教学实践发现,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两门学科,在知识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厘清这两个学科的衔接关系,给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教师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大学物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出发,分析生命科学专业的物理课程设置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案:优化物理学科课程和生物物理技术课程;完善课程结构,逐步形成“物理学基础知识(必修)+物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选修)+阅读材料(自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2013,(7):76-77
本研究课题组对高中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开展了为期两年多的研究,现将该学科的育人价值的主要内容和育人实践建议概述如下。 一、提高对科学的整体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科学是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科学领域“合分一体”课程体系设置的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课程,在高三开设,其定位是以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对科学整体的认识,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着重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欧美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界提出了“big ideas in science”(科学大概念)的观点,希望以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实现科学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化,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科学大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在许多文献中也被译为“核心概念”、“核心观点”、“大观点”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生命价值科学观念的培养成为各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教育理念,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学习生命 科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生命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提升 生命科学学科素养,因此在初中生命科学活动设计中融入学科 素养的培育目标,可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本文将通过教 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来探究如何进行基于初中生命科学学科 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在科学教育(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教专业生命科学课程设置应遵循基础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原则。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构建可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和方向,就学习过程、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一个组成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学(现行的“自然学科”,课改后的“科学课程”)在此次课改中亦有了较大的变革。一、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纲要》规定,小学科学教育的学科课程由原“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由小学1-6年级开设,改为在小学3-6年级开设。科学(3-6年级)(以下简称小学《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实践性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小学科学是初中生物学、地理、物理、化学学科的基础,探究实践是这些学科学习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是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加强小初科学实验方法与内容的有效衔接,既是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在预备年级和初一年级所施行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物理、化学、地理和生命科学的内容。在现有科学课程的师资中,有很多是生命科学专业的教师,他们的知识比较全面,因为在大学阶段都学习过作为基础必修课程的化学和物理。但是作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